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IL1aNK1mFa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海底捞换帅背后:中餐出海进入白热化阶段/e3pmh1hmp/e3pn47igg【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楠】中餐出海已成为当前餐饮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餐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近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宣布重要人事变动,被视为海底捞加速中餐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量 6月2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7月1日起,杨利娟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由苟轶群接任,同时,杨利娟将成为运营海底捞海外餐厅业务的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的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公告显示,以上高管变动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啄木鸟计划”领导者的杨利娟,在海底捞一直扮演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据了解,杨利娟于1995年加入海底捞,从服务员岗位开始,前后担任过领班、店经理、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等,2018年1月-2021年8月,杨利娟任海底捞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的营运。2021年8月24日至2022年2月28日,其担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1日,杨利娟被正式任命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 记者了解到,杨利娟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其任CEO期间,成功带领海底捞在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在2023年完成44.95亿元净利润。不仅如此,杨利娟还曾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进程,分別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成功布局,打下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 6月18日,海底捞海外业务特海国际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餐厅的经营收入为1.8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1.56亿美元增长15.7%;期内亏损为45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为560万美元。 此次,杨利娟被任命为特海国际CEO再战海外“硬骨头”市场,被外界认为是“以换帅为标志,海底捞进入新的变革期。”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海底捞此次更换CEO,不仅是一次战略上的调整,更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在国内餐饮市场已经趋于相对饱和的当下,餐饮企业如何获取新增量?海外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契机。” “中餐出海”竞争愈发激烈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同年新增餐饮注册量300多万家,形成一批“万店”品牌,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许多企业在门店布局方面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为进一步增加营收、提升利润,企业的“出海”需求愈发强烈。 近年来,实力较强的中国餐饮品牌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尤其是2023年,中国的餐饮品牌纷纷在海外开设门店,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餐饮出海的元年”。2023年1月,呷哺呷哺海外第一家门店落地新加坡;2023年4月,朱光玉火锅宣布进军海外,首批目的地暂定为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城市。 除了中式正餐和火锅,休闲餐饮、小吃等头部餐饮企业均开始开启“出海”步伐。2023年4月,鱼你在一起创始人魏彤蓉在2023年全球加盟商大会上表示,鱼你在一起将加速海外市场的扩张,在纽约、迪拜、加拿大等海外城市和国家布局加盟门店;2023年5月,正新鸡排跨境“出海”,在日本首都东京新宿区开出新店,开业当天营业额超15000元。2023年,正新海外签约新增34家门店,进驻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尽管海底捞在国内火锅界已占据领先地位,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特别是海外市场,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杨利娟作为海底捞走出困境的领军人物,其丰富的经验和能力无疑将为特海国际注入新的活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根据海底捞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披露的2023年数据,海底捞在国际市场共115家海底捞火锅餐厅,其中70家位于东南亚地区,17家位于东亚地区,18家位于北美地区,10家位于其他地区,2023年新增5家,并首次进入阿联酋市场。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海底捞的人事变动不仅体现了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餐出海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多的机遇。分析人士指出,中餐出海在有助于品牌国际化的同时,更是中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根据媒体报道,日前一名中国小伙在美国海底捞店内表演川剧变脸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在海底捞的海外门店,顾客们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中餐,还能欣赏到“甩面”等传统表演,并聆听最热门的中国流行歌曲。 对此,海底捞有关负责人说:“海底捞的品牌文化建设依托于川派文化的底蕴。通过川派火锅、温馨服务、川剧变脸以及融合中国功夫元素的捞面表演,海底捞不仅在味觉上,也在视觉上向国际社会传播了川派文化,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其他中餐品牌也在海外市场上展现出了各自的创新与特色。蜜雪冰城在海外仍然沿用其火爆的“雪王”IP,并根据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灵活调整雪王的装束和“你爱我,我爱你”主题曲的版本,成功吸引了当地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印尼、越南等地区,蜜雪冰城已成为一种潮流符号,年轻人们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消费体验。 太二等新中餐连锁龙头品牌,则在海外市场中将传统的中餐厅体验进行了全面升级。这类餐饮企业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将独特的门店设计和新潮的用餐体验全方位展现给消费者,颠覆了海外消费者对传统中式正餐的固有认知,成功打造出了新中餐的品牌标签。以上这些品牌的成功实践,也为中餐出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路径。 多元化战略寻找增长新路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国际餐饮服务市场2026年将达到3.8万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中式餐饮市场占国际市场的百分比将继续增长至10.8%。 与此同时,得益于中国文化日渐受欢迎,出海餐饮企业根据当地消费者口味进行调整和创新,国际市场对中式餐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当前,国际市场中式餐饮的增长速度已超过整体国际餐饮服务市场的增长速度,从2021年的2611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40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4%。 “除了餐饮企业在海外积极推进战略布局外,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也值得关注。”据了解,除了传统的火锅业务外,海底捞还在新业态、新品牌孵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在过去一年,海底捞一直在尝试多元化。记者从海底捞方面了解到,过去一年,海底捞围绕顾客需求,在尝试新业态、孵化新品牌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创新,比如推出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新模式,同时还打造了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羊肉工坊等更具地区特色的主题店。新业态之外,海底捞也丰富了品牌矩阵。公开资料显示,除主品牌外,海底捞在2023年孵化了小嗨火锅、苗师兄香锅、焰请烤肉铺子等品牌,布局火锅、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种经营业态。 “随着本公司迈入下一发展阶段,集团将在精细化管理基本面业务的同时,推动创业创新与数字化发展。苟轶群为本集团最早期的一批员工,将以稳定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带领实施该等措施。”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外界认为,这一战略或为中餐出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路径。 对此,朱丹蓬也认为,海底捞采用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布局,不仅有效打造了企业的护城河,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中餐出海的步伐加快,未来将有更多中餐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据记者了解,百胜中国中国餐饮品牌未来计划在欧洲和东南亚拓展尚未进入的国家,并在北美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杨国福集团德国团队计划在2024年完成德国20家门店的扩张,并延伸到欧洲多个地区。 “面对文化差异、政策环境、食材供应链等多重挑战,中餐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杨利娟的加入,无疑为特海国际带来了新的期待。”朱丹蓬说。 171921527588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连丽敏环球网171921527588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94ed9dc0fd8d84c1fe6c0ce1e5aa001u5.jpg{"email":"wangnan@huanqiu.com","name":"王楠"}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楠】中餐出海已成为当前餐饮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餐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近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宣布重要人事变动,被视为海底捞加速中餐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量 6月2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7月1日起,杨利娟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由苟轶群接任,同时,杨利娟将成为运营海底捞海外餐厅业务的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的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公告显示,以上高管变动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啄木鸟计划”领导者的杨利娟,在海底捞一直扮演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据了解,杨利娟于1995年加入海底捞,从服务员岗位开始,前后担任过领班、店经理、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等,2018年1月-2021年8月,杨利娟任海底捞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的营运。2021年8月24日至2022年2月28日,其担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1日,杨利娟被正式任命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 记者了解到,杨利娟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其任CEO期间,成功带领海底捞在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在2023年完成44.95亿元净利润。不仅如此,杨利娟还曾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进程,分別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成功布局,打下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 6月18日,海底捞海外业务特海国际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餐厅的经营收入为1.8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1.56亿美元增长15.7%;期内亏损为45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为560万美元。 此次,杨利娟被任命为特海国际CEO再战海外“硬骨头”市场,被外界认为是“以换帅为标志,海底捞进入新的变革期。”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海底捞此次更换CEO,不仅是一次战略上的调整,更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在国内餐饮市场已经趋于相对饱和的当下,餐饮企业如何获取新增量?海外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契机。” “中餐出海”竞争愈发激烈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同年新增餐饮注册量300多万家,形成一批“万店”品牌,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许多企业在门店布局方面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为进一步增加营收、提升利润,企业的“出海”需求愈发强烈。 近年来,实力较强的中国餐饮品牌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尤其是2023年,中国的餐饮品牌纷纷在海外开设门店,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餐饮出海的元年”。2023年1月,呷哺呷哺海外第一家门店落地新加坡;2023年4月,朱光玉火锅宣布进军海外,首批目的地暂定为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城市。 除了中式正餐和火锅,休闲餐饮、小吃等头部餐饮企业均开始开启“出海”步伐。2023年4月,鱼你在一起创始人魏彤蓉在2023年全球加盟商大会上表示,鱼你在一起将加速海外市场的扩张,在纽约、迪拜、加拿大等海外城市和国家布局加盟门店;2023年5月,正新鸡排跨境“出海”,在日本首都东京新宿区开出新店,开业当天营业额超15000元。2023年,正新海外签约新增34家门店,进驻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尽管海底捞在国内火锅界已占据领先地位,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特别是海外市场,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杨利娟作为海底捞走出困境的领军人物,其丰富的经验和能力无疑将为特海国际注入新的活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根据海底捞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披露的2023年数据,海底捞在国际市场共115家海底捞火锅餐厅,其中70家位于东南亚地区,17家位于东亚地区,18家位于北美地区,10家位于其他地区,2023年新增5家,并首次进入阿联酋市场。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海底捞的人事变动不仅体现了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餐出海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多的机遇。分析人士指出,中餐出海在有助于品牌国际化的同时,更是中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根据媒体报道,日前一名中国小伙在美国海底捞店内表演川剧变脸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在海底捞的海外门店,顾客们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中餐,还能欣赏到“甩面”等传统表演,并聆听最热门的中国流行歌曲。 对此,海底捞有关负责人说:“海底捞的品牌文化建设依托于川派文化的底蕴。通过川派火锅、温馨服务、川剧变脸以及融合中国功夫元素的捞面表演,海底捞不仅在味觉上,也在视觉上向国际社会传播了川派文化,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其他中餐品牌也在海外市场上展现出了各自的创新与特色。蜜雪冰城在海外仍然沿用其火爆的“雪王”IP,并根据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灵活调整雪王的装束和“你爱我,我爱你”主题曲的版本,成功吸引了当地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印尼、越南等地区,蜜雪冰城已成为一种潮流符号,年轻人们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消费体验。 太二等新中餐连锁龙头品牌,则在海外市场中将传统的中餐厅体验进行了全面升级。这类餐饮企业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将独特的门店设计和新潮的用餐体验全方位展现给消费者,颠覆了海外消费者对传统中式正餐的固有认知,成功打造出了新中餐的品牌标签。以上这些品牌的成功实践,也为中餐出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路径。 多元化战略寻找增长新路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国际餐饮服务市场2026年将达到3.8万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中式餐饮市场占国际市场的百分比将继续增长至10.8%。 与此同时,得益于中国文化日渐受欢迎,出海餐饮企业根据当地消费者口味进行调整和创新,国际市场对中式餐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当前,国际市场中式餐饮的增长速度已超过整体国际餐饮服务市场的增长速度,从2021年的2611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40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4%。 “除了餐饮企业在海外积极推进战略布局外,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也值得关注。”据了解,除了传统的火锅业务外,海底捞还在新业态、新品牌孵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在过去一年,海底捞一直在尝试多元化。记者从海底捞方面了解到,过去一年,海底捞围绕顾客需求,在尝试新业态、孵化新品牌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创新,比如推出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新模式,同时还打造了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羊肉工坊等更具地区特色的主题店。新业态之外,海底捞也丰富了品牌矩阵。公开资料显示,除主品牌外,海底捞在2023年孵化了小嗨火锅、苗师兄香锅、焰请烤肉铺子等品牌,布局火锅、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种经营业态。 “随着本公司迈入下一发展阶段,集团将在精细化管理基本面业务的同时,推动创业创新与数字化发展。苟轶群为本集团最早期的一批员工,将以稳定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带领实施该等措施。”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外界认为,这一战略或为中餐出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路径。 对此,朱丹蓬也认为,海底捞采用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布局,不仅有效打造了企业的护城河,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中餐出海的步伐加快,未来将有更多中餐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据记者了解,百胜中国中国餐饮品牌未来计划在欧洲和东南亚拓展尚未进入的国家,并在北美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杨国福集团德国团队计划在2024年完成德国20家门店的扩张,并延伸到欧洲多个地区。 “面对文化差异、政策环境、食材供应链等多重挑战,中餐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杨利娟的加入,无疑为特海国际带来了新的期待。”朱丹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