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JIXskCE34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e3pmh1hmp/e3pn47igg【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记者 文馨】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其中,二季度公司营收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0%和20.7%。对此,中国生物制药表示,得益于“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业绩依然实现稳步增长。随着国内医药行业各项改革政策加速推进落地,市场竞争加剧,头部药企纷纷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中报显示,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收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0.5%和1.2%,研发投入就高达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17.1%。由于海外平台invoX先后收购了三个先进的技术平台(F-star双抗技术平台、pHion的mRNA递送平台和Softhale软雾吸入平台)仍处于高研发投入阶段,剔除海外子公司数据后,中国生物制药国内企业经调整净利润上半年增幅达到8.2%。 除了自研,公司BD业务同样高歌猛进。今年以来,已有4个重磅项目落定,其中与益方生物合作的KRASG12C抑制剂,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与鸿运华宁合作的GMA106(GIPR拮抗/GLP-1R激动剂),意味着公司正式布局当下最为火热的减重市场。细分来看,中国生物制药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四大重点治疗领域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44.9亿元、23.3亿元、22.9亿元、16.8亿元。凯立通(利马前列素片)、第三代G-CSF类新药亿立舒(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等产品先后获批上市。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未来,公司肿瘤领域将以重磅产品安罗替尼为核心,预计与派安普利和PD-L1的联用组合峰值销售可逾百亿元;生物药方面的八因子、帕妥珠、利拉鲁肽等新药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将很快获批,还有多款生物类似药已进入临床阶段,抑制剂TQB3139等多款重磅产品也已处于临床研发的中后期阶段,预计未来陆续获批,带来业绩增量。天风证券研报观点认为,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核心下属公司正大天晴、北京泰德等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在肿瘤、肝病、外科/镇痛、呼吸系统治疗领域处于优势地位。考虑到公司创新药板块上市产品安罗替尼联用潜力持续兑现、派安普利单抗开始放量、在研管线梯队建设完成;仿制药板块集采影响基本出清、利马前素片等产品仍有一定增长潜力;预计海外优质标的将于2024年为公司提供收入,看好公司发展。169321558517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69321558517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dcf581148d252f181cb3f93d81edfbd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记者 文馨】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其中,二季度公司营收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0%和20.7%。对此,中国生物制药表示,得益于“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业绩依然实现稳步增长。随着国内医药行业各项改革政策加速推进落地,市场竞争加剧,头部药企纷纷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中报显示,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收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0.5%和1.2%,研发投入就高达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17.1%。由于海外平台invoX先后收购了三个先进的技术平台(F-star双抗技术平台、pHion的mRNA递送平台和Softhale软雾吸入平台)仍处于高研发投入阶段,剔除海外子公司数据后,中国生物制药国内企业经调整净利润上半年增幅达到8.2%。 除了自研,公司BD业务同样高歌猛进。今年以来,已有4个重磅项目落定,其中与益方生物合作的KRASG12C抑制剂,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与鸿运华宁合作的GMA106(GIPR拮抗/GLP-1R激动剂),意味着公司正式布局当下最为火热的减重市场。细分来看,中国生物制药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四大重点治疗领域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44.9亿元、23.3亿元、22.9亿元、16.8亿元。凯立通(利马前列素片)、第三代G-CSF类新药亿立舒(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等产品先后获批上市。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未来,公司肿瘤领域将以重磅产品安罗替尼为核心,预计与派安普利和PD-L1的联用组合峰值销售可逾百亿元;生物药方面的八因子、帕妥珠、利拉鲁肽等新药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将很快获批,还有多款生物类似药已进入临床阶段,抑制剂TQB3139等多款重磅产品也已处于临床研发的中后期阶段,预计未来陆续获批,带来业绩增量。天风证券研报观点认为,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核心下属公司正大天晴、北京泰德等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在肿瘤、肝病、外科/镇痛、呼吸系统治疗领域处于优势地位。考虑到公司创新药板块上市产品安罗替尼联用潜力持续兑现、派安普利单抗开始放量、在研管线梯队建设完成;仿制药板块集采影响基本出清、利马前素片等产品仍有一定增长潜力;预计海外优质标的将于2024年为公司提供收入,看好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