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QC8O2cLJn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摆脱“独挑大梁”,公募基金“多基金经理共管”渐成趋势/e3pmh1hmp/e3pn61831【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管理模式变革,逐渐摆脱对单个基金经理“独挑大梁”的依赖,向团队协作的“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转型。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年内已有超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三人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持续攀升。近段时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密集发布增聘公告。例如,葛兰掌管的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葛兰旗下共管理3只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规模达311.79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医药主题基金。 再者,7月2日,郑澄然管理的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也公告增聘基金经理苏文杰,实行共管。同日,兴证全球基金对旗下3只产品进行“共管式增聘”。兴全合兴混合增聘隋毅与陈宇共同管理;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混合增聘朱可夫,与杨世进共管;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增聘谢长雁,与原基金经理董理和杨世进三人共管。此外,易方达基金冯波、中欧基金王健、华安基金许之彦、兴证全球基金林国怀等公司核心基金经理,6月以来也纷纷与增聘基金经理展开合作。而三人共管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增加态势明显。如7月3日,惠升惠泽混合一次增聘钱睿南和徐玉良,与孙庆三人一同管理;银华汇利灵活配置混合原有三位基金经理,7月2日再次增聘贲兴振,实现四人共管。在业内人士看来,“共管式增聘”模式的兴起,在行业转型与监管倡导的双重驱动下,为行业带来了积极变革动力。多人共管模式优势显著,一方面,能提升标的或资产的覆盖度,扩展基金经理能力圈,同时提升策略分散度;另一方面,可有效规避单一责任人决策偏误、操作过于激进等风险,还能避免因个别基金经理离职导致产品业绩和风格难以持续的问题。(南木)175202848090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冯超男环球网175202848090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bef68b86f9ac602aad335dafe0a7da0u0.jpeg{"email":"fengchaonan@huanqiu.com","name":"冯超男"}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管理模式变革,逐渐摆脱对单个基金经理“独挑大梁”的依赖,向团队协作的“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转型。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年内已有超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三人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持续攀升。近段时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密集发布增聘公告。例如,葛兰掌管的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葛兰旗下共管理3只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规模达311.79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医药主题基金。 再者,7月2日,郑澄然管理的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也公告增聘基金经理苏文杰,实行共管。同日,兴证全球基金对旗下3只产品进行“共管式增聘”。兴全合兴混合增聘隋毅与陈宇共同管理;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混合增聘朱可夫,与杨世进共管;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增聘谢长雁,与原基金经理董理和杨世进三人共管。此外,易方达基金冯波、中欧基金王健、华安基金许之彦、兴证全球基金林国怀等公司核心基金经理,6月以来也纷纷与增聘基金经理展开合作。而三人共管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增加态势明显。如7月3日,惠升惠泽混合一次增聘钱睿南和徐玉良,与孙庆三人一同管理;银华汇利灵活配置混合原有三位基金经理,7月2日再次增聘贲兴振,实现四人共管。在业内人士看来,“共管式增聘”模式的兴起,在行业转型与监管倡导的双重驱动下,为行业带来了积极变革动力。多人共管模式优势显著,一方面,能提升标的或资产的覆盖度,扩展基金经理能力圈,同时提升策略分散度;另一方面,可有效规避单一责任人决策偏误、操作过于激进等风险,还能避免因个别基金经理离职导致产品业绩和风格难以持续的问题。(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