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cwmz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把脉“醉”美贵州:白酒产业何以百花齐放/e3pmh1hmp/e3pojo7te/e3pu2rje8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贵州。一直以来,贵州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娴熟的酿酒工艺以及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白酒领域广为人知,以茅台、习酒等为代表的贵州白酒品牌更是享誉全球。据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白鲁健介绍,目前,贵州白酒企业共获得茅台、金沙、国台、珍酒等14件中国驰名商标,其中,茅台、董酒、鸭溪、赖永初获“中华老字号”;茅台品牌价值达115.48亿美元,超过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习酒、国台、董酒的品牌价值也分别达260.75亿元、102.55亿元和53.37亿元,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中新经纬客户端了解到,拥有众多品牌的贵州白酒产业,目前已形成共同发展的四大阵营:茅台为第一阵营;习酒、王子酒、迎宾酒等茅台系列酒为第二阵营;国台、董酒、金沙、珍酒、贵州醇等外资进入的企业为第三阵营;青酒、安酒、鸭溪、匀酒等为主的地方性知名企业为第四阵营。 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省白酒产业实现利润总额420.3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3.8%,销售收入约占全国销售总收入的12%,利润约占全国白酒企业利润的33%。也就是说,贵州以占全国白酒总产量3.8%的产量,实现了全国白酒行业1/3的利润。“贵州白酒正在谱写中国酒文化史诗中最为灿烂、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白鲁健表示。何以百花齐放?快速发展之余,贵州白酒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品牌建设不充分、产业关联度低等问题较为突出。“贵州白酒产业呈现出茅台一枝独秀、其他品牌发展相对缓慢的状态,尚未形成龙头引领、品牌依次发展的格局。”宋书玉说。据统计,目前贵州省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企业近5000家,其中,获得生产许可的649家。2017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156家,完成产值902.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0余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仅茅台集团一家企业就实现产值592亿元,占全省白酒产业总产值的65.6%。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院综合研究室主任刘卫民认为,贵州白酒要想百花齐放,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做好品牌营销,二是借助资本的力量。“酒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对于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应借助茅台这样的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刘卫民表示。宋书玉则建议,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应当围绕供给侧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培育世界著名产区,同时应引导贵州中小白酒企业发展“特色模式”,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形成以白酒产业为龙头引领,农业种植、文化、旅游、康养、金融、包装、物流等大数据关联产业联动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事实上,在全力发展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的同时,贵州还提出了“酱浓并举、兼有其他”的方针,并培育了一批白酒特色品牌,初步形成了酱香型、董香型(兼香型)、浓香型及其他香型白酒共存、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白酒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贵州也在竭力打造名酒产区的国际品牌,通过建设世界一流产区、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中国白酒酒坊的创新模式,助力贵州产区品牌、企业品牌等实现多方面、立体式发展。在第八届酒博会开幕式上,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提到,植根于贵州厚实的土壤,茅台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与广大同行和兄弟企业齐心协力,共同酿造白酒发展的黄金时代。”1536715740000责编:高蓉杰中新经纬153671574000011[]{"email":"gaorongjie@huanqiu.com","name":"高蓉杰"}
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贵州。一直以来,贵州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娴熟的酿酒工艺以及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白酒领域广为人知,以茅台、习酒等为代表的贵州白酒品牌更是享誉全球。据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白鲁健介绍,目前,贵州白酒企业共获得茅台、金沙、国台、珍酒等14件中国驰名商标,其中,茅台、董酒、鸭溪、赖永初获“中华老字号”;茅台品牌价值达115.48亿美元,超过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习酒、国台、董酒的品牌价值也分别达260.75亿元、102.55亿元和53.37亿元,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中新经纬客户端了解到,拥有众多品牌的贵州白酒产业,目前已形成共同发展的四大阵营:茅台为第一阵营;习酒、王子酒、迎宾酒等茅台系列酒为第二阵营;国台、董酒、金沙、珍酒、贵州醇等外资进入的企业为第三阵营;青酒、安酒、鸭溪、匀酒等为主的地方性知名企业为第四阵营。 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省白酒产业实现利润总额420.3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3.8%,销售收入约占全国销售总收入的12%,利润约占全国白酒企业利润的33%。也就是说,贵州以占全国白酒总产量3.8%的产量,实现了全国白酒行业1/3的利润。“贵州白酒正在谱写中国酒文化史诗中最为灿烂、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白鲁健表示。何以百花齐放?快速发展之余,贵州白酒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品牌建设不充分、产业关联度低等问题较为突出。“贵州白酒产业呈现出茅台一枝独秀、其他品牌发展相对缓慢的状态,尚未形成龙头引领、品牌依次发展的格局。”宋书玉说。据统计,目前贵州省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企业近5000家,其中,获得生产许可的649家。2017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156家,完成产值902.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0余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仅茅台集团一家企业就实现产值592亿元,占全省白酒产业总产值的65.6%。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院综合研究室主任刘卫民认为,贵州白酒要想百花齐放,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做好品牌营销,二是借助资本的力量。“酒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对于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应借助茅台这样的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刘卫民表示。宋书玉则建议,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应当围绕供给侧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培育世界著名产区,同时应引导贵州中小白酒企业发展“特色模式”,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形成以白酒产业为龙头引领,农业种植、文化、旅游、康养、金融、包装、物流等大数据关联产业联动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事实上,在全力发展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的同时,贵州还提出了“酱浓并举、兼有其他”的方针,并培育了一批白酒特色品牌,初步形成了酱香型、董香型(兼香型)、浓香型及其他香型白酒共存、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白酒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贵州也在竭力打造名酒产区的国际品牌,通过建设世界一流产区、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中国白酒酒坊的创新模式,助力贵州产区品牌、企业品牌等实现多方面、立体式发展。在第八届酒博会开幕式上,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提到,植根于贵州厚实的土壤,茅台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与广大同行和兄弟企业齐心协力,共同酿造白酒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