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lK8UvHIl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认识北威州——北威州优势行业篇/e3pmh1hmp/e3pmh1pvu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比邻荷兰和比利时,是德国16个联邦州中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州。该州34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790万人,多于荷兰、比利时、捷克、匈牙利或瑞典的人口。多元荟萃的各大产业与北威州经济一同律动,2019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7110亿欧元的,占比超过了全德总值的五分之一,在德国所有联邦州内,位居第一。汽车工业北威州是德国最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这里囊括了与汽车经济相关的所有领域,例如:国际知名的传统汽车制造集团、中型汽配件供应商、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联网驾驶。中小型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其高度现代化的产品,并且跨领域地引领新科技发展。 行业内有800家企业及20万员工,涵盖机动车领域所有产品和技术;德国汽车零配件企业有三分之一位于北威州;北威州汽车行业出口比例达到63%,是北威州所有行业中出口比例第二高的行业;汽车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核心领域,在北威州就有246家相关公司。这个数量只位列巴登 – 符腾堡州之后,在整个德国排名第二。生物科技产业北威州生物科技产业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众多国际知名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全球化的化工制药集团。生物科技作为北威州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医学诊断分析、制药工业的应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使能技术等。生物科技行业的创新技术亦可应用在很多领域中,例如医疗医药、化学、食品和环境保护等。北威州有约500家从事生命科学的公司,其中超过100家公司从事生物技术;2017年,在北威州有大约5570名员工在生命科学公司工作,产值近21欧元。在整个德国,其中51.6%的生物领域收益都来自于此;北威州60多家科技中心有23家专门为生物科技型企业设立;总共有45所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非大学研究所在北威州进行生物技术或相关学科研究,并且在此构建了先进的高等学府网络和研究网络。化学工业北威州是德国著名的化工基地。北威州有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同时还有数量可观的化工企业,其中包括数个国际著名大型企业,也包括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州内企业创造了德国化工行业三分之一的产值。化学工业企业是其他工业制造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与此同时,化工新产品将会推动整条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化工行业被认为是整个工业创新的源头。北威州化工行业创造产值位列欧盟国家排名第五位,世界排名第14位;德国10大化学企业公司中,就有5家公司位于北威州;2019年北威州化工企业创造总产值450亿欧元,占德国总产值的近30%;超过雇员20人,455家企业共有员工逾97,000人,是德国化学行业内就业人数的28%。数字经济北威州为各行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最好的框架条件,在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北威州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州内信息通讯行业实力雄厚。这些良好的条件为成功创业以及之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健康的“创业生态环境”。创业企业在北威州可以找到茁壮成长的重要条件,例如贴近潜在客户、政府大力扶持、互动频繁的企业网络以及为数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德国信息通讯企业销售额有三分之一来自北威州。信息通讯行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的推动者;90500名在校大学生攻读信息和机电专业,未来专业人材技术潜力大。而且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至2020年北威州计划向数字转型项目投入6.4亿欧元专款。州内设立六个地区数字经济应用中心(数字化孵化器),搭建创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工业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电动汽车业北威州致力于电动汽车业的发展,为全世界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研发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北威州特别适合,是因为北威州具备了互联性和活力性都极佳的生态系统 —— 它拥有密集而且多样的创新企业,尤其在汽配件行业;它还拥有大量优质的劳动力、生机勃勃的创新企业群和杰出的与经济紧密挂钩的科研机构群。未来可见的一个里程碑是:到2022年中,德国独一无二的蓄电池研发生产工厂将落户在北威州。由此可以看出,在汽车工业领域的指向性转型过程中,北威州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能源工业北威州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在这里,不仅有众多的国际能源集团、电力公司和电厂设计建设公司,还有很多能源工业的科研人员、新能源技术的供应商和应用商。州内约有120个机构,30多个高校和20多个非大学科研机构从事与能源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主要研究课题围绕着“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展开。与此同时,北威州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载体技术、运营和市场应用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食品加工产业北威州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从农产品源头开始,经由食品加工企业和手工业食品作坊,随后经由食品零售商、餐饮行业,再到最终的消费者,产业链中涉及到很多种类多样的相关企业和数量繁多的供应商,其中,还有非常多拥有灵活市场策略的中小型企业。而北威州食品加工产业的壮大更是得益于周边国家地区内数千万的消费者。德国食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十强中有四家在北威州:Rewe (第3位)、阿尔迪集团(第4位)、麦德龙(第5位),Lekkerland(第6位);州内食品加工行业拥有超过10.9万名员工;本州食品加工业年销售额达41亿欧元,是全德同行业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医疗保健产业医药经济是北威州发展创新的引擎。在北威州,很多医疗技术行业的企业都是国际领先企业,其中包括众多国际知名的大型制药集团。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是北威州医药行业成功的关键。北威州的六所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很多家独立于学院之外的研究机构,不仅从事出色的研发工作,也致力于和企业的合作,并以现代教育培养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北威州内从事医疗经济行业人员超过了160万人;大约200家医疗技术企业创造了近10亿欧元的产值,其中主要是中小企业;北威州有4400家药房,2400家门诊医疗所和2450家养老院。信息通讯产业北威州优秀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不断推动着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不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投资商都可以在北威州优秀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帮助下,发展构建自己的工业4.0模块。北威州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强,该行业产值和就业岗位同步增长,也是州内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其他联邦州相比,北威州信息通讯企业的关系网是全德国最为密集的,州内有IT行业内国际知名的市场领先者以及通讯行业的巨头:源迅(Atos)、Computacenter、德国电信、爱立信、富士通、华为、殷智(itelligence)、MATERNA、Telefonica德国、沃达丰。工业4.0在德国弗劳恩霍夫位于北威州多特蒙德“蜂窝运输技术研究所”(ZFT)1000多平方米的试验大厅内,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辆正在自行工作。该试验大厅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物流模拟试验场之一,内有完整的用于物流业的货架和分运站。在这里,科学家们尝试着在物流行业中全面运用“群体智能”技术。在该试验大厅内,还可以模拟物流业人工智能的应用,总共有50辆货运车相互协调分配取货任务,从而实现高度灵活和高效的运作。北威州正在积极构造工业4.0。德国四分之一的信息通讯技术企业位于北威州;北威州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创造了逾21.04万个就业岗位;德国信息通讯技术所创造销售额中的31%是北威州企业创造的;约90500名大学生正在攻读信息与电子技术专业,这些专业人才将是人才市场的潜力,更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新型材料产业北威州有欧洲最密集的科研网络,州内的新材料企业也可以获益于此。亚琛、波鸿和帕德博恩市及周边地区是远近闻名的创新地区。2008年,波鸿鲁尔大学成立了高科技材料模拟跨学科研究中心(ICAMS),通过计算机模拟研发创新材料。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材料研究所专攻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型材料。于利希科研中心则研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新材料。北威州与新材料直接相关的企业共有6000多家,创造了72万个就业岗位和2000亿欧元的产值;超过22家大学科研所和高教系统外的科研机构在北威州从事新材料研究。人工材料产业人工材料的进步对整个工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材料会带动产品生产流程中一系列的创新变化。北威州的人工材料工业涵盖了整个产业链,这是欧洲独一无二的。这里既有人工材料加工型的中小型企业,也有人工材料生产机械制造商;既有行业服务供应商,也有国际知名的人工材料上市公司。北威州人工材料工业也依赖于地区强有力的科研实力,70所高校、权威的研究所以及企业自由研发部门确保行业不断创新。北威州人工材料行业有约1100家企业和14.4万名员工;北威州人工材料工业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达340亿欧元,占整个德国的五分之一。物流产业绝佳的地理位置让北威州成为欧洲的交通枢纽,也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威州交通网络密集,水路航线直通欧洲各个地区,直通比利时和荷兰的集装箱海港,空运枢纽也发展迅速。而新开通的货运轨道线路将北威州与欧洲最大的海港鹿特丹相连。北威州超过24000家物流公司的36万4千名员工每年创造680亿欧元的产值;如果算上贸易集团和工业企业内负责物流的部门,州内有73.8万人直接从事物流工作;德国将近四分之一的物流中心都在北威州(比如亚马逊,思捷,TK Maxx,Zalando);德国25大物流公司中就有9个公司总部在北威州。机械装备制造和生产技术产业北威州的机械制造企业为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高效能源利用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多在国内外享负盛名的“隐形世界冠军”在各自市场中提供高尖端的产品和服务。行业内的革新能力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涵盖了整个行业,无论是复杂的技术——比如驱动技术,又或是简单到一个把手。因此,北威州不仅吸引了许多德国国内的投资商,更是许多国外的投资商的选择,特别是来自日本和中国的企业。媒体产业北威州是欧洲最大的媒体创新产业基地。广电集团、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文化经营服务商携手打造融合的多媒体网络。除了国际知名的媒体和电信集团外,北威州有着市场覆盖率最大的电视台、蓬勃的电影制作业、多元而强大的出版社以及娱乐产业。这些行业的销售额都居德国首位。除此之外,北威州丰富的文化活动将媒体、艺术和文化产业更好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了州内的活力和竞争力。纳米和微系统技术产业因为连接了很多重要学科,纳米和微系统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北威州强有力的科研网络和经济产业的密切合作为此行业的高速创新奠定了基础,这种紧密合作不仅有益于州内企业的发展,并使得北威州在此技术方面成为德国乃至欧洲领先的地区。全德22%的纳米技术相关企业(共计大约1900家)在北威州都有自己的分部,远多于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德国28%的微系统技术相关业者均位于北威州,北威州因此也是德国在此领域的领先地区;在北威州,大约有130家中小企业,约100家高校研究机构以及20多家专业机构,共约170家纳米和微系统技术相关企业。旅游产业过去几年,北威州的旅游业增长迅猛,并且带动了州内其他行业的发展,是北威州经济发展重要的驱动产业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商务人士来到北威州。他们不仅在此消费,还直接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酒店、餐饮和零售业。旅游业一方面带动硬发展,创造产值,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作为北威州的软广告,吸引更多投资商。旅游业创造了295亿欧元的产值,占北威州经济总产值的4.8%;北威州旅游业共有46万8000名从业人员,占州全部就业人口的5%;近年来北威州的旅游消费额增长了11.6%,达459亿欧元。160820385481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高蓉杰环球网160818210000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比邻荷兰和比利时,是德国16个联邦州中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州。该州34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790万人,多于荷兰、比利时、捷克、匈牙利或瑞典的人口。多元荟萃的各大产业与北威州经济一同律动,2019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7110亿欧元的,占比超过了全德总值的五分之一,在德国所有联邦州内,位居第一。汽车工业北威州是德国最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这里囊括了与汽车经济相关的所有领域,例如:国际知名的传统汽车制造集团、中型汽配件供应商、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联网驾驶。中小型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其高度现代化的产品,并且跨领域地引领新科技发展。 行业内有800家企业及20万员工,涵盖机动车领域所有产品和技术;德国汽车零配件企业有三分之一位于北威州;北威州汽车行业出口比例达到63%,是北威州所有行业中出口比例第二高的行业;汽车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核心领域,在北威州就有246家相关公司。这个数量只位列巴登 – 符腾堡州之后,在整个德国排名第二。生物科技产业北威州生物科技产业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众多国际知名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全球化的化工制药集团。生物科技作为北威州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医学诊断分析、制药工业的应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使能技术等。生物科技行业的创新技术亦可应用在很多领域中,例如医疗医药、化学、食品和环境保护等。北威州有约500家从事生命科学的公司,其中超过100家公司从事生物技术;2017年,在北威州有大约5570名员工在生命科学公司工作,产值近21欧元。在整个德国,其中51.6%的生物领域收益都来自于此;北威州60多家科技中心有23家专门为生物科技型企业设立;总共有45所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非大学研究所在北威州进行生物技术或相关学科研究,并且在此构建了先进的高等学府网络和研究网络。化学工业北威州是德国著名的化工基地。北威州有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同时还有数量可观的化工企业,其中包括数个国际著名大型企业,也包括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州内企业创造了德国化工行业三分之一的产值。化学工业企业是其他工业制造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与此同时,化工新产品将会推动整条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化工行业被认为是整个工业创新的源头。北威州化工行业创造产值位列欧盟国家排名第五位,世界排名第14位;德国10大化学企业公司中,就有5家公司位于北威州;2019年北威州化工企业创造总产值450亿欧元,占德国总产值的近30%;超过雇员20人,455家企业共有员工逾97,000人,是德国化学行业内就业人数的28%。数字经济北威州为各行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最好的框架条件,在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北威州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州内信息通讯行业实力雄厚。这些良好的条件为成功创业以及之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健康的“创业生态环境”。创业企业在北威州可以找到茁壮成长的重要条件,例如贴近潜在客户、政府大力扶持、互动频繁的企业网络以及为数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德国信息通讯企业销售额有三分之一来自北威州。信息通讯行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的推动者;90500名在校大学生攻读信息和机电专业,未来专业人材技术潜力大。而且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至2020年北威州计划向数字转型项目投入6.4亿欧元专款。州内设立六个地区数字经济应用中心(数字化孵化器),搭建创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工业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电动汽车业北威州致力于电动汽车业的发展,为全世界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研发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北威州特别适合,是因为北威州具备了互联性和活力性都极佳的生态系统 —— 它拥有密集而且多样的创新企业,尤其在汽配件行业;它还拥有大量优质的劳动力、生机勃勃的创新企业群和杰出的与经济紧密挂钩的科研机构群。未来可见的一个里程碑是:到2022年中,德国独一无二的蓄电池研发生产工厂将落户在北威州。由此可以看出,在汽车工业领域的指向性转型过程中,北威州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能源工业北威州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在这里,不仅有众多的国际能源集团、电力公司和电厂设计建设公司,还有很多能源工业的科研人员、新能源技术的供应商和应用商。州内约有120个机构,30多个高校和20多个非大学科研机构从事与能源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主要研究课题围绕着“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展开。与此同时,北威州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载体技术、运营和市场应用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食品加工产业北威州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从农产品源头开始,经由食品加工企业和手工业食品作坊,随后经由食品零售商、餐饮行业,再到最终的消费者,产业链中涉及到很多种类多样的相关企业和数量繁多的供应商,其中,还有非常多拥有灵活市场策略的中小型企业。而北威州食品加工产业的壮大更是得益于周边国家地区内数千万的消费者。德国食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十强中有四家在北威州:Rewe (第3位)、阿尔迪集团(第4位)、麦德龙(第5位),Lekkerland(第6位);州内食品加工行业拥有超过10.9万名员工;本州食品加工业年销售额达41亿欧元,是全德同行业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医疗保健产业医药经济是北威州发展创新的引擎。在北威州,很多医疗技术行业的企业都是国际领先企业,其中包括众多国际知名的大型制药集团。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是北威州医药行业成功的关键。北威州的六所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很多家独立于学院之外的研究机构,不仅从事出色的研发工作,也致力于和企业的合作,并以现代教育培养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北威州内从事医疗经济行业人员超过了160万人;大约200家医疗技术企业创造了近10亿欧元的产值,其中主要是中小企业;北威州有4400家药房,2400家门诊医疗所和2450家养老院。信息通讯产业北威州优秀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不断推动着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不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投资商都可以在北威州优秀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帮助下,发展构建自己的工业4.0模块。北威州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强,该行业产值和就业岗位同步增长,也是州内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其他联邦州相比,北威州信息通讯企业的关系网是全德国最为密集的,州内有IT行业内国际知名的市场领先者以及通讯行业的巨头:源迅(Atos)、Computacenter、德国电信、爱立信、富士通、华为、殷智(itelligence)、MATERNA、Telefonica德国、沃达丰。工业4.0在德国弗劳恩霍夫位于北威州多特蒙德“蜂窝运输技术研究所”(ZFT)1000多平方米的试验大厅内,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辆正在自行工作。该试验大厅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物流模拟试验场之一,内有完整的用于物流业的货架和分运站。在这里,科学家们尝试着在物流行业中全面运用“群体智能”技术。在该试验大厅内,还可以模拟物流业人工智能的应用,总共有50辆货运车相互协调分配取货任务,从而实现高度灵活和高效的运作。北威州正在积极构造工业4.0。德国四分之一的信息通讯技术企业位于北威州;北威州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创造了逾21.04万个就业岗位;德国信息通讯技术所创造销售额中的31%是北威州企业创造的;约90500名大学生正在攻读信息与电子技术专业,这些专业人才将是人才市场的潜力,更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新型材料产业北威州有欧洲最密集的科研网络,州内的新材料企业也可以获益于此。亚琛、波鸿和帕德博恩市及周边地区是远近闻名的创新地区。2008年,波鸿鲁尔大学成立了高科技材料模拟跨学科研究中心(ICAMS),通过计算机模拟研发创新材料。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材料研究所专攻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型材料。于利希科研中心则研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新材料。北威州与新材料直接相关的企业共有6000多家,创造了72万个就业岗位和2000亿欧元的产值;超过22家大学科研所和高教系统外的科研机构在北威州从事新材料研究。人工材料产业人工材料的进步对整个工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材料会带动产品生产流程中一系列的创新变化。北威州的人工材料工业涵盖了整个产业链,这是欧洲独一无二的。这里既有人工材料加工型的中小型企业,也有人工材料生产机械制造商;既有行业服务供应商,也有国际知名的人工材料上市公司。北威州人工材料工业也依赖于地区强有力的科研实力,70所高校、权威的研究所以及企业自由研发部门确保行业不断创新。北威州人工材料行业有约1100家企业和14.4万名员工;北威州人工材料工业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达340亿欧元,占整个德国的五分之一。物流产业绝佳的地理位置让北威州成为欧洲的交通枢纽,也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威州交通网络密集,水路航线直通欧洲各个地区,直通比利时和荷兰的集装箱海港,空运枢纽也发展迅速。而新开通的货运轨道线路将北威州与欧洲最大的海港鹿特丹相连。北威州超过24000家物流公司的36万4千名员工每年创造680亿欧元的产值;如果算上贸易集团和工业企业内负责物流的部门,州内有73.8万人直接从事物流工作;德国将近四分之一的物流中心都在北威州(比如亚马逊,思捷,TK Maxx,Zalando);德国25大物流公司中就有9个公司总部在北威州。机械装备制造和生产技术产业北威州的机械制造企业为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高效能源利用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多在国内外享负盛名的“隐形世界冠军”在各自市场中提供高尖端的产品和服务。行业内的革新能力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涵盖了整个行业,无论是复杂的技术——比如驱动技术,又或是简单到一个把手。因此,北威州不仅吸引了许多德国国内的投资商,更是许多国外的投资商的选择,特别是来自日本和中国的企业。媒体产业北威州是欧洲最大的媒体创新产业基地。广电集团、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文化经营服务商携手打造融合的多媒体网络。除了国际知名的媒体和电信集团外,北威州有着市场覆盖率最大的电视台、蓬勃的电影制作业、多元而强大的出版社以及娱乐产业。这些行业的销售额都居德国首位。除此之外,北威州丰富的文化活动将媒体、艺术和文化产业更好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了州内的活力和竞争力。纳米和微系统技术产业因为连接了很多重要学科,纳米和微系统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北威州强有力的科研网络和经济产业的密切合作为此行业的高速创新奠定了基础,这种紧密合作不仅有益于州内企业的发展,并使得北威州在此技术方面成为德国乃至欧洲领先的地区。全德22%的纳米技术相关企业(共计大约1900家)在北威州都有自己的分部,远多于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德国28%的微系统技术相关业者均位于北威州,北威州因此也是德国在此领域的领先地区;在北威州,大约有130家中小企业,约100家高校研究机构以及20多家专业机构,共约170家纳米和微系统技术相关企业。旅游产业过去几年,北威州的旅游业增长迅猛,并且带动了州内其他行业的发展,是北威州经济发展重要的驱动产业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商务人士来到北威州。他们不仅在此消费,还直接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酒店、餐饮和零售业。旅游业一方面带动硬发展,创造产值,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作为北威州的软广告,吸引更多投资商。旅游业创造了295亿欧元的产值,占北威州经济总产值的4.8%;北威州旅游业共有46万8000名从业人员,占州全部就业人口的5%;近年来北威州的旅游消费额增长了11.6%,达459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