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eHc7dZgOC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专访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加强六大领域合作,共赴零碳未来/e3pmh1hmp/e7i6qafud近年来,中国在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利用、零碳发电技术、储能等“双碳”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迅猛,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作为全球“碳中和”事业的先锋,欧盟减碳行动起步较早,且具备相关技术优势。欧盟的绿色产业技术领先全球,新能源、可持续农业、氢能源、核聚变等低碳技术创新也走在世界前列。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时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行为体,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方面,中欧双方需深化绿色伙伴关系,抓住机遇进行减碳转型与合作,充分发掘合作潜力与共同利益,共同奔赴净零未来。在此背景下,9月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欧盟中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欧洲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布鲁塞尔、上海双会场同步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合作,中欧共赴零碳未来”的主旨演讲。为更好的了解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及数字化技术在“双碳”合作中的价值等问题,环球网在欧洲论坛举办期间就相关问题对拉米教授进行了专访。六大领域蕴含机遇,加强低碳方面合作拉米教授在“第八届欧洲论坛”的演讲中表示:“低碳或者是‘双碳’已经成为,也会继续成为中国和欧盟非常重要的共同事业。鉴于气候变化已经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欧盟与中国需要在该领域获得成功。”拉米教授认为,虽然中国和欧盟在碳排放水平和趋势、能源和碳定价等方面的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双方仍旧有很多重要的共同点。他谈到:“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在更多领域产生更紧密、更深入的合作。” 合作实践方面,拉米教授建议:“中欧在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贸易、技术、金融、海洋和森林等领域合作,共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拉米教授表示: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方面,双方可以在技术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合作,中国可以借鉴欧盟的相关经验,全面完善交易体系;技术方面,双方可以就太阳能工程等重点领域进行长期和深入的合作;金融领域,中国和欧盟可以联合在发展中国家就可再生能源项目进行投建工作,并且双方可以就绿色金融的界定等问题进行合作;海洋和森林领域,拉米教授建议中欧双方可以就生物多样性、重新造林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拉米教授倡议,面对全球性气候问题,中欧双方需克服多重国际挑战带来的影响,共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他在发言中强调:“在低碳的合作方面,中国和欧洲之间应确保不受外力动摇,坚持走上减碳的道路。作为十分具有公信力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中欧双方的持续努力,才能促使更多的国家积极参与。”绿色转型需要成本,但更应注重长远价值关于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成本问题,拉米教授在接受环球网的采访时坦言:“面向零碳的过程中,能源转型不可或缺。而转型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对现有的生产、消费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可否认,转型需要成本,且成本高昂。”直面成本的同时,拉米教授谈到:“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成本,同时还创造了相应的机会。”以欧洲为例,2035年在欧盟境内将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这一举动可能意味着传统汽车行业将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将产生可观的发展空间。“不着眼于当下,更应立足长远,在短期和长远利益间寻求平衡。”是拉米教授在“第八届欧洲论坛”演讲中提到的关键信息。绿色转型的成本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以及全球走向零碳未来的限制性因素。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从政府到行业组织、企业、消费者等各个关键节点应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拉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善用科技降低绿色转型的成本的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减碳过程中的替代能源、效率能耗等问题逐渐被解决。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拉米教授也分享了对中欧技术合作的建议:“技术是目前中欧双方开展较好且能够不断推动的合作领域。在解决全球气候性问题的过程中,中欧双方首先可以在碳捕捉和存储技术方向上深化合作,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捕捉或者存储碳排放;其次在太阳能工程领域,探索锁定太阳辐射等问题;以及在核能方面,通过合作解决安全性及废料的储存和处置的问题,共同产出更多的技术成果。” 加速数字化合作进程,依靠技术促进降碳转型在采访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成功应用被拉米教授作为案例来阐释科技助力绿色转型:“在输配电领域,数字化成功解决了能源效率的问题。通过数字技术的优化,可以使同样的基础能源转化为更多的电力。通过相似的技术加持,推动减碳目标的实现。”此外,拉米教授还建议,中欧双方应加强数字化合作,推动全球数字化的进程。具体的合作内容,拉米教授提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半导体技术,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可有效推动各行各业效率的提升,中欧双方应致力于加强相关产品在设计和生产环节的合作沟通;其次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随着全球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的传递更加密集,关系到数据、数据安全、数据传输及存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相关的合作是中欧双方可以拓展的方向之一;此外,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双方也可以通过更深入的合作共建,共享合作和融合的成果。拉米教授表示:“中国和欧盟在数字信息领域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在数字信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尽管在数字化以及绿色转型的其他方面,中国与欧盟在现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拉米教授希望:“中国和欧盟应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加深并加速共享和融合。中欧双方在减碳领域需要获得成功,对于自身及全球来说,都意义重大。”166312545798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66312545798311[]{"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近年来,中国在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利用、零碳发电技术、储能等“双碳”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迅猛,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作为全球“碳中和”事业的先锋,欧盟减碳行动起步较早,且具备相关技术优势。欧盟的绿色产业技术领先全球,新能源、可持续农业、氢能源、核聚变等低碳技术创新也走在世界前列。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时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行为体,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方面,中欧双方需深化绿色伙伴关系,抓住机遇进行减碳转型与合作,充分发掘合作潜力与共同利益,共同奔赴净零未来。在此背景下,9月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欧盟中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欧洲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布鲁塞尔、上海双会场同步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合作,中欧共赴零碳未来”的主旨演讲。为更好的了解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及数字化技术在“双碳”合作中的价值等问题,环球网在欧洲论坛举办期间就相关问题对拉米教授进行了专访。六大领域蕴含机遇,加强低碳方面合作拉米教授在“第八届欧洲论坛”的演讲中表示:“低碳或者是‘双碳’已经成为,也会继续成为中国和欧盟非常重要的共同事业。鉴于气候变化已经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欧盟与中国需要在该领域获得成功。”拉米教授认为,虽然中国和欧盟在碳排放水平和趋势、能源和碳定价等方面的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双方仍旧有很多重要的共同点。他谈到:“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在更多领域产生更紧密、更深入的合作。” 合作实践方面,拉米教授建议:“中欧在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贸易、技术、金融、海洋和森林等领域合作,共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拉米教授表示: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方面,双方可以在技术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合作,中国可以借鉴欧盟的相关经验,全面完善交易体系;技术方面,双方可以就太阳能工程等重点领域进行长期和深入的合作;金融领域,中国和欧盟可以联合在发展中国家就可再生能源项目进行投建工作,并且双方可以就绿色金融的界定等问题进行合作;海洋和森林领域,拉米教授建议中欧双方可以就生物多样性、重新造林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拉米教授倡议,面对全球性气候问题,中欧双方需克服多重国际挑战带来的影响,共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他在发言中强调:“在低碳的合作方面,中国和欧洲之间应确保不受外力动摇,坚持走上减碳的道路。作为十分具有公信力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中欧双方的持续努力,才能促使更多的国家积极参与。”绿色转型需要成本,但更应注重长远价值关于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成本问题,拉米教授在接受环球网的采访时坦言:“面向零碳的过程中,能源转型不可或缺。而转型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对现有的生产、消费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可否认,转型需要成本,且成本高昂。”直面成本的同时,拉米教授谈到:“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成本,同时还创造了相应的机会。”以欧洲为例,2035年在欧盟境内将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这一举动可能意味着传统汽车行业将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将产生可观的发展空间。“不着眼于当下,更应立足长远,在短期和长远利益间寻求平衡。”是拉米教授在“第八届欧洲论坛”演讲中提到的关键信息。绿色转型的成本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以及全球走向零碳未来的限制性因素。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从政府到行业组织、企业、消费者等各个关键节点应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拉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善用科技降低绿色转型的成本的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减碳过程中的替代能源、效率能耗等问题逐渐被解决。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拉米教授也分享了对中欧技术合作的建议:“技术是目前中欧双方开展较好且能够不断推动的合作领域。在解决全球气候性问题的过程中,中欧双方首先可以在碳捕捉和存储技术方向上深化合作,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捕捉或者存储碳排放;其次在太阳能工程领域,探索锁定太阳辐射等问题;以及在核能方面,通过合作解决安全性及废料的储存和处置的问题,共同产出更多的技术成果。” 加速数字化合作进程,依靠技术促进降碳转型在采访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成功应用被拉米教授作为案例来阐释科技助力绿色转型:“在输配电领域,数字化成功解决了能源效率的问题。通过数字技术的优化,可以使同样的基础能源转化为更多的电力。通过相似的技术加持,推动减碳目标的实现。”此外,拉米教授还建议,中欧双方应加强数字化合作,推动全球数字化的进程。具体的合作内容,拉米教授提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半导体技术,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可有效推动各行各业效率的提升,中欧双方应致力于加强相关产品在设计和生产环节的合作沟通;其次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随着全球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的传递更加密集,关系到数据、数据安全、数据传输及存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相关的合作是中欧双方可以拓展的方向之一;此外,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双方也可以通过更深入的合作共建,共享合作和融合的成果。拉米教授表示:“中国和欧盟在数字信息领域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在数字信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尽管在数字化以及绿色转型的其他方面,中国与欧盟在现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拉米教授希望:“中国和欧盟应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加深并加速共享和融合。中欧双方在减碳领域需要获得成功,对于自身及全球来说,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