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区电子产品周期能持续多久?
就如同1997年后亚洲金融风暴后IT产业的兴起,智能手机的风行也带动了2008全球金融风暴后供应链的经济动能,这其中台湾与韩国的经济受惠智能手机增长最多,并带动这两个经济体有亮眼的出口表现,(详见澳新银行大中华区每周经济观察 - 6月4日)。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贡献,补强了非科技产品的需求疲弱。不过在中国经济成长放缓以及美国制造业部门成长幅度缓慢的情况下,我们关心,电子产品的周期,能够维持多久? 我们将北亚区的电子产品进行量化的研究,发现有以下的特征:
1. 从主要部件的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北亚地区半导体出口,尤其台湾、韩国及日本的电子产品周期,接近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周期。
2. 我们研究团队使用计量统计模型发现,半导体业的生命周期,从繁荣到没落的盛衰循环,大约是30个月,这与我们观察到台湾与日本半导体业的生命周期一致。而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周期,则比较符合电脑产品的生命周期。
3. 除了半导体产业,也有一些产品的盛衰循环可以维持4到7年之久,任何创新科技的因素,都将带动像这样的超级循环(super-cycle)。
澳新银行透过对台湾企业的拜访,发现大多数的台湾企业,对下半年的景气都抱持乐观,我们研究也显示,台湾的出口复苏,会早于韩国。而晶圆代工元件设计的超级循环,也受到美国市场需求上升的提振,而亚洲区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也不全然影响电子业的出口。
北亚区的电子产品出口受全球市场影响
以历史经验来看,北亚地区的电子产品出口,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 作为电子业下的核心,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几家较大的厂商。这些厂商,在不同产品端,各司其职,控制了全球的供应链。我们可以说,电子零组件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主要部件的分析显示,我们发现北亚地区半导体出口,尤其台湾、韩国及日本的电子产品周期,接近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周期。我们的回归模型显示,半导体业的设备制造商接单出货比(BTB),是最普遍被用来衡量全球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指标,并可以解释86%的变量。这也与我们观察,美国电子产品的需求,主宰了北亚区电子业的景气。
来源: CEIC,ANZ
全球电子业周期性明显
我们使用1991年到2013年的半导体业的设备制造商接单出货比(BTB)数据,我们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七次的循环,其中最典型的模型约是持续30个月或是2.5年。因此成长与衰败平均各占12-15个月。
我们也用同样的策略,来预测了北亚主要地区的电子出口周期:
1. 台湾的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约可以持续28个月。
2. 日本的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约可以持续30个月。
3. 韩国的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约可以持续35个月。
我们可以从结果发现台湾与日本的周期性与全球市场一致,而韩国的电子产品周期则相对较长,这可以归因于韩国的产业链相对完整。
半导体业周期只是科技产品超级周期的其中一部分
我们也发现电脑产品的生命周期更长一些。由于台湾出口个人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历史相当悠久,我们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观察台湾电脑的出口,发现台湾电脑出口产品的生命周期是36个月,在过去30年中,我们也观察到有4-7年的超级循环周期。
相关结果也相当有趣。首先,电脑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于电子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这可能与产品差异性及不同的针对不同市场的营销方式有关。 第二,最近一次的超级循环从1997至2012年结束。我们可以期待新一代的产品可以带动下一次的循环。如果说1992-1998年被视为是个人电脑的时代,那么1999-2007年则是被视为笔电的兴起,2007-2013则是智能手机时代来临。而任何创新科技产品的诞生,将会正面的影响下一次的循环。
台湾出口将比韩国出口更早复苏
根据以上的预测与资料显示,全球的半导体产业仍有成长的空间,相较于韩国出口多是以智能手机为主,台湾则是以半导体产业出口为大宗,因此我们认为台湾的出口将早于韩国复苏,根据我们近期透过对台湾企业的拜访,也观察到,大多数的台湾制造业,对2013下半年的景气都抱持乐观态度。
近几个月来,受惠于新型的智能手机,韩国与台湾的出口都有不错的表现,虽然我们研究显示硬件设备为基础的超级循环已经结束,不过美国消费市场的复苏仍可以推动市场需求的改善。
从这个观点来看,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对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影响不会太大,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竞争在于产品的特征,而不一定全然是产品的订价的竞争。市场也传闻,美国科技业不断在思考更多新的科技装置,例如智能手表等产品。而美国经济条件改善也将推动创新的科技。而台湾与韩国也受惠于日币贬值,除了进口相对便宜之外,也有更多投资的机会及科技上的合作。
(杨宇霆)
中国第二季度 GDP: 增长疲弱
中国统计局将于下周一(7月15日)公布第二季度GDP。我们下调中国经济增速至同比7.5%(4月份预测为7.9%),低于第一季度的7.7%。由于去年第二季度的基期较低,同比7.5%的增速也表示第二季度的环比增速将低于1.6%。
以下是我们下修第二季度GDP的原因:
首先,从4月和5月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实体经济仍然疲弱。同时,由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生产者物价指数也已经连续14个月处于负值,表明缺乏需求导致企业无法提高出厂价格。因此,中国的制造商业对投资抱着审慎的态度。事实上,我们的实体经济动能指标(ANZ REAL ACTIVITY INDEX) 也表示经济活动持续下滑,预示着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低于原本预期。
Sources: CEIC, ANZ
第二,市场信心也持续恶化。6月份官方PMI下滑至50.1,低于5月份的50.8。同时,较为集中于中小企业的汇丰中国PMI于5月和6月下滑至50的荣枯线以下,意味着私人中小企业已经连续两个月萎缩。
Sources: CEIC, ANZ
第三,银行间市场"钱荒"持续了三个多星期,进一步打击企业信心。虽然央行收紧流动性意在收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突然的流动性紧缩已经影响到银行的信贷扩张。6月10日以后,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已经没有任何新增贷款,这也可能拉低第二季度的GDP增速。
最后,中国当局收紧贸易监管,打击"热钱"从贸易渠道进入境内市场。资本流入下降,加上央行的紧缩措施,将严重的影响到市场流动性,造成利率大幅上升,造成经济下滑的风险。
Sources: CEIC, ANZ
朝前看,我们认为如果政府未能推出详细的城镇化计划,刺激投资和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经济可能于下半年继续放缓。在经济进一步放缓前,政府应该推出一个更加清晰的经济和改革规划。
中国六月贸易数据
我们预期中国6月贸易增长数据将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去年即期较低。港口吞吐量数据仍然低迷,表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环境下,中国出口竞争力不断下降。我们预期6月出口同比增长4.8%,高于5月份的1.0%。同时,进口将同比增长9.6%,高于5月的-0.3%。进出口相抵,6月贸易顺差将扩大至267亿美元。
台湾6月份出口增长高于预期
台湾6月份出口同比增长8.6%,较市场预期的1.2%高。然而,与上个月相比,出口仅上升0.5%,进口则上升6.1%。
电子业出口继续支撑台湾贸易增长。对中国大陆出口也继续改善。展望下半年,由于美国ISM 指数上升,表示美国制造业出现反弹,台湾贸易前景将继续改善。不过,下行风险仍然存在,贸易复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下半年的增长。
我们认为强劲的贸易数据将不会改变央行的政策立场,央行将继续维护金融稳定,同时密切监测资本流动。虽然其他亚洲货币贬值将涉及出口竞争力,决策者也将密切关注输入性通胀的风险。由于中东地缘政治风险急剧上升,全球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将是央行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宇霆,林幕尔)
由于基数原因 中国6月通胀反弹
中国6月通胀数据今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通胀数据仍然在低位徘徊,CPI同比上升2.7%,虽然显着高于上月的2.1%,也高于市场预期值2.5%,但环比增速为零,表明本月的通胀率回升主要受到了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与此同时,PPI通胀率环比下降0.6%,下滑幅度与上月相同,同比仍为负值,也表明工业需求仍然较为疲弱。
整体来看,中国的通胀仍然处于温和区间,全年来看,我们也维持CPI全年增长2.5%的预测,这也远低于政府3.5%的控制目标。与此同时,PPI通胀率则连续16个月为负值,这反映了由于需求较弱,企业几乎没有太多的定价权。由于PPI通胀率向CPI通胀率存在明显的传导效应,较弱的PPI通胀数据也表明在未来1-2个季度内,CPI难以出现明显的上升。
从银行间市场近期的表现来看,尽管市场短期利率进入7月之后逐步平稳,但隔夜和7天利率仍然明显高于本轮钱荒之前的正常水平,这也表明整体市场流动性状况处于"紧平衡",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由于整体收益率曲线上升,商业银行的贷款将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也将影响实体经济的表现,并进一步打击已经十分脆弱的经济表现。
我们认为,温和的通胀表现,与近期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的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举动,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过快增长的行为,但我们认为,央行应该根据通胀、经济增长以及就业表现,来决定未来的货币政策基调,而应该让银监会来承担更多的银行监管责任。
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据经济和通胀的表现,央行应该通过降准或者降息来稳定经济的表现,并提振市场的信心。
(刘利刚、周浩)
数据来源:CEIC, ANZ
市场流动性紧张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上周央行并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但到期资金为460亿元人民币。市场流动性逐渐稳定,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也下降至3%和4%左右。虽然过去两周市场利率大幅下降,由于央行不愿意大量投放资金,市场仍然认为流动性于短期内不会出现重大的改善。
商业银行6月底停止贷款投放
6月上旬,四大行新增贷款已达约2160亿元,但贷款投放节奏的突然加快招致央行窗口指导,截至6月30日,四大行6月新增贷款仅2700亿元。
香港银行提高人民币存款利率
香港银行业提高离岸人民币存款利率吸引存款。据报道,一些银行的3个月存款利率甚至接近1年期存款利率。
人民银行5月新增外汇占款为6个月新低
5月央行新增外汇占款为1013亿元人民币,为6个月新低,意味着通过外汇占款产生的人民币供应量也有所降低。下半年,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加上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央行新增外汇占款也可能较低。
(刘利刚、周浩)
市场趋势盘点
• 中国大陆6月份铁路货运量萎缩,表明经济增长动能仍然疲弱。但同时,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却出现反弹,表示出口增速可能也会小幅上升。香港方面,珠宝首饰销售增长略有降温,所以5月份零售销售增长也有所放缓。
• 中国大陆市场利率在过去两周大幅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因中国大陆利率下降,香港CNH HIBOR也有所下降。然而,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台湾的公债收益率也延续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CEIC,澳新研究
中国6月份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1.7%
中国6月份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1.7%,降幅低于5月份的 -6.5%,为连续第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反映经济放缓。
环比来看,5月份铁路货运量萎缩4.2%。
数据来源:CEIC,澳新研究
中国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反弹
6月份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1%,5月份则为同比持平。这也和我们对出口增长的预期一致,即出口因为去年基数较低,增速将于6月份出现弱势反弹。
数据来源:CEIC,澳新研究
香港5月份零售销售放缓
香港5月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12.8%,低于4月份的20.7%。珠宝首饰销售增长34.5%,低于4月的68.5%。耐用品销售则受汽车销售拖累,同比下降9.5%。
数据来源:CEIC,澳新研究
中国市场利率大幅下降
7天回购利率已经回落至4%左右,大幅低于六月中的10%。
SHIBOR也大幅下降,隔夜SHIBOR从6月中的13%以上回落到3.5%以下。
数据来源:CEIC,澳新研究
香港短期CNH HIBOR定价下降
由于中国境内利率回落,香港离岸人民币(CNH) HIBOR 曲线于7月份也大幅下降。HIBOR曲线也扭转了此前的倒挂形态。
数据来源:CEIC,澳新研究
台湾公债收益率延续上升趋势
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台湾10年期公债也延续其上升的趋势。本周10年公债已经升破1.55%。
由于美国提早退出QE的预期升温,台湾的市场 利率也将面临上升压力。
本文件的发送可能会受到某些司法管辖地法律的限制,收到本文件的人士必须自行了解并遵守所有相关限制。
国家/ 地区具体信息:
澳大利亚: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在澳大利亚进行发送。澳新银行持有编号234527的澳大利亚金融服务执照。澳新银行金融服务指南的副本可通过以下链接获取:https://www.anz.com/documents/AU/aboutANZ/FinancialServicesGuide.pdf ,也可以向澳新银行的联络处申请获取。如果本文件涉及交易策略或建议,该信息仅为"批发业务客户"(依照2001年《公司法》761G之定义)提供信息之用。收到本文件的人士必须自行了解并遵守相关限制。
巴西: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 在巴西进行发送,仅为巴西中央银行提供信息之用。本文件没有在巴西发出要约或销售证券,且没有已经或将要在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CVM)注册任何证券。
文莱、日本、科威特、马来西亚、台北: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 分别在文莱、日本、科威特、马来西亚、台北进行跨境发送。
欧洲经济区(以下称"EEA"):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经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以下称"FSA")授权并受之监管。本文件由澳新银行在英国进行发送,仅为按FSA定义为"合格相对方"或者"专业客户"的人士提供信息之用。本文件不适合向FSA定义为"零售业务客户"的人士发送。本文件没有排除或限制在2000年英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项下或者FSA规则的监管制度项下澳新银行对客户应履行的义务或责任。
德国:本文件由澳新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在德国进行发送,仅为其客户提供信息之用。
EEA其他国家:本文件由澳洲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以下称"ANZBEL")在EEA进行发送。ANZBEL在英国经FSA授权并受之监管。ANZBEL仅向按FSA定义为"合格交易方"或者"专业客户"的人士在EEA其他国家发送,并且本文件只根据上述客户的申请而向其发送。本文件不适合向FSA定义为"零售业务客户"的人士发送。
香港: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香港分行在香港进行发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已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注册,以进行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的受规管活动。本文件的内容没有受到任何香港监管机构的审查。如果您对本文件的内容有疑问,您应该取得独立的专业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本文件及相关材料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或其关联方(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澳新银行(中国)")外)进行发送的,以下声明和文本将适用:澳新银行或其关联方未采取任何行动允许该实体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境内公开销售,也未允许本文件在中国境内发行和再发行。因此,上述实体的产品和服务将不会以本文件或任何其他文件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发出要约或销售。除于符合任何适用法律及法规的情况下,本文件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行、再发行或者出版。如果本文件相关材料涉及澳新银行(中国)的产品和/或服务,以下声明和文本将适用:本文件由澳新银行(中国)在中国大陆进行发送。
新加坡: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新加坡分行在新加坡进行发送,仅为"认证投资者"、"专家投资者"或(依具体情况而定)"机构投资者"(每一术语的含义依新加坡《证券与期货法》(第289章)之定义)提供信息之用。澳新银行已依据新加坡《银行法》(第19章)在新加坡获得许可,并且根据新加坡《财务顾问法》(第100章)第23(1)(a)条的规定,无需持有财务顾问许可证。关于任何由本文件在新加坡的发送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事项,请联系您澳新银行的联络处。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 (以下称"澳新银行")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称"阿联酋")或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如适用)进行发送。本文件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在阿联酋境内任何地方证券的发行;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根据阿联酋中央银行、阿联酋证券与商品委员会和阿联酋经济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在阿联酋开展或涉及银行、财务和/或投资咨询业务;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2004年第12号《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市场法》所规定的证券发行;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2000年第1号《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法》所规定的金融促销。澳新银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行受迪拜金融服务局管理。本文件所述的产品或服务仅向根据迪拜金融服务局条例具有"专业客户"或"市场相对方"资格的人士提供。另外,澳新银行在阿布扎比有代表处(以下称"澳新银行代表处"),受到阿联酋中央银行的监管。阿联酋中央银行并未允许澳新银行代表处在阿联酋境内向客户提供任何银行服务。
美国:如果美国境内的任何人士或"美国人"(其含义如美国1933年《证券法》修订版中规则S之定义)(以下称"美国人")或任何受美国人委托或代表其利益的人士收到本文件,请注意澳新银行证券公司(以下称"澳新证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 www.finra.org)的成员之一并且已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澳新证券的地址为277 Park Avenue, 31st Floor, New York, NY 1017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电话:+1 212 801 9160;传真:+1 212 801 9163)。本文件由澳新证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的全资子公司)在美国进行发送并对文件内容负责。任何本文件中所提及证券的信息都可向澳新证券申请获取。任何收到本文件的美国人如希望就本文件所提及的任何证券进行交易,请务必联系澳新证券,而不是其关联公司。
免责声明
除上文另行规定外,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在您的国家/地区进行发布和发送,仅为指定接收者或相关网页的许可使用者(以下统称为"接收人")提供信息之用。本文件不可被任何接收人出于任何目的复制、发行或出版。本文件的编撰并未考虑任何人士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求。本文件的任何内容并未意图构成任何出售的要约、任何购买的要约邀请,任何产品、工具或投资,以进行交易或进行任何类型的法律行为。尽管有上述声明的存在,如果本文件所述服务或产品在本文件被接收或使用的司法管辖地被认为是被提供的,在违反当地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其并未意图提供给该司法管辖地居住的人士该等服务或产品。该等法律法规或其他限制总是适用于当地法院的非排他性司法管辖。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接收人应就自身具体情况寻求独立的财务、法律、税务和其他相关建议。
本文件所述观点和建议均来自文件作者。上述观点和建议均基于作者掌握的信息和作者认为可信的信息来源,但也包含重要的主观判断和分析。除有另行规定外:上述观点和建议仅代表本文件出具之日的观点和建议,如有修改,不另行通知;并且所有涉及价格的信息仅为指示性的。任何包含评价、预测或者其他推测的观点和建议均受限于不能合理预测的重大不确定性和意外事件。基于以上原因,上述观点和建议不可能始终被确定或证实是正确的。本文件所指的过往表现未必在将来会重覆发生。没有任何陈述表明有投资将或可能获得与过去相似的收益或遭受与过去相似的损失,也没有任何陈述表明有投资会避免重大损失。此外,本文件可能包含"前瞻性声明"。实际发生的事件、结果或者实绩可能会与该等前瞻性声明中反映或计划的内容具有重大差别。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既可能获得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汇率可能对本文件所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价格或收益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件所述产品或服务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者,并且该等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被认为存在风险。澳新银行及其相关联公司、隶属机构、管理人员、职员、承包商、代理商(包括作者)(以下称"关联方")不对本文件所述的观点或建议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作任何陈述。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就任何後来留意到的事项(该等事项可能会影响到本文件项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除法律另行规定,及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均不会就本文件所述产品或服务的表现以及任何相关投资的任何回报作出保证;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声明不对也不应对因侵权(包括疏忽)、合同、衡权或其他与本文件相关的原因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损失、损害、请求、责任、诉讼、成本或费用(以下称"责任")负责。
如果本文件已通过电子方式(如电子邮件)发送,因信息可能被拦截、损坏、丢失、损毁、延迟、不完整或含有病毒,该等传输方式不能保证是安全和无误的。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就以电子方式发送本文件所产生的问题不负任何责任。
权益披露
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可对本文件所述产品和服务享有以下权益:
· 其可以向客户收取交易本文件所述产品和/或服务的费用,员工和业务引荐人可分享上述费用或收取受销售总额影响的分红。
· 其或者其客户可能或已拥有本文件所述产品和/或服务的利益或多头或空头,并且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委托人或代理人的身份购买和/或销售该等产品和/或服务。
· 其可以或已经作为本文件所述产品的做市商。
澳新银行可依靠信息壁垒和其他安排控制澳新银行内部一个或多个部门的信息流入其他部门。上述披露进一步细节可向澳新银行联络处申请获取。
This document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In the event of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prevail.
本文件备有英文及中文版本。若中、英文版本存在分歧,则以英文版本为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