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ajzKP4ayc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吉利整合,剑指新能源霸主/e3pmh1hmp/e3pn47igg【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吉利汽车(00175.HK)5月7日宣布,计划收购极氪(ZK.NYSE) 已发行全部股份,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消息一出,吉利汽车盘后股价、极氪盘前股价出现上涨,后者一度大涨超10%。对于私有化极氪的考量,吉利汽车在公告中解释称,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吉利控股集团2024年9月推出的新战略《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将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记者就私有化事项向吉利控股集团和极氪方面了解相关情况。双方均表示,目前暂无更多信息透露。吉利近期整合动作频频2024年10月,原独立的吉利几何正式并入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银河,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2024年11月14日,吉利汽车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2025年1月,翼真、雷达也正式并入吉利汽车,让吉利汽车的产品矩阵扩充至轿车、SUV、皮卡、越野、MPV序列。2025年2月,吉利汽车官宣依据《台州宣言》完成了对旗下极氪和领克品牌的战略整合,二者将共同以“极氪科技集团”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除前述提及的吉利、极氪、领克品牌外,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还有睿蓝、沃尔沃、极星、莲花跑车、远程商用车等品牌,全面覆盖超豪华、豪华、中高端及大众汽车市场。随着各品牌产品矩阵,特别是新能源车型的不断丰富,产品定位出现重叠的现象在所难免。吉利控股集团整合后,乘用车版块形成吉利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其中,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吉利银河、雷达、翼真等,实现轿车、SUV、MPV、越野、皮卡等品类全覆盖;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组建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冲刺2027年500万辆整车销售目标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世界汽车销量达到9060万台,同比仅增长1.8%;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603万台,同比增幅达到12.2%,市场份额提升至17.7%。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迅猛势头,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值,新能源乘用车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一路由2021年的52%提升至2023年的64%,2024年全年这一数值提升至70.4%,甚至在当年10-12月达到75%。2024年,中国贡献了世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95%的增量,英国、巴西、美国、印尼贡献了剩余5%的增量。可见中国车市是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的核心阵地,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吉利官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累计销量达到333.6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48.80万辆,占比达到45%。今年一季度,其累计销售新车94.66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6.34万辆,同比大增83%。根据吉利控股集团的规划,到2027年整车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完成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各品牌协同,找好各自的市场站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立志将吉利打造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汽车”。在这样的规划下,极氪将担负起 “成为新能源时代的BBA”的“使命” ,未来两年冲击百万销量目标。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极氪的知名度和销量稳定增长,且定位豪华品牌中高端车型,获利空间充裕,私有化动作有利于母公司独立获得品牌价值。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相关概念日趋成熟,热度较几年前有所下降;且赴美上市企业众多,难免出现同质化问题。上市车企还面临资本炒作带来的股价波动,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若极氪完成私有化,则能避免前述负面影响,提高决策速度和管理层任命的自由度,更快响应市场变化。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提供了一组直观数据:极氪和领克合并后,两个品牌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因规模化效应而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此外,双方的渠道将实现高度互补,极氪品牌主要聚焦于一二线市场,而领克品牌的加入将使其迅速覆盖三四线市场。(文馨)17466714704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4667147049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ec8736b03abb32a96675dabf2ce4a5b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吉利汽车(00175.HK)5月7日宣布,计划收购极氪(ZK.NYSE) 已发行全部股份,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消息一出,吉利汽车盘后股价、极氪盘前股价出现上涨,后者一度大涨超10%。对于私有化极氪的考量,吉利汽车在公告中解释称,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吉利控股集团2024年9月推出的新战略《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将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记者就私有化事项向吉利控股集团和极氪方面了解相关情况。双方均表示,目前暂无更多信息透露。吉利近期整合动作频频2024年10月,原独立的吉利几何正式并入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银河,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2024年11月14日,吉利汽车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2025年1月,翼真、雷达也正式并入吉利汽车,让吉利汽车的产品矩阵扩充至轿车、SUV、皮卡、越野、MPV序列。2025年2月,吉利汽车官宣依据《台州宣言》完成了对旗下极氪和领克品牌的战略整合,二者将共同以“极氪科技集团”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除前述提及的吉利、极氪、领克品牌外,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还有睿蓝、沃尔沃、极星、莲花跑车、远程商用车等品牌,全面覆盖超豪华、豪华、中高端及大众汽车市场。随着各品牌产品矩阵,特别是新能源车型的不断丰富,产品定位出现重叠的现象在所难免。吉利控股集团整合后,乘用车版块形成吉利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其中,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吉利银河、雷达、翼真等,实现轿车、SUV、MPV、越野、皮卡等品类全覆盖;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组建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冲刺2027年500万辆整车销售目标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世界汽车销量达到9060万台,同比仅增长1.8%;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603万台,同比增幅达到12.2%,市场份额提升至17.7%。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迅猛势头,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值,新能源乘用车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一路由2021年的52%提升至2023年的64%,2024年全年这一数值提升至70.4%,甚至在当年10-12月达到75%。2024年,中国贡献了世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95%的增量,英国、巴西、美国、印尼贡献了剩余5%的增量。可见中国车市是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的核心阵地,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吉利官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累计销量达到333.6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48.80万辆,占比达到45%。今年一季度,其累计销售新车94.66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6.34万辆,同比大增83%。根据吉利控股集团的规划,到2027年整车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完成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各品牌协同,找好各自的市场站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立志将吉利打造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汽车”。在这样的规划下,极氪将担负起 “成为新能源时代的BBA”的“使命” ,未来两年冲击百万销量目标。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极氪的知名度和销量稳定增长,且定位豪华品牌中高端车型,获利空间充裕,私有化动作有利于母公司独立获得品牌价值。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相关概念日趋成熟,热度较几年前有所下降;且赴美上市企业众多,难免出现同质化问题。上市车企还面临资本炒作带来的股价波动,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若极氪完成私有化,则能避免前述负面影响,提高决策速度和管理层任命的自由度,更快响应市场变化。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提供了一组直观数据:极氪和领克合并后,两个品牌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因规模化效应而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此外,双方的渠道将实现高度互补,极氪品牌主要聚焦于一二线市场,而领克品牌的加入将使其迅速覆盖三四线市场。(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