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国际 独家 人物 外电 评论 公司 证劵 房产 理财 专题 职场 商学院 图库
  • 刘利刚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 LiGang.Liu@anz.com
  • 杨宇霆 高级经济师 Raymond.Yeung@anz.com
  • 周浩 中国经济师 Hao.Zhou2@anz.com
  • 林慕尔 大中华区经济师 Louis.Lam@anz.com
专题文章

  中国需要改变计划生育政策

  • 尽管中国经济正在面临减速的风险,但我们认为一些相对容易的结构性改革举措能够为未来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动力。其中的一项就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也认为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中国也需要改变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

  • 我们的测算显示,从中长期来看,对现行政策的微调不会带来"婴儿潮"。如果中国仅仅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二胎,那么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仅仅增加900-1500万婴儿。

  • 事实上,我们认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改革举措,但却能够为下一步改革积累更强的公众基础,并能够在中长期内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

  • 尽管新增人口对消费的贡献到2020年仍然较小(小于名义GDP的0.1%),但长期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到2030年,家庭消费将增加0.3-0.45%的名义GDP。

  • 对于增长前景来看,新增婴儿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转化为劳动力,整体来看中国劳动力下滑的趋势难以扭转,但下滑的速率可能减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可能加快对教育体系和养老体系的改革,以增强人力资本。

  • 但这样的政策变化对于某些行业可能带来直接的影响。比如说婴儿用品和乳制品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新西兰也肯定从中受益良多。

  在过去的数年中,市场一直在讨论中国是否需要改变备受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今年8月,中国官方也表示,正在对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讨论,但政策可能要等到2015年才能真正改变。

  IMF也认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由于劳动力人口下降带来的经济减速期, 如果中国维持目前1.63的生育率水平,那么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在未来10年出现下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在2010年见顶。这样的人口变化也意味着中国开始临近刘易斯拐点。

来源:UN, ANZ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自从1979 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支持者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以防止中国受到人口爆炸。然而,这一政策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持久的:

  中国正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根据联合国的预测,老年抚养比将急剧上升,从2010 年起。30 年后,这一比例将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说美国和澳大利亚。除非生产力的劳动人口可以抵消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否则老龄化问题将加剧中国的养老保险和福利制度的强大压力。

来源:UN, ANZ

  数据表明,中国存在性别不平衡的问题,在2010 年,30 岁以下的人口中53%为男性。到2030 年,这个比例将上升一个百分点。除了一些社会问题,性别比例失衡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例如,过量的男性工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这将导致女性找到工作更加困难。然而,在某些行业,男性却不能完全代替女性,比如说纺织品行业。

来源:UN, ANZ

  需要指出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在汉族群体中执行较为严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存在很多的弹性。比如说中国允许"双独"夫妇生育二胎。

  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官方正在考虑放松单独夫妇养育二胎的政策,为了评价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效果,我们根据联合国的相关研究作出以下的预测:

  基准情形(保持目前的生育率):即目前的生育率水平保持不变,同时目前的政策也保持不变;

  第一种情形(低生育率):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不变,但女性更不愿意生育;

  第二种情形(中等生育率):放开"单独"政策;

  第三种情形(高生育率):政府逐步鼓励生育更多的孩子,整体生育率水平也到2050 年逐步达到2.31的可持续性水平。

  根据这样的预测,我们有以下的发现:

  首先,如果目前的政策没有变化,同时生育率保持在1.63的水平,中国的总人口将在未来的10-12年内见顶,但如果中国放开"单独"政策,总人口将在2030年附近见顶,即晚于基准情形大约5年的时间。如果中国政府允许家庭生育更多的小孩,那么人口总数将持续增加。

  第二,在任何一种情形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都将在2015年附近见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出现降低。与其他情形相比,允许生育两个以上的小孩才能避免劳动力人口下降过于迅速。

  第三,在任何一种人口政策下,中国的老年扶养比率都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这也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来源:UN, ANZ

  这些均表明面临着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下降的趋势,中国需要尽快放松计划生育政策。

  然而,即使中国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总抚养率——即非劳动人口(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相对于劳动力人口(15-64岁之间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将出现明显的上升,这是因为更多的婴儿将出生。比如说,在2013年中国的总抚养率大约为36%,即大约2.8个劳动人口抚养一个非劳动力人口,但如果中国放松单独政策,中国的总抚养率将在2030年上升至47%,即2.1个劳动人口抚养一个非劳动力人口。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工资水平需要上升来抚养更多的人口。

来源:UN, ANZ

  如果政策放松,中国将增加多少新生婴儿

  按照我们的预测,如果中国放松单独政策,在未来的10年,中国将增加大约900-1000万新生婴儿,而如果中国鼓励家庭生育更多的小孩,新生婴儿将在未来10年增加至5500-6000万。

来源:UN, ANZ

  我们也将我们的预测与一些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曾毅教授估计,如果中国放开单独政策,在未来的10年中国将增加1300万新生婴儿,如果中国允许"二胎但晚育"的政策,在未来10年中国增加3600万新生婴儿。

  事实上,对于未来人口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的总和出生率,人民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中国的总和出生率上升至1.8或者2.1,并在未来数十年内保持不变,中国将分别增加新生婴儿为1300-1500万和3000-3500万。

  这些测算显示,从中长期来看,对现行政策的微调不会带来"婴儿潮"。如果中国仅仅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二胎,那么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仅仅增加900-1500万婴儿。而从2008年至2012年,中国平均每年新生婴儿为1500-1600万。

  如果将预测扩展至20年,我们的预测显示,中国将在新增大约1900-2000万的婴儿。

  但我们认为,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出生率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举例来看,上海从2008年开始放开双独养育二胎的政策,但从2009年至2012年,每年仅有2000对夫妇申请生育二胎,而到2011年年底,上海的总人口达到了2300万人。

  对于消费以及中期增长前景的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中国的中期增长前景将有着显著的影响。Choukhmane的研究表明,中国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的储蓄率低于独生子女家庭大约4个百分点。

  我们的测算也显示,如果中国从明年开始放松"单独"政策,假设新生儿家庭将增加15%的家庭消费,尽管新增人口对消费的贡献到2020年仍然较小(小于名义GDP的0.1%),但长期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到2030年,家庭消费将增加0.3-0.45%的名义GDP。

  但这样的政策变化对于某些行业可能带来直接的影响。比如说婴儿用品和乳制品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新西兰也肯定从中受益良多。

来源:UN, ANZ

  对于增长前景来看,新增婴儿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转化为劳动力,整体来看中国劳动力下滑的趋势难以扭转,但下滑的速率可能减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需要加快对教育体系和养老体系的改革,以增强人力资本。与此同时,人口政策调整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不明显——整体人口增加可能在未来的20年内增加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大约0.1个百分点。

  (刘利刚,周浩)

数据预测

  9月25日: 台湾外销订单 (8月,同比)

  ANZ:4.9%

  市场:1.3%

  前值:0.5%

  我们预期8月份台湾外销订单将同比增长4.9%,高于上个月的1.5%。7月份外销订单动能指数显示,外部需求已经开始回暖。同时美国ISM PMI也表现良好。展望未来几个月,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台湾外销订单可能将较上半年佳。

  9月26日: 台湾工业生产 (8月)

  ANZ:2.4%

  市场:1.9%

  前值:2.1%

  我们预期8月份台湾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4%,高于7月份的2.1%。 由于半导体和基本金属业表现好转,增长势头似乎已经回升。未来几个月也将温和增长。

  9月26日: 香港出口 (8月)

  ANZ:4.9%

  市场:4.3%

  前值:10.6%

  由于中国贸易已经开始复苏,8月份香港出口预期同比增长4.9%,低于7月份的10.6%。尽管增速下降,但出口总值却可能达到历史新高,表示出口增长仍然强劲。

  9月26日: 台湾央行议息 (9月26日)

  ANZ:1.875%

  市场:1.875%

  前值:1.875%

  我们认为台湾央行可能于9月26日维持利率水平不变。由于通胀压力较低,央行应该不会急于调高政策利率。我们认为央行可能于12月开始施行利率正常化。

  10月1日: 中国官方 PMI (9月份)

  ANZ:51.9%

  市场:51.5%

  前值:51.0%

  我们预期中国9月份官方PMI将上升至51.9,高于8月份的51.0,延续从7月开始的上升势头。由于钢铁行业增长强劲,工业生产增速已经上升至17个月的新高。同时外需也已经回暖,表明新订单和新增订单指数也可能有所上升。整体来看,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已经开始增强。

中国市场流动性报告

数据来源:CEIC, ANZ

  市场流动性于季末前开始趋紧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80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操作,并在当周净回笼80亿元。由于季末和国庆假期临近,银行资金需求加大,市场流动性开始趋紧。七天回购利率于周一上涨至4.37%,高于上周一的3.48%。商业银行也对短期的市场流动性保持谨慎的态度。

  中国8月外汇占款上升

  中国8月份外汇占款较上月增加273亿元,高于上月的245亿元,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表明中国在当月可能出现了资金流入。由于最近新兴市场出现动荡,中国经济表现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

  (刘利刚,周浩)

趋势指标

  市场趋势盘点

  • 中国实体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继续复苏。9月份中国社会物流需求增速回升。9月份汇丰PMI初值也上升至51.2,创下6个月来的新高。同时房地产价格也继续上涨,其中以一线城市上涨幅度最大。

  •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上周开始上升。7天回购率和隔夜SHIBOR均有所上升,反映商业银行于季末和国庆假期前资金需求上升,市场流动性趋紧。台湾方面,受美国量化宽松退场的决定和美联储下任主席问题的影响,10年期公债收益率大幅回落。

数据来源:彭博,澳新研究

  中国物流增长回升

  1-8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9.5%,增速较1-7月高0.2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物流行业运行回升,表明贸易势头向好。

  同时,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物流服务价格指数环比回升2.6个百分点,至50.6%,为5月以来首次回升到50%荣枯线以上。

数据来源:彭博,澳新研究

  汇丰中国PMI初值上升至6个月新高

  9月份汇丰中国PMI初值上升至51.2,表明制造业增长势头上升,国内外需求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新订单上升至52.6,高于此前的50.5。新出口订单从8月份的46.5大幅上升至9月份的50.8。

  9月汇丰PMI数据表示整体出口势头回升,经济开始企稳。

数据来源:彭博,澳新研究

  中国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

  8月份中国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其中一线城市增速较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分别同比上涨14.9%、15.4%、18.8%、18.1%。房价持续上升表示房地产业依然增长强劲。

数据来源:彭博,澳新研究

  中国7天回购率和隔夜SHIBOR继续上涨

  截至9月23日,7天回购利率和隔夜SHIBOR分别上升至4.4%和3.815%,表示银行与季末和假期前资金需求加大,市场流动性开始趋紧。

数据来源:彭博,澳新研究

  人民币中间价继续走强

  人民币中间价于本周一创下历史新高,兑美元汇率达到6.1475。

数据来源:彭博,澳新研究

  台湾10年期公债收益率回落

  截至9月23日,台湾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下滑至1.647%,较9月16日低7.4个基点,因市场对美国量化宽松退场和美联储下任主席候选人的担忧。

  我们认为,央行将于今年12月开始实现利率正常化。

预测

免责声明

  本文件的发送可能会受到某些司法管辖地法律的限制,收到本文件的人士必须自行了解并遵守所有相关限制。

国家/ 地区具体信息:

  澳大利亚: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在澳大利亚进行发送。澳新银行持有编号234527的澳大利亚金融服务执照。澳新银行金融服务指南的副本可通过以下链接获取:https://www.anz.com/documents/AU/aboutANZ/FinancialServicesGuide.pdf ,也可以向澳新银行的联络处申请获取。如果本文件涉及交易策略或建议,该信息仅为"批发业务客户"(依照2001年《公司法》761G之定义)提供信息之用。收到本文件的人士必须自行了解并遵守相关限制。

  巴西: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 在巴西进行发送,仅为巴西中央银行提供信息之用。本文件没有在巴西发出要约或销售证券,且没有已经或将要在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CVM)注册任何证券。

  文莱、日本、科威特、马来西亚、台北: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 分别在文莱、日本、科威特、马来西亚、台北进行跨境发送。

  欧洲经济区(以下称"EEA"):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经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以下称"FSA")授权并受之监管。本文件由澳新银行在英国进行发送,仅为按FSA定义为"合格相对方"或者"专业客户"的人士提供信息之用。本文件不适合向FSA定义为"零售业务客户"的人士发送。本文件没有排除或限制在2000年英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项下或者FSA规则的监管制度项下澳新银行对客户应履行的义务或责任。

  德国:本文件由澳新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在德国进行发送,仅为其客户提供信息之用。

   EEA其他国家:本文件由澳洲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以下称"ANZBEL")在EEA进行发送。ANZBEL在英国经FSA授权并受之监管。ANZBEL仅向按FSA定义为"合格交易方"或者"专业客户"的人士在EEA其他国家发送,并且本文件只根据上述客户的申请而向其发送。本文件不适合向FSA定义为"零售业务客户"的人士发送。

  香港: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香港分行在香港进行发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已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注册,以进行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的受规管活动。本文件的内容没有受到任何香港监管机构的审查。如果您对本文件的内容有疑问,您应该取得独立的专业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本文件及相关材料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或其关联方(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澳新银行(中国)")外)进行发送的,以下声明和文本将适用:澳新银行或其关联方未采取任何行动允许该实体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境内公开销售,也未允许本文件在中国境内发行和再发行。因此,上述实体的产品和服务将不会以本文件或任何其他文件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发出要约或销售。除于符合任何适用法律及法规的情况下,本文件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行、再发行或者出版。如果本文件相关材料涉及澳新银行(中国)的产品和/或服务,以下声明和文本将适用:本文件由澳新银行(中国)在中国大陆进行发送。

  新加坡: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新加坡分行在新加坡进行发送,仅为"认证投资者"、"专家投资者"或(依具体情况而定)"机构投资者"(每一术语的含义依新加坡《证券与期货法》(第289章)之定义)提供信息之用。澳新银行已依据新加坡《银行法》(第19章)在新加坡获得许可,并且根据新加坡《财务顾问法》(第100章)第23(1)(a)条的规定,无需持有财务顾问许可证。关于任何由本文件在新加坡的发送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事项,请联系您澳新银行的联络处。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 (以下称"澳新银行")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称"阿联酋")或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如适用)进行发送。本文件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在阿联酋境内任何地方证券的发行;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根据阿联酋中央银行、阿联酋证券与商品委员会和阿联酋经济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在阿联酋开展或涉及银行、财务和/或投资咨询业务;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2004年第12号《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市场法》所规定的证券发行;并未构成或意图构成2000年第1号《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法》所规定的金融促销。澳新银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行受迪拜金融服务局管理。本文件所述的产品或服务仅向根据迪拜金融服务局条例具有"专业客户"或"市场相对方"资格的人士提供。另外,澳新银行在阿布扎比有代表处(以下称"澳新银行代表处"),受到阿联酋中央银行的监管。阿联酋中央银行并未允许澳新银行代表处在阿联酋境内向客户提供任何银行服务。

  美国:如果美国境内的任何人士或"美国人"(其含义如美国1933年《证券法》修订版中规则S之定义)(以下称"美国人")或任何受美国人委托或代表其利益的人士收到本文件,请注意澳新银行证券公司(以下称"澳新证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 www.finra.org)的成员之一并且已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澳新证券的地址为277 Park Avenue, 31st Floor, New York, NY 1017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电话:+1 212 801 9160;传真:+1 212 801 9163)。本文件由澳新证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的全资子公司)在美国进行发送并对文件内容负责。任何本文件中所提及证券的信息都可向澳新证券申请获取。任何收到本文件的美国人如希望就本文件所提及的任何证券进行交易,请务必联系澳新证券,而不是其关联公司。

免责声明

  除上文另行规定外,本文件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N 11 005 357 522)(以下称"澳新银行")在您的国家/地区进行发布和发送,仅为指定接收者或相关网页的许可使用者(以下统称为"接收人")提供信息之用。本文件不可被任何接收人出于任何目的复制、发行或出版。本文件的编撰并未考虑任何人士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求。本文件的任何内容并未意图构成任何出售的要约、任何购买的要约邀请,任何产品、工具或投资,以进行交易或进行任何类型的法律行为。尽管有上述声明的存在,如果本文件所述服务或产品在本文件被接收或使用的司法管辖地被认为是被提供的,在违反当地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其并未意图提供给该司法管辖地居住的人士该等服务或产品。该等法律法规或其他限制总是适用于当地法院的非排他性司法管辖。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接收人应就自身具体情况寻求独立的财务、法律、税务和其他相关建议。

  本文件所述观点和建议均来自文件作者。上述观点和建议均基于作者掌握的信息和作者认为可信的信息来源,但也包含重要的主观判断和分析。除有另行规定外:上述观点和建议仅代表本文件出具之日的观点和建议,如有修改,不另行通知;并且所有涉及价格的信息仅为指示性的。任何包含评价、预测或者其他推测的观点和建议均受限于不能合理预测的重大不确定性和意外事件。基于以上原因,上述观点和建议不可能始终被确定或证实是正确的。本文件所指的过往表现未必在将来会重覆发生。没有任何陈述表明有投资将或可能获得与过去相似的收益或遭受与过去相似的损失,也没有任何陈述表明有投资会避免重大损失。此外,本文件可能包含"前瞻性声明"。实际发生的事件、结果或者实绩可能会与该等前瞻性声明中反映或计划的内容具有重大差别。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既可能获得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汇率可能对本文件所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价格或收益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件所述产品或服务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者,并且该等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被认为存在风险。澳新银行及其相关联公司、隶属机构、管理人员、职员、承包商、代理商(包括作者)(以下称"关联方")不对本文件所述的观点或建议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作任何陈述。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就任何後来留意到的事项(该等事项可能会影响到本文件项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除法律另行规定,及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均不会就本文件所述产品或服务的表现以及任何相关投资的任何回报作出保证;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声明不对也不应对因侵权(包括疏忽)、合同、衡权或其他与本文件相关的原因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损失、损害、请求、责任、诉讼、成本或费用(以下称"责任")负责。

  如果本文件已通过电子方式(如电子邮件)发送,因信息可能被拦截、损坏、丢失、损毁、延迟、不完整或含有病毒,该等传输方式不能保证是安全和无误的。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就以电子方式发送本文件所产生的问题不负任何责任。

  权益披露

  澳新银行及其关联方可对本文件所述产品和服务享有以下权益:

  · 其可以向客户收取交易本文件所述产品和/或服务的费用,员工和业务引荐人可分享上述费用或收取受销售总额影响的分红。

  · 其或者其客户可能或已拥有本文件所述产品和/或服务的利益或多头或空头,并且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委托人或代理人的身份购买和/或销售该等产品和/或服务。

  · 其可以或已经作为本文件所述产品的做市商。

  澳新银行可依靠信息壁垒和其他安排控制澳新银行内部一个或多个部门的信息流入其他部门。上述披露进一步细节可向澳新银行联络处申请获取。

  This document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In the event of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prevail.

  本文件备有英文及中文版本。若中、英文版本存在分歧,则以英文版本为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