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lwjv作者:邓云finance.huanqiu.comarticle【看长江之变】重庆巫山:“巫山脆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e3pmh1hmp/e3pmh1pvu【环球网 记者 邓云】重庆市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门户、重庆向东开放的桥头堡。然而由于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典型的山地地貌造成此地交通不便,也使得巫山县成为有名的贫困县。为摆脱“贫困帽子”,巫山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结合立体性气候特征,实施“低山种柑橘、中低山种脆李、高山种烤烟药材干果”差异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因地制宜发展“巫山脆李”,推进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立足独特优势“巫山脆李”红遍大江南北由于地处长江两岸的三峡风景线上,低山村的土层较厚,湿度充足,土质酸碱性比较好,日照充分等土地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巫山县非常适宜发展李子产业。“巫山脆李”种植能手彭斌,七八年前因母亲病了开始回来接手种植脆李,到现在仅记者采访所在的一个基地,彭斌自己种了十几亩地,500多株树,三四个员工,一个基地的年收入就可达20万元左右。彭斌告诉记者,以前由于销售渠道受限,主要靠收购商,只能销往重庆、成都周边地区。但是现在因为物流的帮助,现在基本每天可以卖出1500斤,主要是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上广一线城市,甚至是台湾、香港等地。“下一步准备扩招人手,巫山脆李现在已经发展的很好来。我现在想着从这里面脱颖而出,让人只要提到巫山脆李,就只想买我彭斌的脆李。”彭斌信心满满的对记者说。因重视质量和对脆李的高要求,彭斌也被巫山县脆李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巫山脆李”种植能手。传统渠道“给力”,加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水果经销商合作,健全巫山脆李“订单”式销售机制。依托全国水果商网络,巫山脆李已远销福建、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走向全国。据统计,目前巫山县脆李种植22万亩,种植户达5万余户,其中贫困户9108户。2018年进入丰产期10.7万亩,实现产量8.5万吨,产值8.1亿元,带动精准脱贫2.6万人。政府大力扶持引领贫困户长远致富在种植脆李之前,张科富还是村子里有名的贫困户。2013年抱着试试的态度,张科富回到了家乡权发村开始了种植脆李。到现在,张科富种植了30亩脆李,一年产量在十二、三吨以上,年收入超过十万元。“以前打工没有固定的收入,但是回来后靠政府的无息贷款,现在我靠种植脆李一年的收入可以到十多万元”,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一位“曾经”的贫困户张科富对记者说到。“以前是挑到长江边走水路卖,现在全是有人上门收购,脆李放在家都不用管。我那大学毕业的大女儿也在家,想让她留下来跟我一起种植脆李。”张科富不仅仅是个例,像这样通过种植脆李脱贫的农户还有很多。以巫山县曲尺乡为例,在种植脆李前,农户普遍贫困程度深。但因最近几年持续发展脆李,农户尝到了种果增收的甜头,50余户村民依靠发展脆李年收入超过10万元,带动671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其中村民彭德贵每年脆李收入达20万元,曲尺乡因此得名“花果之乡”。为支持种植脆李的发展,巫山县政府高规格成立县果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购买社会服务,多层面推动基地建设;将巫山脆李产业发展纳入重点部门和乡镇年度经济社会实绩考核,建立乡镇领导干部产业发展包组织发动、包清园植苗、包果树管护、包经营主体培育、包市场拓展的“五包责任制”。为解决钱的问题,巫山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用于脆李专项发展,整合各类上级资金1.15亿元左右用于脆李产业发展,并坚持逐年递增10%以上。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脆李种植大户和贫困户保险覆盖率达100%,解决产业发展后顾之忧;量身定制金融扶贫产品,与金融机构合作,为3189户贫困户提供新增免抵押、免担保、贴息贷款13381.2万元等。此外,按照“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土地租赁、作价入股、经营权托管、订单农业、技术承包服务、就地务工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建立全县贫困户与6577个新型经营主体利益链结机制,经营实现“组织化”。凭借“差异化产业发展,巫山县从贫困村120个、建卡贫困户24620户90642人,有市级深度贫困乡镇1个。到2018年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7%降至0.83%。巫山县的经济因“巫山脆李”得到迅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也逐年增加。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四方,从难以销售到预约抢购,巫山脆李完成了一次最华丽的蜕变,也带领当地农民走上来脱贫致富的道路。15630749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艺环球网1563074940000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714/11/30/20190714113032432.jpeg{"email":"liuyi@huanqiu.com","name":"刘艺"}
【环球网 记者 邓云】重庆市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门户、重庆向东开放的桥头堡。然而由于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典型的山地地貌造成此地交通不便,也使得巫山县成为有名的贫困县。为摆脱“贫困帽子”,巫山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结合立体性气候特征,实施“低山种柑橘、中低山种脆李、高山种烤烟药材干果”差异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因地制宜发展“巫山脆李”,推进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立足独特优势“巫山脆李”红遍大江南北由于地处长江两岸的三峡风景线上,低山村的土层较厚,湿度充足,土质酸碱性比较好,日照充分等土地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巫山县非常适宜发展李子产业。“巫山脆李”种植能手彭斌,七八年前因母亲病了开始回来接手种植脆李,到现在仅记者采访所在的一个基地,彭斌自己种了十几亩地,500多株树,三四个员工,一个基地的年收入就可达20万元左右。彭斌告诉记者,以前由于销售渠道受限,主要靠收购商,只能销往重庆、成都周边地区。但是现在因为物流的帮助,现在基本每天可以卖出1500斤,主要是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上广一线城市,甚至是台湾、香港等地。“下一步准备扩招人手,巫山脆李现在已经发展的很好来。我现在想着从这里面脱颖而出,让人只要提到巫山脆李,就只想买我彭斌的脆李。”彭斌信心满满的对记者说。因重视质量和对脆李的高要求,彭斌也被巫山县脆李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巫山脆李”种植能手。传统渠道“给力”,加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水果经销商合作,健全巫山脆李“订单”式销售机制。依托全国水果商网络,巫山脆李已远销福建、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走向全国。据统计,目前巫山县脆李种植22万亩,种植户达5万余户,其中贫困户9108户。2018年进入丰产期10.7万亩,实现产量8.5万吨,产值8.1亿元,带动精准脱贫2.6万人。政府大力扶持引领贫困户长远致富在种植脆李之前,张科富还是村子里有名的贫困户。2013年抱着试试的态度,张科富回到了家乡权发村开始了种植脆李。到现在,张科富种植了30亩脆李,一年产量在十二、三吨以上,年收入超过十万元。“以前打工没有固定的收入,但是回来后靠政府的无息贷款,现在我靠种植脆李一年的收入可以到十多万元”,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一位“曾经”的贫困户张科富对记者说到。“以前是挑到长江边走水路卖,现在全是有人上门收购,脆李放在家都不用管。我那大学毕业的大女儿也在家,想让她留下来跟我一起种植脆李。”张科富不仅仅是个例,像这样通过种植脆李脱贫的农户还有很多。以巫山县曲尺乡为例,在种植脆李前,农户普遍贫困程度深。但因最近几年持续发展脆李,农户尝到了种果增收的甜头,50余户村民依靠发展脆李年收入超过10万元,带动671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其中村民彭德贵每年脆李收入达20万元,曲尺乡因此得名“花果之乡”。为支持种植脆李的发展,巫山县政府高规格成立县果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购买社会服务,多层面推动基地建设;将巫山脆李产业发展纳入重点部门和乡镇年度经济社会实绩考核,建立乡镇领导干部产业发展包组织发动、包清园植苗、包果树管护、包经营主体培育、包市场拓展的“五包责任制”。为解决钱的问题,巫山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用于脆李专项发展,整合各类上级资金1.15亿元左右用于脆李产业发展,并坚持逐年递增10%以上。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脆李种植大户和贫困户保险覆盖率达100%,解决产业发展后顾之忧;量身定制金融扶贫产品,与金融机构合作,为3189户贫困户提供新增免抵押、免担保、贴息贷款13381.2万元等。此外,按照“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土地租赁、作价入股、经营权托管、订单农业、技术承包服务、就地务工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建立全县贫困户与6577个新型经营主体利益链结机制,经营实现“组织化”。凭借“差异化产业发展,巫山县从贫困村120个、建卡贫困户24620户90642人,有市级深度贫困乡镇1个。到2018年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7%降至0.83%。巫山县的经济因“巫山脆李”得到迅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也逐年增加。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四方,从难以销售到预约抢购,巫山脆李完成了一次最华丽的蜕变,也带领当地农民走上来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