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x4c4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张学光:谁在操纵西凤酒业绩造假?/e3pmh1hmp/e3pn46fvc4.2亿元的业绩亏损让西凤酒的年度工作总结会炸开了锅,同样,新华网的一篇揭露性报道也让整个舆论也炸开了锅。被称之为“中国四大名酒”的西凤酒,这一次现了大眼。然而,当多数人都在质疑西凤酒“国资栽树,个人摘果”的时候,大家都忽视了“看果人”的责任,既然有人摘果,“看果人”为什么置之不理?很明显,没有“看果人”的默许,怎么会有人擅自摘果!所以说,此次西凤酒被曝光的业绩造假问题,绝非源自于某些销售人员的一己之私。那么,究竟谁才是西凤酒业绩造假背后的真正操纵者?在《第一财经日报》今年7月份的时候有一篇报道当中称,西凤酒目前已经进入到上市辅导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0年5月份,西凤酒引进了包括中信产投绵阳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光大金控、海通控股、润物控股、贝利华等7家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而通过一系列的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职工股转让,几乎解决掉了西凤酒上市前在股权问题上的主要障碍。对于上市,作为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德鱼的愿望十分迫切,他希望西凤酒争取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既然西凤酒目前已经进入到上市辅导期,那么,如何做出一份上市前三年的利润报表,就成为西凤酒管理层最重视的工作内容。这事实上不是一个多么隐晦的话题,目前在A股市场上,几乎每一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特别是进入到上市辅导期之后,都会尽量想办法包装公司的业绩,尤其在主营利润上一定要保持一个连续几年的增长率,因为这个数字关系到公司未来上市时的估值,说的更直白些,这直接影响到公司将来能从市场上融多少钱。有这样的一个利益驱使,西凤酒想把业绩做好看一些,完全可以理解。可事实上,白酒行业的人都清楚,酿酒这个环节是不赚钱的,最起码,是赚不了大钱的。不管是五粮液、酒鬼酒、还是洋河股份,好看的业绩背后主要是还是卖得好,所谓卖得好,就是在销售环节上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从五粮液空降过至西凤酒做总经理的徐可强最有体会,当年五粮液就是因为在销售环节上的利润过高,甚至吞噬了生产环节的利润,一度引发市场上对于公司关联交易的质疑。也正是因为关联交易的问题,西凤酒的上市资产包里就不可能只放进去生产环节,而把销售环节刨除在外,那样做的话,西凤酒每年在销售上的大量利润都会被转移到上市公司之外,投资者自然不答应。关键就在这里,如果只看生产环节的账务数字,每年进多少料产多少酒,是很难调整业绩的;而销售环节的账务就容易操纵得多,只要不停地相互买卖,尽管买卖双方的现金和产品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各自的账面上却可以产生大量的主营收入以及利润。而这些主营收入和利润,就是西凤酒上市前必须要具备的硬指标。新华网的记者在怀疑,西凤酒的销售商和经销商相互配合,通过“假销售”的手法赚取业绩提成,牟取不当利益,当然,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销售部门如此明目张胆的操纵业绩,集团公司的高层为什么能够置若罔闻?恐怕这和公司层面追求利润报表的数字也有莫大关系。所以我们要警惕,少部分销售人员通过操纵业绩牟取的只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而作为筹备上市的西凤酒,高管层纵容财务造假虚构业绩,从而骗得上市融资,从资本市场上捞取投资者的钱,才是真正的硕鼠!(张学光)1347498960000责编:lijie光明网134749896000011["9CaKrnJx1OK","9CaKrnJx1c2","9CaKrnJwZYg","9CaKrnJwZKL","9CaKrnJwkvc","9CaKrnJuw9m","9CaKrnJuw8X"]{"email":"lijie@huanqiu.com","name":"lijie"}
4.2亿元的业绩亏损让西凤酒的年度工作总结会炸开了锅,同样,新华网的一篇揭露性报道也让整个舆论也炸开了锅。被称之为“中国四大名酒”的西凤酒,这一次现了大眼。然而,当多数人都在质疑西凤酒“国资栽树,个人摘果”的时候,大家都忽视了“看果人”的责任,既然有人摘果,“看果人”为什么置之不理?很明显,没有“看果人”的默许,怎么会有人擅自摘果!所以说,此次西凤酒被曝光的业绩造假问题,绝非源自于某些销售人员的一己之私。那么,究竟谁才是西凤酒业绩造假背后的真正操纵者?在《第一财经日报》今年7月份的时候有一篇报道当中称,西凤酒目前已经进入到上市辅导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0年5月份,西凤酒引进了包括中信产投绵阳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光大金控、海通控股、润物控股、贝利华等7家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而通过一系列的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职工股转让,几乎解决掉了西凤酒上市前在股权问题上的主要障碍。对于上市,作为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德鱼的愿望十分迫切,他希望西凤酒争取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既然西凤酒目前已经进入到上市辅导期,那么,如何做出一份上市前三年的利润报表,就成为西凤酒管理层最重视的工作内容。这事实上不是一个多么隐晦的话题,目前在A股市场上,几乎每一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特别是进入到上市辅导期之后,都会尽量想办法包装公司的业绩,尤其在主营利润上一定要保持一个连续几年的增长率,因为这个数字关系到公司未来上市时的估值,说的更直白些,这直接影响到公司将来能从市场上融多少钱。有这样的一个利益驱使,西凤酒想把业绩做好看一些,完全可以理解。可事实上,白酒行业的人都清楚,酿酒这个环节是不赚钱的,最起码,是赚不了大钱的。不管是五粮液、酒鬼酒、还是洋河股份,好看的业绩背后主要是还是卖得好,所谓卖得好,就是在销售环节上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从五粮液空降过至西凤酒做总经理的徐可强最有体会,当年五粮液就是因为在销售环节上的利润过高,甚至吞噬了生产环节的利润,一度引发市场上对于公司关联交易的质疑。也正是因为关联交易的问题,西凤酒的上市资产包里就不可能只放进去生产环节,而把销售环节刨除在外,那样做的话,西凤酒每年在销售上的大量利润都会被转移到上市公司之外,投资者自然不答应。关键就在这里,如果只看生产环节的账务数字,每年进多少料产多少酒,是很难调整业绩的;而销售环节的账务就容易操纵得多,只要不停地相互买卖,尽管买卖双方的现金和产品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各自的账面上却可以产生大量的主营收入以及利润。而这些主营收入和利润,就是西凤酒上市前必须要具备的硬指标。新华网的记者在怀疑,西凤酒的销售商和经销商相互配合,通过“假销售”的手法赚取业绩提成,牟取不当利益,当然,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销售部门如此明目张胆的操纵业绩,集团公司的高层为什么能够置若罔闻?恐怕这和公司层面追求利润报表的数字也有莫大关系。所以我们要警惕,少部分销售人员通过操纵业绩牟取的只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而作为筹备上市的西凤酒,高管层纵容财务造假虚构业绩,从而骗得上市融资,从资本市场上捞取投资者的钱,才是真正的硕鼠!(张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