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xl3HBFScz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从投资变化看三星在中国产业转型与厚植发展/e3pmh1hmp/e3pmh1iab本报特约记者 成 仲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80.5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30.2%。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显示出的韧性与潜力,给予外资企业在华扩大投资、升级产业链的信心。外资企业深度参与并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发动机”。这其中,三星等一大批跨国企业的加入,让人们看到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外资企业助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从VCD到MLCC,天津见证三星转型历程熟悉天津经济发展历程的人应当对这样的变迁印象深刻。上世纪90年代,三星开始进入中国,最早在天津等沿海地区投资建厂,多从事电子产品组装加工产业。在这段时期,三星曾在天津相继生产电视、VCD、DVD、显像管、小型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星在天津投资布局也开始同步迭代升级。如今的天津,承载着三星OLED显示屏、多层陶瓷电容、锂离子电池等最具技术含量的尖端产业。而天津也成为三星在中国投资最集中地区以及三星主要海外生产基地之一。 2018年是三星在天津投资的一个新的爆发节点,三星在天津投建全球领先的车用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工厂。据悉,MLCC是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仅一台智能手机就需要多达1000个MLCC,一辆车则最多需要15000个MLCC。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随着电子设备、无人驾驶车辆的发展,以及IoT(物联网)的扩大,MLCC将会变得愈加重要。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院长刘刚曾表示,“MLCC被称之为‘IT产业的大米’,对电子设备产业来说不可或缺”。而天津MLCC工厂将成为三星在该领域的主力生产基地。同样是在2018年,三星SDI二期项目与天津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据悉,该项目建成后,三星在天津的工厂将成为其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SDI小型电池海外生产基地,能够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众多产品提供锂离子电池。2020年,三星又再次在天津加码,旗下的三星视界引入全新的OLED显示屏生产线。今年2月,其最新产品已正式量产,将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提供高端显示屏幕。在这短短3年间,三星在天津就投资3个尖端产业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4亿美元。新冠疫情期间,为保障在天津、西安等地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三星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通过中韩快捷通道,包机42架,接运超7000名外籍工程师跨国进行项目支援,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承诺和信心。天津目前有6家三星旗下企业,累计投资超62亿美元。伴随着三星高端制造项目的落户,大批海内外、上下游供应商企业来天津投资,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极大提升天津市电子产业水平。投资近八成流向尖端产业,深度参与中国产业链发展三星在天津的转型升级是外商投资企业跟随中国发展顺势而为的代表性案例。伴随中国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三星在投资项目和领域上同步同频,谋求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向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在三星的战略规划中,中国不但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截至2020年底,三星在中国有电子、金融、重工业、建筑等18家法人,在北上广深、天津、苏州和西安等地设立18家生产企业、8家研发中心等共计189个机构,累计投资近460亿美元,近八成为尖端产业投资。这其中,三星在近4年投资额高达207亿美元,仅2020年,三星在华新增投资就有54亿美元,其中98%为半导体、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这不仅清晰显示三星在华投资策略的转变,也说明三星持续看好中国高端制造领域市场的发展前景,以扩大投资实现自身转型升级,深度参与中国产业链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近1万亿人民币,而三星贡献了近4%。未来继续加码,高质量投资已成明确思路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还是“双循环”,那些拥有长远眼光的外资企业都认识到,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进入一个“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的新时期,这也是在华重新调整布局的新机会。三星推动在华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清晰思路已经体现其前瞻洞察。近年来,三星在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带动在华业务整体实现跃升。与此同时,三星还在推动本土一体化业务体系,同时扩大对尖端技术装备产业的投资,加强研发,推进业务的多元化,积极发掘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扩大业务。对于三星这样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市场与产业链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华丽转身”不仅可以继续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也能够借助中国的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布局,保证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中国的大门始终是开放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大。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国将继续全力做好外资工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力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使外资进入中国后能够更加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对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束珏婷说。▲163287810294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63287810294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1f7a3df00d1d59aac09be9749e76103au5.jpg{"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本报特约记者 成 仲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80.5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30.2%。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显示出的韧性与潜力,给予外资企业在华扩大投资、升级产业链的信心。外资企业深度参与并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发动机”。这其中,三星等一大批跨国企业的加入,让人们看到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外资企业助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从VCD到MLCC,天津见证三星转型历程熟悉天津经济发展历程的人应当对这样的变迁印象深刻。上世纪90年代,三星开始进入中国,最早在天津等沿海地区投资建厂,多从事电子产品组装加工产业。在这段时期,三星曾在天津相继生产电视、VCD、DVD、显像管、小型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星在天津投资布局也开始同步迭代升级。如今的天津,承载着三星OLED显示屏、多层陶瓷电容、锂离子电池等最具技术含量的尖端产业。而天津也成为三星在中国投资最集中地区以及三星主要海外生产基地之一。 2018年是三星在天津投资的一个新的爆发节点,三星在天津投建全球领先的车用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工厂。据悉,MLCC是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仅一台智能手机就需要多达1000个MLCC,一辆车则最多需要15000个MLCC。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随着电子设备、无人驾驶车辆的发展,以及IoT(物联网)的扩大,MLCC将会变得愈加重要。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院长刘刚曾表示,“MLCC被称之为‘IT产业的大米’,对电子设备产业来说不可或缺”。而天津MLCC工厂将成为三星在该领域的主力生产基地。同样是在2018年,三星SDI二期项目与天津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据悉,该项目建成后,三星在天津的工厂将成为其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SDI小型电池海外生产基地,能够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众多产品提供锂离子电池。2020年,三星又再次在天津加码,旗下的三星视界引入全新的OLED显示屏生产线。今年2月,其最新产品已正式量产,将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提供高端显示屏幕。在这短短3年间,三星在天津就投资3个尖端产业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4亿美元。新冠疫情期间,为保障在天津、西安等地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三星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通过中韩快捷通道,包机42架,接运超7000名外籍工程师跨国进行项目支援,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承诺和信心。天津目前有6家三星旗下企业,累计投资超62亿美元。伴随着三星高端制造项目的落户,大批海内外、上下游供应商企业来天津投资,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极大提升天津市电子产业水平。投资近八成流向尖端产业,深度参与中国产业链发展三星在天津的转型升级是外商投资企业跟随中国发展顺势而为的代表性案例。伴随中国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三星在投资项目和领域上同步同频,谋求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向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在三星的战略规划中,中国不但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截至2020年底,三星在中国有电子、金融、重工业、建筑等18家法人,在北上广深、天津、苏州和西安等地设立18家生产企业、8家研发中心等共计189个机构,累计投资近460亿美元,近八成为尖端产业投资。这其中,三星在近4年投资额高达207亿美元,仅2020年,三星在华新增投资就有54亿美元,其中98%为半导体、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这不仅清晰显示三星在华投资策略的转变,也说明三星持续看好中国高端制造领域市场的发展前景,以扩大投资实现自身转型升级,深度参与中国产业链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近1万亿人民币,而三星贡献了近4%。未来继续加码,高质量投资已成明确思路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还是“双循环”,那些拥有长远眼光的外资企业都认识到,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进入一个“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的新时期,这也是在华重新调整布局的新机会。三星推动在华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清晰思路已经体现其前瞻洞察。近年来,三星在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带动在华业务整体实现跃升。与此同时,三星还在推动本土一体化业务体系,同时扩大对尖端技术装备产业的投资,加强研发,推进业务的多元化,积极发掘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扩大业务。对于三星这样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市场与产业链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华丽转身”不仅可以继续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也能够借助中国的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布局,保证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中国的大门始终是开放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大。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国将继续全力做好外资工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力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使外资进入中国后能够更加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对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束珏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