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X0GUnGflj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冰杯持续火爆,厂家销量翻三倍/e3pmh1hmp/e3pn47igg【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夏日炎炎,冰杯成了市场的新宠,奶茶店售罄、便利店断货的现象屡见不鲜。据了解,冰杯这一品类正持续走红,市场热度居高不下。据悉,部分便利店内冰杯持续断货。成都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店员表示目前没有冰杯,见福便利店的店员也称冰杯断货好几天了,补货情况未知。此前,蜜雪冰城推出的1元“雪王冰杯”备受热捧,但现在其小程序上附近门店的1元雪王冰杯已显示“已售罄”。店员坦言夏天的冰实在不够用,冰甚至要从美团上购买。记者在美团平台发现,有品牌名为“骄傲的水珠”的冰杯,220克一杯,标价3.5元,月销量已超1000件。 《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品类连续两年实现超300%的消费增长,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耗达48杯,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奥纬咨询与美团闪购联合发布的《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也预测,2024—2026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增速或达39%,2026年市场规模或突破630亿元。在冰杯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冰厂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冰力达”)市场部负责人梁主管透露,截至上半年,其冰杯出厂销量同比翻了三倍,坯料冰日产量已达200吨。冰力达是一家高科技数字化高端食用纯冰生产基地,产品进入全国的711、罗森等大型连锁便利店及商超。梁主管分析,冰杯持续走红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巨头入局,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品牌推出冰杯产品,为市场带来流量;二是冰杯作为即时需求产品,在新媒体平台有多种DIY方法,知名度不断提高,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带动了销量增长。蜜雪冰城、古茗等茶饮店推出的“1元冰杯”对传统制冰厂商影响有限。冰力达市场部负责人梁主管表示,这些1元冰杯更多是基于现制茶饮场景的配套需求,消费者单独购买比例较低。对于冰杯价格较高的现象,冰力达市场部负责人梁主管解释,食用冰制冰工艺复杂,如活水制冰法一个环节需20小时精密控制;制冰工艺成本高,需将坯料冰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材和运输成本也高,冰杯需抗冻耐热,材料要求高,且需全程冷链运输,运输成本是常温运输的三倍以上。冰杯热从去年夏天持续到今年,有望继续升温。(文馨)175273733849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5273733849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04f9abe8ceb0fdb198445dac7b61aae4u0.jpe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夏日炎炎,冰杯成了市场的新宠,奶茶店售罄、便利店断货的现象屡见不鲜。据了解,冰杯这一品类正持续走红,市场热度居高不下。据悉,部分便利店内冰杯持续断货。成都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店员表示目前没有冰杯,见福便利店的店员也称冰杯断货好几天了,补货情况未知。此前,蜜雪冰城推出的1元“雪王冰杯”备受热捧,但现在其小程序上附近门店的1元雪王冰杯已显示“已售罄”。店员坦言夏天的冰实在不够用,冰甚至要从美团上购买。记者在美团平台发现,有品牌名为“骄傲的水珠”的冰杯,220克一杯,标价3.5元,月销量已超1000件。 《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品类连续两年实现超300%的消费增长,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耗达48杯,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奥纬咨询与美团闪购联合发布的《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也预测,2024—2026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增速或达39%,2026年市场规模或突破630亿元。在冰杯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冰厂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冰力达”)市场部负责人梁主管透露,截至上半年,其冰杯出厂销量同比翻了三倍,坯料冰日产量已达200吨。冰力达是一家高科技数字化高端食用纯冰生产基地,产品进入全国的711、罗森等大型连锁便利店及商超。梁主管分析,冰杯持续走红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巨头入局,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品牌推出冰杯产品,为市场带来流量;二是冰杯作为即时需求产品,在新媒体平台有多种DIY方法,知名度不断提高,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带动了销量增长。蜜雪冰城、古茗等茶饮店推出的“1元冰杯”对传统制冰厂商影响有限。冰力达市场部负责人梁主管表示,这些1元冰杯更多是基于现制茶饮场景的配套需求,消费者单独购买比例较低。对于冰杯价格较高的现象,冰力达市场部负责人梁主管解释,食用冰制冰工艺复杂,如活水制冰法一个环节需20小时精密控制;制冰工艺成本高,需将坯料冰加工成不同形状;包材和运输成本也高,冰杯需抗冻耐热,材料要求高,且需全程冷链运输,运输成本是常温运输的三倍以上。冰杯热从去年夏天持续到今年,有望继续升温。(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