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vpi4iJKXN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小野果”成特色产业 水城区刺梨成“黄金果”/e3pmh1hmp/e3pmh1pvu【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嘉玉】刺梨,这种印象中山间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野果,让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村民想不到的是,种起来竟然比传统的玉米产量大、价格高。野钟村村支书、村合作社理事唐发开热情地推荐刺梨的种种好处,“春天可以赏花,秋天可以赏果。种刺梨,让我们的生态好起来,让我们的农户富起来。”“我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上山采刺梨。”那时,刺梨作为到处都有的野果,是不受人重视的。让唐发开意识到刺梨是有市场价值的,是一次到贵阳,发现街上卖的刺梨价格竟然达到了20元/斤。2014年,唐发开和村民代表一起到“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参观学习,回来以后经过走村入户的宣传、组织群众会,宣传动员种植刺梨的好处。“一开始,有很多农户看不到希望,就不敢种,不知道怎么卖。随着村民岀去学习考察,种植期间去六盘水‘天刺力’公司,还到贵阳的刺梨加工厂参观,坚定了村民种植刺梨‘卖得掉、卖得好’的信心。”2015年,村民们开始种植刺梨,大家自己买刺梨苗,经常在田间地头学习种植刺梨的方法,除草、整形、无农药、采用农家肥,努力把刺梨种出质量和产量。刺梨种出来了,如何销售成了关键。销售不好,农户的积极性就会减弱。2016年,村里引进了一家小型企业加工厂,以1.8-2元/斤的价格收购刺梨,稳住了村民种植刺梨的发展信心。2018年,随着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水城区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一家国有全资企业——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3元/斤的保底收购价进行应收尽收。“村子里原本的传统作物是玉米,但是刺梨的经济收益比玉米还多。刺梨是3元/斤,种玉米就是1.2元/斤。”唐发开告诉记者,2019-2020年,村民种植刺梨的积极性猛增,对于扩大种植面积扩大、提高管理的水平都有很高积极性。2020年,野钟村摘刺梨鲜果310吨,实现产值186万元。目前,水城区的刺梨种植面积达到了40万亩,涉及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覆盖农户3.7万户16.2万人。2020年,刺梨采收、加工鲜果5105吨,压榨原浆3216吨,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年累计签订合同金额达1.62亿元,实现销售额达9146.14万元。公司也在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开设电商平台,并与华铁集团、盒马鲜生、物美等公司合作,不断提高产品在高铁列车、高速路服务区和加油站的覆盖率。主要产品“初好刺梨气泡水”,已被确定为贵州省16个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之一。除了经济效益,也为原本海拔高差大、石漠化问题突出的土地带来了生态价值,野钟乡林业站站长唐忠广介绍,“刺梨把苗种下,不用翻耕,种植玉米每年都要翻耕土地,还要把草铲除,不利于水土的保持。”而刺梨适生性强、生态效益好,成为了水城区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每到春天,刺梨花开,一片烂漫的粉色,也为农户们带来新一年的丰收。162622271299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徐娜环球网162622271299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14c246c1b5e1520d517239f68fc2b15u1.png{"email":"xuna@huanqiu.com","name":"徐娜"}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嘉玉】刺梨,这种印象中山间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野果,让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村民想不到的是,种起来竟然比传统的玉米产量大、价格高。野钟村村支书、村合作社理事唐发开热情地推荐刺梨的种种好处,“春天可以赏花,秋天可以赏果。种刺梨,让我们的生态好起来,让我们的农户富起来。”“我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上山采刺梨。”那时,刺梨作为到处都有的野果,是不受人重视的。让唐发开意识到刺梨是有市场价值的,是一次到贵阳,发现街上卖的刺梨价格竟然达到了20元/斤。2014年,唐发开和村民代表一起到“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参观学习,回来以后经过走村入户的宣传、组织群众会,宣传动员种植刺梨的好处。“一开始,有很多农户看不到希望,就不敢种,不知道怎么卖。随着村民岀去学习考察,种植期间去六盘水‘天刺力’公司,还到贵阳的刺梨加工厂参观,坚定了村民种植刺梨‘卖得掉、卖得好’的信心。”2015年,村民们开始种植刺梨,大家自己买刺梨苗,经常在田间地头学习种植刺梨的方法,除草、整形、无农药、采用农家肥,努力把刺梨种出质量和产量。刺梨种出来了,如何销售成了关键。销售不好,农户的积极性就会减弱。2016年,村里引进了一家小型企业加工厂,以1.8-2元/斤的价格收购刺梨,稳住了村民种植刺梨的发展信心。2018年,随着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水城区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一家国有全资企业——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3元/斤的保底收购价进行应收尽收。“村子里原本的传统作物是玉米,但是刺梨的经济收益比玉米还多。刺梨是3元/斤,种玉米就是1.2元/斤。”唐发开告诉记者,2019-2020年,村民种植刺梨的积极性猛增,对于扩大种植面积扩大、提高管理的水平都有很高积极性。2020年,野钟村摘刺梨鲜果310吨,实现产值186万元。目前,水城区的刺梨种植面积达到了40万亩,涉及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覆盖农户3.7万户16.2万人。2020年,刺梨采收、加工鲜果5105吨,压榨原浆3216吨,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年累计签订合同金额达1.62亿元,实现销售额达9146.14万元。公司也在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开设电商平台,并与华铁集团、盒马鲜生、物美等公司合作,不断提高产品在高铁列车、高速路服务区和加油站的覆盖率。主要产品“初好刺梨气泡水”,已被确定为贵州省16个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之一。除了经济效益,也为原本海拔高差大、石漠化问题突出的土地带来了生态价值,野钟乡林业站站长唐忠广介绍,“刺梨把苗种下,不用翻耕,种植玉米每年都要翻耕土地,还要把草铲除,不利于水土的保持。”而刺梨适生性强、生态效益好,成为了水城区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每到春天,刺梨花开,一片烂漫的粉色,也为农户们带来新一年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