3yEKXIo3NX4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中国大学生讲述毕业季找工作/e3pmh1hmp/e3pmh1iab本报记者 范凌志在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一场疫情给2020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不利因素。13日,三位应届毕业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讲述各自在这个春天面临的焦虑和期望。“班上42个人,目前据我所知也就十个左右找到了工作,而往年这个时候基本都在一半以上。”北京人洪境谦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物联网专业。今年他本科毕业,由于疫情封校,春节过后就一直在北京的家中做毕业设计,同时找工作。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冯源情况也差不多,他的专业主要就业去向有三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大型影视公司和自主创业。他参加了几次面试,发现今年很多大公司都在裁员。冯源告诉记者,他有师兄师姐一起开了传媒公司,是学校孵化出来的创业项目,辛苦经营4年,但没有撑过这次疫情,“从疫情开始将近4个月的时间,他们完全没有任何一点活儿。” 面对疫情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冯源的母校每个系都会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推送毕业生的个人资料,包括简历和获奖信息,来向企业推荐。洪境谦的学校也组织了几次线上的招聘活动,不过都是在四川本地的企业,洪境谦更希望回到北京工作,所以目前还没有遇到让自己满意的职位。相比于冯源和洪境谦,学习语言的山东师范大学田梦找工作相对更顺利。他表示,语言类就业受疫情影响并不大,班里拿到工作的同学至少一半以上。学校为促进就业,搭建云平台来帮助招聘,并在网络平台邀请优秀毕业生给应届生做就业指导。目前他已完成毕业论文,手中也已经有了几份offer,“主要是上海的外贸公司”。158941859044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艺环球时报1589418590445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本报记者 范凌志在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一场疫情给2020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不利因素。13日,三位应届毕业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讲述各自在这个春天面临的焦虑和期望。“班上42个人,目前据我所知也就十个左右找到了工作,而往年这个时候基本都在一半以上。”北京人洪境谦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物联网专业。今年他本科毕业,由于疫情封校,春节过后就一直在北京的家中做毕业设计,同时找工作。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冯源情况也差不多,他的专业主要就业去向有三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大型影视公司和自主创业。他参加了几次面试,发现今年很多大公司都在裁员。冯源告诉记者,他有师兄师姐一起开了传媒公司,是学校孵化出来的创业项目,辛苦经营4年,但没有撑过这次疫情,“从疫情开始将近4个月的时间,他们完全没有任何一点活儿。” 面对疫情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冯源的母校每个系都会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推送毕业生的个人资料,包括简历和获奖信息,来向企业推荐。洪境谦的学校也组织了几次线上的招聘活动,不过都是在四川本地的企业,洪境谦更希望回到北京工作,所以目前还没有遇到让自己满意的职位。相比于冯源和洪境谦,学习语言的山东师范大学田梦找工作相对更顺利。他表示,语言类就业受疫情影响并不大,班里拿到工作的同学至少一半以上。学校为促进就业,搭建云平台来帮助招聘,并在网络平台邀请优秀毕业生给应届生做就业指导。目前他已完成毕业论文,手中也已经有了几份offer,“主要是上海的外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