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PKK74PgDi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港股市场成重要吸金地 险资南下寻找“高股息”/e3pmh1hmp/e3pmh1pvu“与往年相比,我们对港股的投资比例和参与度要高很多,资金主要投向高股息资产。”北京一家中型保险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负责人日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险资在权益市场加速布局高股息资产,其中港股是重要投资方向。在今年险资举牌的标的中,H股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在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的投资方向上,港股、H股也常被提及。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保险配置型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重视和挖掘会不断强化,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高ROE资产将持续受到险资青睐。险资南下扫货港股根据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向业内下发的《2024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及港股通投资情况调研结果》,从投资区域看,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险资机构进行股票和债券境外投资的首选市场。其中,险资机构对港股市场的投资主要通过港股通进行;港股通资金高度集中于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板块。有63%的机构计划2025年增加港股投资规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观察被举牌标的,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特征明显;同时,H股以其折价优势和免税红利等特点,在举牌标的中占据较大比例,15家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二为H股标的。港股市场也成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的价值发现目的地。例如,据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披露,国丰兴华管理的规模200亿元的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主要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的方式以获得稳健的股息收益。泰康稳行管理的、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的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明确,精选境内市场和香港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阳光保险旗下阳光资产发起设立、阳光恒益作为基金管理人,拟发起设立的总规模200亿元的阳光和远基金,将重点配置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ETF。港股高股息资产受青睐今年险资在港股市场投资,主要集中于高股息标的,特别是H股在险资增持中出现频率颇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与H股“性价比”优势突出有关。今年上半年,恒生AH股溢价指数虽然下跌近10%,但截至上半年末,该指数仍接近130,意味着同一只股票A股价格比H股价格高近30%。华创证券分析称,H股具备折价优势,且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可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此外,由于港股国际化程度高,通过动态平衡相关持仓,险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组合整体波动。“我们这两年在港股方面的投资非常活跃,港股投资比例也得到了适度提升。去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业绩。战略资产配置与战术资产配置的结合,能够有效缩小我们的负债久期缺口。”北京一家上市险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利率中枢下行、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权益市场波动背景下,险资面临较大的资产再配置压力。险资更倾向于寻找底层资产安全、长期收益稳定的投资标的,高股息特征显著的优质港股成为险资等投资者的“压舱石”资产之一。A股港股同步挖掘红利资产除港股市场外,今年一季度,多家险企还显著加仓A股高股息标的。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切换背景下,在内地和香港市场加仓高股息标的的态势近两年均较为明显。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上市险企自2023年起向新会计准则切换,非上市险企最晚于2026年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权益类资产的市值波动将直接进入利润表,放大险企利润波动。不少险企谋求通过加大布局OCI(其他综合收益)类资产力度,平抑报表波动。新会计准则对险资投资有引导和影响作用,并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标的选择、资负匹配、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波动加剧,投资风格要更偏好稳定分红类、长期型,兼顾资负匹配、对冲风险的金融资产。”某大型保险集团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险公司需要借助OCI科目,提升权益资产比重。未来保险配置型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重视和挖掘会不断强化。预计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高ROE资产将持续受到险资青睐。而今年以来持仓的港股红利板块出现较大涨幅,也为险资投资组合实现较好收益发挥了助推作用。1751938119797责编:徐娜中国证券报175193811979711[]{"email":"xuna@huanqiu.com","name":"徐娜"}
“与往年相比,我们对港股的投资比例和参与度要高很多,资金主要投向高股息资产。”北京一家中型保险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负责人日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险资在权益市场加速布局高股息资产,其中港股是重要投资方向。在今年险资举牌的标的中,H股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在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的投资方向上,港股、H股也常被提及。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保险配置型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重视和挖掘会不断强化,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高ROE资产将持续受到险资青睐。险资南下扫货港股根据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向业内下发的《2024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及港股通投资情况调研结果》,从投资区域看,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险资机构进行股票和债券境外投资的首选市场。其中,险资机构对港股市场的投资主要通过港股通进行;港股通资金高度集中于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板块。有63%的机构计划2025年增加港股投资规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观察被举牌标的,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特征明显;同时,H股以其折价优势和免税红利等特点,在举牌标的中占据较大比例,15家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二为H股标的。港股市场也成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的价值发现目的地。例如,据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披露,国丰兴华管理的规模200亿元的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主要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的方式以获得稳健的股息收益。泰康稳行管理的、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的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明确,精选境内市场和香港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阳光保险旗下阳光资产发起设立、阳光恒益作为基金管理人,拟发起设立的总规模200亿元的阳光和远基金,将重点配置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ETF。港股高股息资产受青睐今年险资在港股市场投资,主要集中于高股息标的,特别是H股在险资增持中出现频率颇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与H股“性价比”优势突出有关。今年上半年,恒生AH股溢价指数虽然下跌近10%,但截至上半年末,该指数仍接近130,意味着同一只股票A股价格比H股价格高近30%。华创证券分析称,H股具备折价优势,且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可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此外,由于港股国际化程度高,通过动态平衡相关持仓,险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组合整体波动。“我们这两年在港股方面的投资非常活跃,港股投资比例也得到了适度提升。去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业绩。战略资产配置与战术资产配置的结合,能够有效缩小我们的负债久期缺口。”北京一家上市险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利率中枢下行、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权益市场波动背景下,险资面临较大的资产再配置压力。险资更倾向于寻找底层资产安全、长期收益稳定的投资标的,高股息特征显著的优质港股成为险资等投资者的“压舱石”资产之一。A股港股同步挖掘红利资产除港股市场外,今年一季度,多家险企还显著加仓A股高股息标的。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切换背景下,在内地和香港市场加仓高股息标的的态势近两年均较为明显。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上市险企自2023年起向新会计准则切换,非上市险企最晚于2026年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权益类资产的市值波动将直接进入利润表,放大险企利润波动。不少险企谋求通过加大布局OCI(其他综合收益)类资产力度,平抑报表波动。新会计准则对险资投资有引导和影响作用,并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标的选择、资负匹配、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波动加剧,投资风格要更偏好稳定分红类、长期型,兼顾资负匹配、对冲风险的金融资产。”某大型保险集团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险公司需要借助OCI科目,提升权益资产比重。未来保险配置型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重视和挖掘会不断强化。预计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高ROE资产将持续受到险资青睐。而今年以来持仓的港股红利板块出现较大涨幅,也为险资投资组合实现较好收益发挥了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