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N5RCtZbKh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中科蓝讯财务数据存在矛盾,核心专利中三分之一被诉无效/e3pmh1hmp/e3ptkencb【环球网零度观察】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可广泛运用于TWS蓝牙耳机、颈挂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商务单边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车载蓝牙音响、电视音响等无线音频终端。目前该公司正在申请于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8至10月,中科蓝讯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送达的《无效宣告请求受理通知书》,公司所拥有的7项发明专利被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对此招股书披露截止到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尚未就此出具审理结果。而且截止到上市前,中科蓝讯拥有发明专利总共只有21项,也即涉及被无效宣告的专利数量,占公司拥有全部发明专利数量的三分之一,且与公司的核心业务密切相关。在核心专利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公司是否满足科创板注册标准,是值得拷问的。另据公开信息显示,中科蓝讯上述涉无效宣告的专利中,包含公司受让取得的第一项发明专利,即“一种可调的输出基准源电路”,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2017年7月获得的发明专利,中科蓝讯于2020年7月受让取得,也即在获得该专利后仅一年时间便被提出无效宣告请求。针对上述3项受让专利,中科蓝讯总共仅支出了15万元受让费用,该费用标准是否经过资产评估,对此中科蓝讯并未接受记者采访。不仅如此,根据招股书披露,中科蓝讯在2018年的第一大客户为“深圳市华胜杰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经销金额高达1987.48万元;至2021年上半年,该经销商仍然是中科蓝讯的第一大客户,上半年经销金额就已经高达10201.42万元。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华胜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截止到当年末注册资本为50万元、实缴资本为零,员工社保缴纳人数为7人,也即这家公司在成立当年且尚无资本注入的背景下,就成为了中科蓝讯的第一大客户。“深圳市华胜杰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自然人刘桃、监事为刘英,公开信息也显示,刘桃还在2019年7月创办了“贵州漏了么防水快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刘英此前曾创办过“深圳深澳行旅游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已于2017年6月被吊销营业执照,从公开信息来看,上述人员均未有半导体行业从业经历。一家创始人并无半导体从业经历的新注册的小公司,成立当年便成为中科蓝讯的第一大客户,其合理性同样令人生疑。此外,中科蓝讯的主要原材料为晶圆、封装测试等,根据招股书第182页披露的采购了、消耗量与芯片产量的匹配性信息,不论是晶圆还是封测,中科蓝讯基本上将采购的原材料全部投入到档期生产中,采购与生产投入之间的数量相差非常少。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这就对应着中科蓝讯的原材料存货项目很少,同时在产成品及对外成本结转过程中,晶圆与封测的成本配比与采购时的金额配比基本相当。招股书也披露到,2021上半年中,中科蓝讯采购封测金额尚不及晶圆采购金额的四分之一,2020年两项原材料的匹配比率也大致是这样。但与此同时,招股书第301页披露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数据显示,在2019年到2021年上半年中,中科蓝讯结转的封测成本金额,大致相当于晶圆金额的30%以上,明显超过了采购时的匹配比率。这也就指向,中科蓝讯在成本结转中包含的晶圆比重,明显低于其采购比重,也即公司存在部分晶圆并未投入到生产业务当中,这与前文的信息披露存在矛盾。164197013847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64197013847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89a44c6268071e83663e9d61604a851u1.png{"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环球网零度观察】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可广泛运用于TWS蓝牙耳机、颈挂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商务单边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车载蓝牙音响、电视音响等无线音频终端。目前该公司正在申请于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8至10月,中科蓝讯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送达的《无效宣告请求受理通知书》,公司所拥有的7项发明专利被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对此招股书披露截止到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尚未就此出具审理结果。而且截止到上市前,中科蓝讯拥有发明专利总共只有21项,也即涉及被无效宣告的专利数量,占公司拥有全部发明专利数量的三分之一,且与公司的核心业务密切相关。在核心专利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公司是否满足科创板注册标准,是值得拷问的。另据公开信息显示,中科蓝讯上述涉无效宣告的专利中,包含公司受让取得的第一项发明专利,即“一种可调的输出基准源电路”,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2017年7月获得的发明专利,中科蓝讯于2020年7月受让取得,也即在获得该专利后仅一年时间便被提出无效宣告请求。针对上述3项受让专利,中科蓝讯总共仅支出了15万元受让费用,该费用标准是否经过资产评估,对此中科蓝讯并未接受记者采访。不仅如此,根据招股书披露,中科蓝讯在2018年的第一大客户为“深圳市华胜杰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经销金额高达1987.48万元;至2021年上半年,该经销商仍然是中科蓝讯的第一大客户,上半年经销金额就已经高达10201.42万元。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华胜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截止到当年末注册资本为50万元、实缴资本为零,员工社保缴纳人数为7人,也即这家公司在成立当年且尚无资本注入的背景下,就成为了中科蓝讯的第一大客户。“深圳市华胜杰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自然人刘桃、监事为刘英,公开信息也显示,刘桃还在2019年7月创办了“贵州漏了么防水快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刘英此前曾创办过“深圳深澳行旅游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已于2017年6月被吊销营业执照,从公开信息来看,上述人员均未有半导体行业从业经历。一家创始人并无半导体从业经历的新注册的小公司,成立当年便成为中科蓝讯的第一大客户,其合理性同样令人生疑。此外,中科蓝讯的主要原材料为晶圆、封装测试等,根据招股书第182页披露的采购了、消耗量与芯片产量的匹配性信息,不论是晶圆还是封测,中科蓝讯基本上将采购的原材料全部投入到档期生产中,采购与生产投入之间的数量相差非常少。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这就对应着中科蓝讯的原材料存货项目很少,同时在产成品及对外成本结转过程中,晶圆与封测的成本配比与采购时的金额配比基本相当。招股书也披露到,2021上半年中,中科蓝讯采购封测金额尚不及晶圆采购金额的四分之一,2020年两项原材料的匹配比率也大致是这样。但与此同时,招股书第301页披露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数据显示,在2019年到2021年上半年中,中科蓝讯结转的封测成本金额,大致相当于晶圆金额的30%以上,明显超过了采购时的匹配比率。这也就指向,中科蓝讯在成本结转中包含的晶圆比重,明显低于其采购比重,也即公司存在部分晶圆并未投入到生产业务当中,这与前文的信息披露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