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QespFWS5ws作者:陈超finance.huanqiu.comarticleIEA:氢能产业价值日益凸显,但仍面临挑战/e3pmh1hmp/e3pmh28kq【环球网 记者 陈超】2019年9月23日下午,国际能源署(iea)联合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cnpc etri)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最新研究报告《氢的未来,抓住今天的机遇》中文版,并围绕氢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专家研讨。该报告认为,氢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具有长期发展潜力,有望为世界提供一种清洁能源的解决方案。应g20主席国日本政府之邀,iea推出的这份研究报告,分析了氢能的开发现状,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七点建议。发布会上,iea能源技术政策部主任timur gül博士介绍了报告的核心内容和观点:清洁的氢能源目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商业发展机遇,世界各国从政策到项目数量正在迅速增长,现在正是扩大技术规模、降低成本、使氢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重要时期。尽管如此,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氢能源的使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产氢成本高、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化石能源制氢的碳减排以及氢产业发展的法规欠缺等问题。为此,iea在报告中对于未来的氢能发展提出了七点建议:一是确立氢能发展的长期战略;二是刺激清洁氢能发展的商业需求;三是解决先行者的投资风险;四是支持研发降低成本;五是统一标准消除监管障碍;六是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七是把握下一个十年氢能发展的关键机会。iea认为,近期推动氢能的清洁广泛应用,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包括利用沿海化工聚集区建设成为扩大清洁氢能利用的枢纽;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通过车队、货运和公共交通扩大氢能应用范围;启动国际氢贸易,建立首批航运线路。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指出,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开始,氢能是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探索方向。长期以来,氢能受到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高度关注,各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转型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热度不断提升,国家能源局也一直关注、跟踪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在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有关的技术装备列入战略性能源技术,明确了技术攻关、示范试验有关重点任务,同时积极组织完善与氢能有关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有关企业开展风电制氢和综合利用示范等。下一步,国家能源局愿与iea等国际组织和氢能发展的先进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沟通交流,谋划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氢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视为可以帮助攻克各种关键能源挑战。报告指出,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一系列很难实现实质性减排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方法。氢能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并提高能源安全。其次,报告还指出,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一系列很难实现实质性减排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方法。同时,现有技术使氢成为能够以不同方式生产、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煤和石油等多种燃料都能够制氢。氢既可以通过管道以气体形式运输,也可以像液化天然气(lng)一样通过船舶以液体形式运输。此外,氢能还可以转化为电和甲烷,提供民用和工业能源,以及作为汽车、卡车、船舶和飞机的燃料。氢能被大力推广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氢可以使可再生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氢可以帮助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pv)和风能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波动。氢能更是储存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极有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长时间储点方法。此外,氢和含氢燃料可以把能源从拥有丰富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地区输送到遥远的其他地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他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氢能的角色价值日益凸显。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适应大范围储能、用途广泛、能量密度大等多种优势,因此氢能利用被视为已有能源系统的新型、更优化的利用方式,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氢电二次能源网络的互联互动将会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大趋势。他认为,我国氢能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热度急剧升温,产业规划、项目布局、扶持政策接连出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础设施建设纷纷起步, 氢能系统将会与其他能源系统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家庭生活、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但是,氢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防止“一窝蜂”上项目的过热现象。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密切跟踪国内外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动把氢能作为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点,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站建设、氢气储运体系构建方面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据悉,近年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与iea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持续选派研究人员到iea工作,并联合举办了iea《石油市场报告》中国发布会、iea非常规天然气论坛,承办了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油气发展论坛等。此次联合发布氢能报告,是该院加强与iea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将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拓展。156931421437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徐娜环球网1569314214374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网 记者 陈超】2019年9月23日下午,国际能源署(iea)联合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cnpc etri)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最新研究报告《氢的未来,抓住今天的机遇》中文版,并围绕氢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专家研讨。该报告认为,氢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具有长期发展潜力,有望为世界提供一种清洁能源的解决方案。应g20主席国日本政府之邀,iea推出的这份研究报告,分析了氢能的开发现状,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七点建议。发布会上,iea能源技术政策部主任timur gül博士介绍了报告的核心内容和观点:清洁的氢能源目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商业发展机遇,世界各国从政策到项目数量正在迅速增长,现在正是扩大技术规模、降低成本、使氢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重要时期。尽管如此,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氢能源的使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产氢成本高、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化石能源制氢的碳减排以及氢产业发展的法规欠缺等问题。为此,iea在报告中对于未来的氢能发展提出了七点建议:一是确立氢能发展的长期战略;二是刺激清洁氢能发展的商业需求;三是解决先行者的投资风险;四是支持研发降低成本;五是统一标准消除监管障碍;六是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七是把握下一个十年氢能发展的关键机会。iea认为,近期推动氢能的清洁广泛应用,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包括利用沿海化工聚集区建设成为扩大清洁氢能利用的枢纽;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通过车队、货运和公共交通扩大氢能应用范围;启动国际氢贸易,建立首批航运线路。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指出,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开始,氢能是解决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探索方向。长期以来,氢能受到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高度关注,各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转型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热度不断提升,国家能源局也一直关注、跟踪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在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有关的技术装备列入战略性能源技术,明确了技术攻关、示范试验有关重点任务,同时积极组织完善与氢能有关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有关企业开展风电制氢和综合利用示范等。下一步,国家能源局愿与iea等国际组织和氢能发展的先进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沟通交流,谋划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氢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视为可以帮助攻克各种关键能源挑战。报告指出,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一系列很难实现实质性减排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方法。氢能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并提高能源安全。其次,报告还指出,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一系列很难实现实质性减排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方法。同时,现有技术使氢成为能够以不同方式生产、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煤和石油等多种燃料都能够制氢。氢既可以通过管道以气体形式运输,也可以像液化天然气(lng)一样通过船舶以液体形式运输。此外,氢能还可以转化为电和甲烷,提供民用和工业能源,以及作为汽车、卡车、船舶和飞机的燃料。氢能被大力推广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氢可以使可再生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氢可以帮助调节太阳能光伏发电(pv)和风能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波动。氢能更是储存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极有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长时间储点方法。此外,氢和含氢燃料可以把能源从拥有丰富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地区输送到遥远的其他地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他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氢能的角色价值日益凸显。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适应大范围储能、用途广泛、能量密度大等多种优势,因此氢能利用被视为已有能源系统的新型、更优化的利用方式,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氢电二次能源网络的互联互动将会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大趋势。他认为,我国氢能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热度急剧升温,产业规划、项目布局、扶持政策接连出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础设施建设纷纷起步, 氢能系统将会与其他能源系统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家庭生活、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但是,氢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防止“一窝蜂”上项目的过热现象。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密切跟踪国内外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动把氢能作为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点,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站建设、氢气储运体系构建方面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据悉,近年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与iea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持续选派研究人员到iea工作,并联合举办了iea《石油市场报告》中国发布会、iea非常规天然气论坛,承办了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油气发展论坛等。此次联合发布氢能报告,是该院加强与iea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将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