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Q13GsOgT5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银保监会通报最新情况/e3pmh1hmp/e3pn61831【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对各银保监局联动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加大指导推动力度,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等相关进展进行通报。22个银保监局细化具体政策在各地银保监局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地方面,有关银保监局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地方政府政策,研究出台落地措施。目前,22个银保监局已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其中,安徽银保监局与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出台提升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改进账户服务、助力创业创新、加大就业支持等16条重点任务,配套创业就业、住房安居、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专项行动方案,加大推动力度。 山东银保监局联合山东省政府十一部门出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行动方案,实现在就业、创业、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政策协同,提出金融辅导和金融管家、创业担保贷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信息共享路径、风险补偿基金等具有“山东特色”的细化措施。深圳银保监局联合深圳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四专四化”工作思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专项激励机制、实施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岗,促进实现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均等化、透明化和人性化。此外,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表示,有关银保监局选取重点城市和重点群体,认真梳理任务清单,分类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见成效。北京银保监局根据新市民从事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物流、家政等服务行业的“两头集中”特征,一头推动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一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超10倍;另一头大力发展雇主责任险、建工意外险、家政雇佣责任险等产品,惠及人员超70万人次。加强创业就业、住房和养老等金融支持在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方面,银行业一方面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扩大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另外还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专项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国有大行方面,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结合地方政策,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目前已分别发放39.4亿元、2.5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支持3.29万户、0.15万户新市民创业。城农商行方面,齐鲁银行开发“新市民创业贷”,目前已向4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00万元。山东菏泽农商银行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办理创业担保贷,目前贷款余额4亿元,惠及新市民2000余户。浙江缙云农商银行通过“虚拟村庄”等模式批量授信,针对外出从事烧饼行业的缙云人设计“烧饼贷”产品,目前已授信112户、1097万元。另据通报情况,银行业在加强住房金融服务上,一是通过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三是为新市民合理购房需求提供信贷支持。其中,建设银行开发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相关平台个人注册用户超过3870万户,上线企业1.5万家,可出租的市场化房源36万套(间),正在出租的房源99万套(间)。完善健康和养老金融服务方面,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目前,中国银行养老产业客户数1974户,养老产业授信余额85.57亿元。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支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分别达32亿元、24亿元。据银保监会情况通报,下一步,各银保监局和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推动,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新市民合理金融需求。165518508258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谭雅文环球网165518508258711[]{"email":"tanyawen@huanqiu.com","name":"谭雅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对各银保监局联动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加大指导推动力度,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等相关进展进行通报。22个银保监局细化具体政策在各地银保监局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地方面,有关银保监局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地方政府政策,研究出台落地措施。目前,22个银保监局已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其中,安徽银保监局与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出台提升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改进账户服务、助力创业创新、加大就业支持等16条重点任务,配套创业就业、住房安居、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专项行动方案,加大推动力度。 山东银保监局联合山东省政府十一部门出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行动方案,实现在就业、创业、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政策协同,提出金融辅导和金融管家、创业担保贷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信息共享路径、风险补偿基金等具有“山东特色”的细化措施。深圳银保监局联合深圳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四专四化”工作思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专项激励机制、实施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岗,促进实现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均等化、透明化和人性化。此外,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表示,有关银保监局选取重点城市和重点群体,认真梳理任务清单,分类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见成效。北京银保监局根据新市民从事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物流、家政等服务行业的“两头集中”特征,一头推动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一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超10倍;另一头大力发展雇主责任险、建工意外险、家政雇佣责任险等产品,惠及人员超70万人次。加强创业就业、住房和养老等金融支持在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方面,银行业一方面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扩大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另外还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专项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国有大行方面,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结合地方政策,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目前已分别发放39.4亿元、2.5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支持3.29万户、0.15万户新市民创业。城农商行方面,齐鲁银行开发“新市民创业贷”,目前已向4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00万元。山东菏泽农商银行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办理创业担保贷,目前贷款余额4亿元,惠及新市民2000余户。浙江缙云农商银行通过“虚拟村庄”等模式批量授信,针对外出从事烧饼行业的缙云人设计“烧饼贷”产品,目前已授信112户、1097万元。另据通报情况,银行业在加强住房金融服务上,一是通过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三是为新市民合理购房需求提供信贷支持。其中,建设银行开发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目前相关平台个人注册用户超过3870万户,上线企业1.5万家,可出租的市场化房源36万套(间),正在出租的房源99万套(间)。完善健康和养老金融服务方面,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目前,中国银行养老产业客户数1974户,养老产业授信余额85.57亿元。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支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分别达32亿元、24亿元。据银保监会情况通报,下一步,各银保监局和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推动,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新市民合理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