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A9lg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英媒:日本车企为降成本加快中国市场本土化/e3pmh1hmp/e3pn49bb5【环球网综合报道】英国路透社4月19日文章称,自两年前与中国伙伴共同推出东风日产启辰以来,日产汽车公司不断采购中国本土汽车组件,以降低生产成本。现在日产汽车公司、丰田及本田等汽车公司都增加了本地汽车部件的采购,以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在这个如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胜。然而一些供应商也警告称,此举将会使汽车质量下降。日本汽车商通过与知名度与信誉度高的供应商的亲密合作为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质量上乘的盛赞。然而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价格低于1万美元的实用型汽车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实用型汽车市场已成为所有汽车厂商的激烈角逐之地,预计这一领域的汽车生产将在未来两年增长近40%。自10年前打入中国市场以来,日本车企严重依赖其附属公司或企业集团旗下公司生产的汽车部件,这些部件通常都是从日本或其他地区进口。为了降低成本,车企敦促供应商将其生产转向中国本土。本田和日产公司如今可以从中国本土稳拿90%的汽车部件份额。 如今,日元不断坚挺,日本与中国存在纠纷,这为汽车厂商从当地供应商处采购汽车零部件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市场中1万美元以下汽车生产的竞争主要存在于中国汽车企业之间。由于高端市场趋于饱和,低端市场销量猛增,国外汽车企业不得不考虑如何扩大其低端市场份额。为了应对在实用型汽车领域与吉利金刚及雪佛兰赛欧的竞争,日本车企也不得不降低成本,加快其对中国本土零部件的采购进程。东风日产公司采购部副部长Shouhei Yamazaki表示,无论如何,纯中国厂商的供应是较为便宜的。例如,日产汽车就因中国本土化的启辰品牌在车后灯方面降低了约40%的成本。然而,虽然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质量在近年来有所提升,但一些如防晒板质量问题和标签错贴问题也使得一些供应商对中国产的零部件仍存在质疑。据报道,本田发言人Akemi Ando 表示,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本地化。日本经连会(Keiretsu)的供应商警示,过多使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将会降低汽车质量。一位主要负责丰田、日产汽车及本田等汽车公司的供应商表示,汽车厂商不会承认其汽车质量会有所下降,但质量下降却是在所难免的。他还表示,厂商会让供应商提供样板等,但这并不是密不透风的,汽车零部件的耐用程度难以检测,只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实习编译:谢笑笑, 审稿:李娜)13663411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chenchong环球网136634118000011[]{"email":"chenchong@huanqiu.com","name":"chenchong"}
【环球网综合报道】英国路透社4月19日文章称,自两年前与中国伙伴共同推出东风日产启辰以来,日产汽车公司不断采购中国本土汽车组件,以降低生产成本。现在日产汽车公司、丰田及本田等汽车公司都增加了本地汽车部件的采购,以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在这个如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胜。然而一些供应商也警告称,此举将会使汽车质量下降。日本汽车商通过与知名度与信誉度高的供应商的亲密合作为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质量上乘的盛赞。然而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价格低于1万美元的实用型汽车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实用型汽车市场已成为所有汽车厂商的激烈角逐之地,预计这一领域的汽车生产将在未来两年增长近40%。自10年前打入中国市场以来,日本车企严重依赖其附属公司或企业集团旗下公司生产的汽车部件,这些部件通常都是从日本或其他地区进口。为了降低成本,车企敦促供应商将其生产转向中国本土。本田和日产公司如今可以从中国本土稳拿90%的汽车部件份额。 如今,日元不断坚挺,日本与中国存在纠纷,这为汽车厂商从当地供应商处采购汽车零部件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市场中1万美元以下汽车生产的竞争主要存在于中国汽车企业之间。由于高端市场趋于饱和,低端市场销量猛增,国外汽车企业不得不考虑如何扩大其低端市场份额。为了应对在实用型汽车领域与吉利金刚及雪佛兰赛欧的竞争,日本车企也不得不降低成本,加快其对中国本土零部件的采购进程。东风日产公司采购部副部长Shouhei Yamazaki表示,无论如何,纯中国厂商的供应是较为便宜的。例如,日产汽车就因中国本土化的启辰品牌在车后灯方面降低了约40%的成本。然而,虽然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质量在近年来有所提升,但一些如防晒板质量问题和标签错贴问题也使得一些供应商对中国产的零部件仍存在质疑。据报道,本田发言人Akemi Ando 表示,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本地化。日本经连会(Keiretsu)的供应商警示,过多使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将会降低汽车质量。一位主要负责丰田、日产汽车及本田等汽车公司的供应商表示,汽车厂商不会承认其汽车质量会有所下降,但质量下降却是在所难免的。他还表示,厂商会让供应商提供样板等,但这并不是密不透风的,汽车零部件的耐用程度难以检测,只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实习编译:谢笑笑, 审稿: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