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eHGrxcQWQ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王任轩:引入欧洲资本将显著降低“碳中和”资金成本/e3pmh1hmp/e7i6qafud当前,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国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绿色转型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的新领地,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国也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市场机制等政策措施,在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再生资源利用、储能、电动汽车等双碳相关产业发展迅猛。 在此背景下,9月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盟中国贸易协会联合主办的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于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连线同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来自中国和欧盟政商学界的决策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就“碳中和”、全球环境治理、绿色金融、可持续复苏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期、新形势、新阶段中国和欧盟的绿色转型与合作提供新思路,全面提振中国和欧盟企业家的合作信心。在本次论坛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王任轩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开放中国债券市场等话题的研究。他强调,作为世界“碳中和”事业的先锋,欧盟减碳行动起步较早,且具备相关技术优势。欧盟的绿色技术产业领先全球,新能源、可持续农业、氢能源、核聚变等低碳技术创新也走在世界前列。2005 年,中国和欧盟正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此后,双方在能源与气候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因此本次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王仁轩在从事金融学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减碳相关工作,是和金融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此他详细分析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非常大的投资,不单是在技术方面投资,更需要有金融资金的持续投入;如果只是考虑国内金融市场的话,资金成本会非常高,甚至减慢降碳投资的进度。而在欧盟一方则有很多长期的资本,包括养老金、保险公司,甚至还有有很多专业的环保型资本,这就能与我们国内金融市场形成互补,进而带来共赢。”他还特别指出,如果去观察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绿色债券投资资金构成, ESG排名比较高的基金都会受到更多欧洲的投资,这会让这些基金的资本成本下降多达30个基本点。因此王仁轩还建议到,中欧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双方可以建立更统一的分类法,在监管框架方面建立更好的资本进出准入标准;中国和欧盟的金融市场要进一步融合,例如允许欧洲加强对华投资、进一步开放中国债券市场等,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减碳事业。166312488240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田刚环球网166312488240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7bc6ea980457e69f108033080bbc050u1.png{"email":"tiangang@huanqiu.com","name":"田刚"}
当前,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国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绿色转型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的新领地,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国也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市场机制等政策措施,在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再生资源利用、储能、电动汽车等双碳相关产业发展迅猛。 在此背景下,9月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盟中国贸易协会联合主办的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于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连线同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来自中国和欧盟政商学界的决策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就“碳中和”、全球环境治理、绿色金融、可持续复苏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期、新形势、新阶段中国和欧盟的绿色转型与合作提供新思路,全面提振中国和欧盟企业家的合作信心。在本次论坛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王任轩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开放中国债券市场等话题的研究。他强调,作为世界“碳中和”事业的先锋,欧盟减碳行动起步较早,且具备相关技术优势。欧盟的绿色技术产业领先全球,新能源、可持续农业、氢能源、核聚变等低碳技术创新也走在世界前列。2005 年,中国和欧盟正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此后,双方在能源与气候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因此本次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王仁轩在从事金融学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减碳相关工作,是和金融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此他详细分析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非常大的投资,不单是在技术方面投资,更需要有金融资金的持续投入;如果只是考虑国内金融市场的话,资金成本会非常高,甚至减慢降碳投资的进度。而在欧盟一方则有很多长期的资本,包括养老金、保险公司,甚至还有有很多专业的环保型资本,这就能与我们国内金融市场形成互补,进而带来共赢。”他还特别指出,如果去观察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绿色债券投资资金构成, ESG排名比较高的基金都会受到更多欧洲的投资,这会让这些基金的资本成本下降多达30个基本点。因此王仁轩还建议到,中欧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双方可以建立更统一的分类法,在监管框架方面建立更好的资本进出准入标准;中国和欧盟的金融市场要进一步融合,例如允许欧洲加强对华投资、进一步开放中国债券市场等,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减碳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