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qj7LZ47qb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反内卷”政策发力显效,7月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e3pmh1hmp/e3pn47c56【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5个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明显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减少0.14个百分点。分析指出,这标志着近期“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PPI同比仍下降3.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未来需通过“扩内需”与“优供给”协同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反内卷”政策带动周期行业价格企稳7月PPI环比改善中,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的“价格修复”尤为亮眼。数据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从市场现货价格看,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印证工业领域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正在优化。 这一变化与近期“反内卷”政策密集实施直接相关。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此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深化,对煤炭、钢材、光伏等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形成约束。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指出,政策推动下周期性行业价格回升的信号已在期货市场提前显现,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是“反内卷”效果的直接体现。产能过剩仍是核心症结,出清需时间尽管环比改善,PPI同比连续34个月为负,折射出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深层矛盾。以光伏行业为例,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分析,2022年10月以来,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价格因产能扩张已分别跌至距高点的1/9、1/5和1/3,“供需失衡下的低价竞争‘内卷’,是压制PPI长期低位的核心症结”。锂电行业同样面临“产量高于需求”的压力。当前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实际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产能利用率仅约50%。张林认为,过剩产能出清和供需再平衡需要时间,一方面“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可能刺激新兴领域投资,需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避免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落后产能退出过程需政策托底,防范行业阵痛。扩内需与优供给协同,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对于后续政策走向,专家普遍认为“反内卷”需与“扩内需”联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PPI走势。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当前经济核心问题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需在优化供给秩序的同时加快启动内需,“比如通过消费刺激、设备更新等政策提升需求,让供需回归平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强调,若内需持续偏弱,企业竞争压力仍会加大,“需尽快推出更有效逆周期调控政策,增加企业订单,带动生产投资,扭转总量失衡”。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指出,7月数据已显示“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优化”的积极信号,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PPI同比改善有望获得支撑。但短期内PPI转正仍需观察产能出清进度与内需恢复强度,政策需在“压减低效产能”与“提振有效需求”间把握平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文馨)17547907971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5479079719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a5bae59e3474c4d0eff8cd2b806a704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5个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明显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减少0.14个百分点。分析指出,这标志着近期“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PPI同比仍下降3.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未来需通过“扩内需”与“优供给”协同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反内卷”政策带动周期行业价格企稳7月PPI环比改善中,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的“价格修复”尤为亮眼。数据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从市场现货价格看,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印证工业领域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正在优化。 这一变化与近期“反内卷”政策密集实施直接相关。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此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深化,对煤炭、钢材、光伏等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形成约束。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指出,政策推动下周期性行业价格回升的信号已在期货市场提前显现,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是“反内卷”效果的直接体现。产能过剩仍是核心症结,出清需时间尽管环比改善,PPI同比连续34个月为负,折射出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深层矛盾。以光伏行业为例,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分析,2022年10月以来,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价格因产能扩张已分别跌至距高点的1/9、1/5和1/3,“供需失衡下的低价竞争‘内卷’,是压制PPI长期低位的核心症结”。锂电行业同样面临“产量高于需求”的压力。当前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实际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产能利用率仅约50%。张林认为,过剩产能出清和供需再平衡需要时间,一方面“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可能刺激新兴领域投资,需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避免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落后产能退出过程需政策托底,防范行业阵痛。扩内需与优供给协同,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对于后续政策走向,专家普遍认为“反内卷”需与“扩内需”联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PPI走势。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当前经济核心问题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需在优化供给秩序的同时加快启动内需,“比如通过消费刺激、设备更新等政策提升需求,让供需回归平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强调,若内需持续偏弱,企业竞争压力仍会加大,“需尽快推出更有效逆周期调控政策,增加企业订单,带动生产投资,扭转总量失衡”。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指出,7月数据已显示“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优化”的积极信号,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PPI同比改善有望获得支撑。但短期内PPI转正仍需观察产能出清进度与内需恢复强度,政策需在“压减低效产能”与“提振有效需求”间把握平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