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7cHnVNHjZ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多部门详解健全社会信用体系/e3pmh1hmp/e3pmh1pvu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多部门相关负责人4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依法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民营中小微企业资产和财务实力偏弱,如果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更多维度的信用信息,很难提供充分的融资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李春临表示,目前已建立起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有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下一步,将从提升信息共享质效、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强化数据应用和产品开发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 谈及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表示,去年10月份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各地开展企业走访对接,获得第一手的“活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由各地政府部门依法共享企业的信用信息。蒋平介绍,截至2025年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同比增速12.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5.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速25.8%;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3%,较2024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蒋平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继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李春临介绍,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牵头建立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横向对接46个部门,纵向联通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全国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一张网。李春临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三方面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首先,夯实归集共享基础,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评估,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其次,加大数据治理力度,着力加强数据的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立不同的数据主题库,精准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数据使用便利性。最后,有序推动数据开放流通。一方面,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向部门和地方共享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大力推动区域间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和信用奖惩协同,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信用对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的信息互通、管理优化、区域协同,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的信用评价,拓展信用评价的适用范围,优化评价标准,坚持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鼓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大件运输企业、道路客货运输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驾驶员培训机构、船舶过闸等领域专项信用评价。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动现代征信体系建设,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说。任咏梅介绍,我国征信业经过近30年发展,已建成了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截至2024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2024年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任咏梅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征信为民”理念,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征信服务主渠道作用。比如,建强系统。不断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依法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创新研发多元化征信产品,满足更多场景的征信服务需求。关于优化个人征信市场布局,做优做精企业征信市场,任咏梅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意见》的工作部署,聚焦建设现代征信体系目标要求,不断激发征信市场活力,构建征信业发展新格局。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征信支持力度,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协同,探索发展行业特色征信机构,持续提升征信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二是强化数据科技赋能,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征信领域的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征信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全面从严加强监管,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大监管”要求,构建严密有效的征信监管体系,推动征信业依法合规健康发展。1743639269290责编:王俊锋中国证券报17436392692901[]{"email":"wangjunfeng@huanqiu.com","name":"王俊锋"}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多部门相关负责人4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依法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民营中小微企业资产和财务实力偏弱,如果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更多维度的信用信息,很难提供充分的融资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李春临表示,目前已建立起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有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下一步,将从提升信息共享质效、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强化数据应用和产品开发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 谈及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表示,去年10月份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各地开展企业走访对接,获得第一手的“活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由各地政府部门依法共享企业的信用信息。蒋平介绍,截至2025年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同比增速12.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5.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速25.8%;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3%,较2024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蒋平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继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李春临介绍,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牵头建立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横向对接46个部门,纵向联通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全国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一张网。李春临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三方面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首先,夯实归集共享基础,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评估,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其次,加大数据治理力度,着力加强数据的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立不同的数据主题库,精准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数据使用便利性。最后,有序推动数据开放流通。一方面,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向部门和地方共享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大力推动区域间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和信用奖惩协同,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信用对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的信息互通、管理优化、区域协同,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的信用评价,拓展信用评价的适用范围,优化评价标准,坚持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鼓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大件运输企业、道路客货运输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驾驶员培训机构、船舶过闸等领域专项信用评价。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动现代征信体系建设,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说。任咏梅介绍,我国征信业经过近30年发展,已建成了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截至2024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2024年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任咏梅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征信为民”理念,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征信服务主渠道作用。比如,建强系统。不断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依法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创新研发多元化征信产品,满足更多场景的征信服务需求。关于优化个人征信市场布局,做优做精企业征信市场,任咏梅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意见》的工作部署,聚焦建设现代征信体系目标要求,不断激发征信市场活力,构建征信业发展新格局。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征信支持力度,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协同,探索发展行业特色征信机构,持续提升征信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二是强化数据科技赋能,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征信领域的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征信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全面从严加强监管,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大监管”要求,构建严密有效的征信监管体系,推动征信业依法合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