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a80RUTEKV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华域汽车总经理张海涛:数字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应承担起产业链引领者角色/e3pmh1hmp/e3pn61an9近年来,在中国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利用、零碳发电技术、储能等双碳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迅猛;另有数据测算在未来30年,中国双碳投资规模将在百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在为中国下阶段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势能的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双碳领域的合作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华域汽车高度重视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在今年8月发布的2022年度半年报中,华域汽车就公开披露:公司积极跟踪国家“双碳”政策趋势,分析汽车零部件企业碳中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包括绿色产品设计、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供应链合作、碳市场调节等多种应对措施,推动所属企业碳管理能力建设,督促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及时履约。公司下属各企业已成立了碳中和管理委员会,初步组建了由产品设计、规划、能源、客户报价、供应商管理、环保等条线参与的碳排放管理团队,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职责,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要求。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以“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为主题的“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上,华域汽车董事、总经理张海涛就在致辞中表示:“双碳工作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课题,关乎全人类的未来,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上汽集团提出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在“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期间,张海涛还接受了环球网记者专访,就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经营战略选择的难点与突破这一话题,分享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案例。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张海涛在“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致辞中提到:“双碳要求也正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市场规则之一,以汽车行业为例,一些欧洲知名OEM已经对供应商的碳排放评级提出明确要求,不达标的企业无法进入供应商清单,可以说是关乎许多企业生死的大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海涛也进一步强调:“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全球化分工的行业,对身处在这个产业链中的任何一家企业,哪怕就是一个小零件生产商,如果想要参与到全球化贸易中,都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系统性布局绿色低碳转型。”与此同时,张海涛也提示到:“绿色低碳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当前就需要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等做出很多投入,这要求企业在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环境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张海涛表示,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也就是如何降低生产能耗;其次是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要以最少的材料和能源投入生产出优质产品;第三则是在能源消耗中,尽可能多地选用可再生资源。尽管上述工作都需要企业在短期内加大投入,但张海涛判断从长期经营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企业的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方面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此这也是华域汽车坚定在绿色低碳转型方向进行投资和努力的核心。数字化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其实全社会都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着绿色低碳转型,这突出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变化当中。”张海涛还提到,早在2020年工信部就发布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出“力图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其实当时对于这个目标,大家都将信将疑。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以超出绝大多数人想象的速度在发展,预计到今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将达到25%,而且我个人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超过三分之一是可以期待的。”张海涛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尽管今年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华域汽车还是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其中增量的部分主要来自于新能源车。”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张海涛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分析见解,他认为与两年前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不同:第一是消费驱动的转化,之前主要依靠于政策推进,而现在正向消费者自主选择转变;第二是技术进步的体验,消费者逐渐到新能源汽车在驾乘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已经超越传统能源汽车;第三是综合成本的考量,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全面低于传统能源汽车。“其中技术进步是最主要因素,比如之前困扰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从目前来看已完全不是问题,纯电500公里续航、混电1000公里续航都是标配,而且在这一技术领域中国处于全球领跑地位,这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力的提升。”张海涛还详细分析到。同时,华域汽车还高度重视通过数字化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21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就提到:公司以“不断提高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生产和提供产品以及服务客户的同时,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为能源管理方针,搭建能源管理平台,以能源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推进低碳绿色制造,坚持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进公司节能降耗工作。其中特别提到的“能源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就是华域汽车通过数字化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对此张海涛分析到:“能源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模块,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物联网平台,通过对公司能源消耗、分类等信息的实时监控,能够对能源来源、设备运行状况、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进行即时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多选择使用绿色能源、降低生产能耗,并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能源损耗、减少浪费,最终实现降低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的目标。”在今年8月刚刚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华域汽车9次提到“数字化”这一关键词,并披露到:“以数字化样板工厂建设为抓手,助力业务转型升级发展”、“启动沪内、沪外20家企业共计121个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加快数字化样板工厂的推广复制”以及“带动供应链上企业朝数字化转型”等。承担起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引领者角色华域汽车孕育自上汽大众国产化这一中欧之间最成功的商业合作,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而快速成长,2021年的合并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前十,并与欧洲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成功的合资合作贯穿于公司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覆盖最全面的企业之一,华域汽车在对自身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推进上游供应商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华域汽车在此前发布的《2021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就提到:“不断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推动供应商在碳中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不断优化,在供应商引入和评审中将社会责任作为评价项予以推进。”对此,张海涛认为华域汽车不仅对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更多、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能够充分了解到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国际整车厂商对于绿色低碳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进而与国际企业降碳减排协同、更好地参与到汽车工业全球化分工贸易当中。在此过程中,华域汽车通过对于降碳减排目标的分解,将上游供应链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为其提出清晰的、更深入的理解,更加有效地推进降碳减排具体行动线路,包括要求上游供应商更多地考虑使用绿色能源、使用可再生材料等。例如针对某家塑料粒子供应商,华域汽车就在与该供应商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帮助该供应商提升塑料粒子的可回收利用占比、提升可降解材料的使用占比等,张海涛还特别提到:“在此过程中,华域汽车不仅在理念、方式方法、技术指导对供应商进行协助,在研发和资本投入方面也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推进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也让华域汽车起到提升整个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承担起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引领者角色。”在此过程中,技术引领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环节。欧盟将绿色转型作为其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的新边疆,其新能源、可持续农业、氢能源、核聚变等低碳技术创新位世界前列。未来十年,欧盟还将在氢能源、智能电网、电力存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清洁高效能源、智能绿色交通运输、碳捕集与封存等低碳技术的领域加大投资,并在国际工业脱碳、绿色金融、技术研发、碳交易系统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这正如张海涛在“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致辞中所总结的:“ 双碳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产品,到企业的生产、物流和整个价值链。做好双碳工作,有助于整个公司价值链向更绿色、高效、低碳方向的提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革新。在这其中,中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可能,我们也真诚期待与现有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开展双赢的合作。 ”166269287362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谭雅文环球网166269287362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c27a7402bbfcd03d605d6c95895c2d4cu1.png{"email":"tanyawen@huanqiu.com","name":"谭雅文"}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利用、零碳发电技术、储能等双碳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迅猛;另有数据测算在未来30年,中国双碳投资规模将在百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在为中国下阶段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势能的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双碳领域的合作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华域汽车高度重视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在今年8月发布的2022年度半年报中,华域汽车就公开披露:公司积极跟踪国家“双碳”政策趋势,分析汽车零部件企业碳中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包括绿色产品设计、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供应链合作、碳市场调节等多种应对措施,推动所属企业碳管理能力建设,督促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及时履约。公司下属各企业已成立了碳中和管理委员会,初步组建了由产品设计、规划、能源、客户报价、供应商管理、环保等条线参与的碳排放管理团队,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职责,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要求。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以“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为主题的“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上,华域汽车董事、总经理张海涛就在致辞中表示:“双碳工作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课题,关乎全人类的未来,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上汽集团提出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在“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期间,张海涛还接受了环球网记者专访,就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经营战略选择的难点与突破这一话题,分享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案例。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张海涛在“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致辞中提到:“双碳要求也正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市场规则之一,以汽车行业为例,一些欧洲知名OEM已经对供应商的碳排放评级提出明确要求,不达标的企业无法进入供应商清单,可以说是关乎许多企业生死的大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海涛也进一步强调:“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全球化分工的行业,对身处在这个产业链中的任何一家企业,哪怕就是一个小零件生产商,如果想要参与到全球化贸易中,都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系统性布局绿色低碳转型。”与此同时,张海涛也提示到:“绿色低碳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当前就需要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等做出很多投入,这要求企业在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环境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张海涛表示,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也就是如何降低生产能耗;其次是产品生产效率的提升,要以最少的材料和能源投入生产出优质产品;第三则是在能源消耗中,尽可能多地选用可再生资源。尽管上述工作都需要企业在短期内加大投入,但张海涛判断从长期经营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企业的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方面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此这也是华域汽车坚定在绿色低碳转型方向进行投资和努力的核心。数字化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其实全社会都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着绿色低碳转型,这突出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变化当中。”张海涛还提到,早在2020年工信部就发布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出“力图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其实当时对于这个目标,大家都将信将疑。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以超出绝大多数人想象的速度在发展,预计到今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将达到25%,而且我个人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超过三分之一是可以期待的。”张海涛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尽管今年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华域汽车还是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其中增量的部分主要来自于新能源车。”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张海涛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分析见解,他认为与两年前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不同:第一是消费驱动的转化,之前主要依靠于政策推进,而现在正向消费者自主选择转变;第二是技术进步的体验,消费者逐渐到新能源汽车在驾乘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已经超越传统能源汽车;第三是综合成本的考量,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全面低于传统能源汽车。“其中技术进步是最主要因素,比如之前困扰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从目前来看已完全不是问题,纯电500公里续航、混电1000公里续航都是标配,而且在这一技术领域中国处于全球领跑地位,这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力的提升。”张海涛还详细分析到。同时,华域汽车还高度重视通过数字化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21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就提到:公司以“不断提高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生产和提供产品以及服务客户的同时,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为能源管理方针,搭建能源管理平台,以能源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推进低碳绿色制造,坚持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进公司节能降耗工作。其中特别提到的“能源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就是华域汽车通过数字化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对此张海涛分析到:“能源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模块,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物联网平台,通过对公司能源消耗、分类等信息的实时监控,能够对能源来源、设备运行状况、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进行即时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多选择使用绿色能源、降低生产能耗,并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能源损耗、减少浪费,最终实现降低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的目标。”在今年8月刚刚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华域汽车9次提到“数字化”这一关键词,并披露到:“以数字化样板工厂建设为抓手,助力业务转型升级发展”、“启动沪内、沪外20家企业共计121个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加快数字化样板工厂的推广复制”以及“带动供应链上企业朝数字化转型”等。承担起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引领者角色华域汽车孕育自上汽大众国产化这一中欧之间最成功的商业合作,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而快速成长,2021年的合并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前十,并与欧洲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成功的合资合作贯穿于公司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覆盖最全面的企业之一,华域汽车在对自身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推进上游供应商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华域汽车在此前发布的《2021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就提到:“不断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推动供应商在碳中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不断优化,在供应商引入和评审中将社会责任作为评价项予以推进。”对此,张海涛认为华域汽车不仅对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更多、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能够充分了解到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国际整车厂商对于绿色低碳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进而与国际企业降碳减排协同、更好地参与到汽车工业全球化分工贸易当中。在此过程中,华域汽车通过对于降碳减排目标的分解,将上游供应链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为其提出清晰的、更深入的理解,更加有效地推进降碳减排具体行动线路,包括要求上游供应商更多地考虑使用绿色能源、使用可再生材料等。例如针对某家塑料粒子供应商,华域汽车就在与该供应商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帮助该供应商提升塑料粒子的可回收利用占比、提升可降解材料的使用占比等,张海涛还特别提到:“在此过程中,华域汽车不仅在理念、方式方法、技术指导对供应商进行协助,在研发和资本投入方面也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推进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也让华域汽车起到提升整个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承担起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引领者角色。”在此过程中,技术引领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环节。欧盟将绿色转型作为其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的新边疆,其新能源、可持续农业、氢能源、核聚变等低碳技术创新位世界前列。未来十年,欧盟还将在氢能源、智能电网、电力存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清洁高效能源、智能绿色交通运输、碳捕集与封存等低碳技术的领域加大投资,并在国际工业脱碳、绿色金融、技术研发、碳交易系统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这正如张海涛在“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致辞中所总结的:“ 双碳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产品,到企业的生产、物流和整个价值链。做好双碳工作,有助于整个公司价值链向更绿色、高效、低碳方向的提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革新。在这其中,中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可能,我们也真诚期待与现有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开展双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