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CsBg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阿里巴巴或弃港赴美上市 公司称目前无确定结果/e3pmh1hmp/e3pn46htn【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本报记者 段聪聪 芦荻】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准备上市,国际媒体26日的最新消息称,阿里巴巴与香港交易所围绕上市计划的谈判破裂,目前打算赴纽约上市。另有港媒25日称,阿里巴巴或为在港上市妥协,但对于这一说法,阿里巴巴公关部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该报道不实。目前在哪上市仍没有确定结果,但有港媒评论表示,市场当然谁也不想与这宗上千亿美元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擦肩而过,但其中涉及的复杂磋商,乃至监管角力,实属前所未见。美国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2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目前阿里巴巴正在联络美国相关法律公司,为赴美上市提供法律咨询,但尚未将发行权承包给任何一家投行。目前,国外投行对阿里巴巴的估价最高达到1200亿美元,这足以使其成为仅次于谷歌和亚马逊的世界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而阿里巴巴如果在美上市,有望成为去年美国社交网站脸谱网上市以来美国证券市场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募股。道琼斯通讯社26日称,阿里巴巴若赴美上市,将预示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高潮的来临,纳斯达克和纽约泛欧交易所将展开竞争。对于上市地选择这一矛盾的焦点,《华尔街日报》解释说,作为在港上市的一项前提,阿里巴巴希望能允许公司创始人及高管保留对董事会人事组成的部分控制权。但香港交易所则希望维持其一贯原则,即所有股东应得到平等对待。 港交所自然不愿错过这一大单,无奈阿里巴巴提出的合伙人制方案需要香港监管机构特“开绿灯”。香港《星岛日报》分析称,阿里巴巴要做“百年老店”,希望经营理念及公司文化能长期保持,不受到太多外界追寻短期利益的压力。香港《东方日报》称,资本市场的短视本质,很多时候变成科技企业发展的死穴。从乔布斯曾被迫离开苹果公司,到最近戴尔创办人与私募基金合作将其私有化等例子,均反映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来说,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过,香港舆论界仍普遍支持港交所的做法,认为向全球资本市场显示了香港保护投资者的坚定立场。香港《经济日报》26日题为“输了数字,赢了‘贞节’”的文章说,阿里巴巴上市地若舍港取美,无异于香港把今年新股募资额的冠军,拱手相让给纽约。香港《大公报》26日称,合伙人制有些过分,阿里巴巴管理层仅持有10%的股份,这些合伙人有权提名过半董事,持有少数股权就可以直接控制与管理整个公司,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双重股权结构在香港难以存在。若港交所“向钱看”迎合新公司上市,可以擅改上市规则,岂不有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象?但即使赴美上市,也未必就一帆风顺。英国《金融时报》26日认为,美国市场显然比香港“水更深”。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海外网络企业在美上市多数面临“高开低走”,募资惨淡的境况,阿里巴巴能否打破这一怪圈值得关注。与此同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25日一篇发表在港交所网站上近4000字的文章,尽管没有提到阿里巴巴,也被媒体联想解读。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文章提到他最近做的一个关于是否改变香港市场体制现状的梦。梦中出现了十个人物,分别是传统先生、创新先生、披露先生、务实女士、道德先生、未来小姐、程序先生、大基金先生、小散户女士和答案先生,他们在激烈争论对香港交易所最好的发展方向。文章说,创新先生是个发型前卫的年轻小伙子,激情洋溢,语速极快。谷歌和脸谱网等大型全球科技公司都是以特别投票权来维护创办人的地位。传统先生非常满意香港现有的市场体制,完全不觉得有必要改变。冷不防声音稳重的披露先生插嘴进来称,美国和香港的市场机制非常不同,各自的披露机制也不同。而大基金先生和小散户女士在各自投资需求问题上产生了矛盾。李小加最后写道,有人建议找答案先生请教一下这个问题,但我一下竟醒了过来!现实中,哪里会有什么答案先生来给我们拿主意?有香港媒体26日分析认为,或许,该文章旨在带出市场不是一面倒反对,给阿里巴巴与港交所谈判“留后路”。13802474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chenchong环球时报138024744000011[]{"email":"chenchong@huanqiu.com","name":"chenchong"}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本报记者 段聪聪 芦荻】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准备上市,国际媒体26日的最新消息称,阿里巴巴与香港交易所围绕上市计划的谈判破裂,目前打算赴纽约上市。另有港媒25日称,阿里巴巴或为在港上市妥协,但对于这一说法,阿里巴巴公关部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该报道不实。目前在哪上市仍没有确定结果,但有港媒评论表示,市场当然谁也不想与这宗上千亿美元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擦肩而过,但其中涉及的复杂磋商,乃至监管角力,实属前所未见。美国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2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目前阿里巴巴正在联络美国相关法律公司,为赴美上市提供法律咨询,但尚未将发行权承包给任何一家投行。目前,国外投行对阿里巴巴的估价最高达到1200亿美元,这足以使其成为仅次于谷歌和亚马逊的世界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而阿里巴巴如果在美上市,有望成为去年美国社交网站脸谱网上市以来美国证券市场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募股。道琼斯通讯社26日称,阿里巴巴若赴美上市,将预示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高潮的来临,纳斯达克和纽约泛欧交易所将展开竞争。对于上市地选择这一矛盾的焦点,《华尔街日报》解释说,作为在港上市的一项前提,阿里巴巴希望能允许公司创始人及高管保留对董事会人事组成的部分控制权。但香港交易所则希望维持其一贯原则,即所有股东应得到平等对待。 港交所自然不愿错过这一大单,无奈阿里巴巴提出的合伙人制方案需要香港监管机构特“开绿灯”。香港《星岛日报》分析称,阿里巴巴要做“百年老店”,希望经营理念及公司文化能长期保持,不受到太多外界追寻短期利益的压力。香港《东方日报》称,资本市场的短视本质,很多时候变成科技企业发展的死穴。从乔布斯曾被迫离开苹果公司,到最近戴尔创办人与私募基金合作将其私有化等例子,均反映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来说,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过,香港舆论界仍普遍支持港交所的做法,认为向全球资本市场显示了香港保护投资者的坚定立场。香港《经济日报》26日题为“输了数字,赢了‘贞节’”的文章说,阿里巴巴上市地若舍港取美,无异于香港把今年新股募资额的冠军,拱手相让给纽约。香港《大公报》26日称,合伙人制有些过分,阿里巴巴管理层仅持有10%的股份,这些合伙人有权提名过半董事,持有少数股权就可以直接控制与管理整个公司,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双重股权结构在香港难以存在。若港交所“向钱看”迎合新公司上市,可以擅改上市规则,岂不有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象?但即使赴美上市,也未必就一帆风顺。英国《金融时报》26日认为,美国市场显然比香港“水更深”。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海外网络企业在美上市多数面临“高开低走”,募资惨淡的境况,阿里巴巴能否打破这一怪圈值得关注。与此同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25日一篇发表在港交所网站上近4000字的文章,尽管没有提到阿里巴巴,也被媒体联想解读。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文章提到他最近做的一个关于是否改变香港市场体制现状的梦。梦中出现了十个人物,分别是传统先生、创新先生、披露先生、务实女士、道德先生、未来小姐、程序先生、大基金先生、小散户女士和答案先生,他们在激烈争论对香港交易所最好的发展方向。文章说,创新先生是个发型前卫的年轻小伙子,激情洋溢,语速极快。谷歌和脸谱网等大型全球科技公司都是以特别投票权来维护创办人的地位。传统先生非常满意香港现有的市场体制,完全不觉得有必要改变。冷不防声音稳重的披露先生插嘴进来称,美国和香港的市场机制非常不同,各自的披露机制也不同。而大基金先生和小散户女士在各自投资需求问题上产生了矛盾。李小加最后写道,有人建议找答案先生请教一下这个问题,但我一下竟醒了过来!现实中,哪里会有什么答案先生来给我们拿主意?有香港媒体26日分析认为,或许,该文章旨在带出市场不是一面倒反对,给阿里巴巴与港交所谈判“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