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2KZ9n0gFV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丰富!专家:满足流动性需求,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e3pmh1hmp/e3pn47c56【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个人养老金领取有了新调整,9月1日起,新增了3种情形,涵盖高额医疗负担、长期失业、低保领取,为参保人应对困难或特殊状况提供资金支持。加上原有3种领取情形,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专家指出,这有助于更好满足个人对于流动性需求,提高了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缴费的积极性,有望打破“开户热、缴费冷”僵局。 6种情形覆盖多元需求 申领渠道丰富、提前领取不影响后续缴费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由此前3种拓展至6种。 新增3类情形包括: [if !supportLists]l 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if !supportLists]l 申请之日前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达到12个月; [if !supportLists]l 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3类领取情形,涉及场景包括高额医疗负担、长期失业、低保领域。此外,原有领取条件仍有效,即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 这意味着,个人无论是正常退休,还是因健康状况改变、居住地变动,亦或是遭遇面临经济压力,都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申请领取个人养老金,制度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增强。 对此,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本次个人养老金领取增设,是对一些特定场景来增加个人养老金的支取方式,让个人养老金的支取更加灵活,对应的是医疗开支压力,失业压力,低保户的生活压力。这些场景的普遍性都不高,但国家释放个人养老金拓宽支取渠道的信号是明显的。 不仅如此,为让参保人更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通知》在原有“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申请”的基础上,新增申领渠道:一是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包括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二是线下经办渠道,即参保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同时,还有不少人关心,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后,还可以继续缴存资金吗? 根据《通知》,参加人因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领取个人养老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领取状态不再变更。其他情形下领取个人养老金的,参加人如果再次向本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费,信息平台将其个人养老金账户重新变更为缴存状态,参加人需重新达到领取条件才能再次领取。如此一来,既保障了急需用钱群体的短期需求,又不影响参保人后续继续缴费的权利,让个人养老金从“静态储备”转向“动态循环”。 满足参与者临时流动性需求 打破“开户热、缴费冷”僵局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依靠基本养老保险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此外,国家对个人养老金实施税收递延的优惠政策,即在向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资金和投资过程中获得的投资收益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最终领取个人养老金时按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最低一档税率缴税。工商银行APP显示,假如一人每年缴存12000元个人养老金,每年最高可省5400元税费。 即便可以省税费,加上银行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个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可“开户热、缴费冷”现象较为突出。 不过,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通知》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和渠道,既可以更好满足参与者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也有助于调动更多个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并缴存个人养老金,进而投资相关金融产品,因此这一调整优化将有助于扩大对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的投资规模。考虑到个人养老金投资是长期投资,对于丰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等都有积极作用。 个人养老金产品达1100款 投资策略需提供灵活性,适度增加备付金比例 对于个人而言,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增设至6种,更好满足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同时,另一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即如何从众多产品中做出合适的选择。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市面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100款,包括储蓄类产品466款、基金类产品303款、保险类产品296款、理财类产品35款。其中,基金类、保险类以及理财类产品较今年一季度末均有增加。 据环球网记者了解,当前,有的公司在产品设计层面愈发贴合用户需求。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透露,随着保险行业预定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固定利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会下降,为满足用户对更高回报的期待,预计从9月起,固定+浮动分红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可能会逐渐成为下一个阶段市场的主流选择。 对于此次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增设至6种,盘和林认为,除了个人养老金开户会有所增加外,还影响了个人养老金投资稳定性,毕竟提前支取,可能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会有一定影响,个人养老金投资策略需要提供灵活性,适度增加备付金比例。 娄飞鹏表示,个人需要按照长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理念投资个人养老金,在产品配置上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等合理配置资产,比如年轻时可以多配置养老基金等产品以提高预期收益,临近领取养老金年龄可以增加对养老储蓄等产品的配置,从而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实现均衡。(南木) 175599892151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冯超男环球网175599892151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12b58b5a1cce28c7a479d92bb41c6c6u1.png{"email":"fengchaonan@huanqiu.com","name":"冯超男"}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个人养老金领取有了新调整,9月1日起,新增了3种情形,涵盖高额医疗负担、长期失业、低保领取,为参保人应对困难或特殊状况提供资金支持。加上原有3种领取情形,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专家指出,这有助于更好满足个人对于流动性需求,提高了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缴费的积极性,有望打破“开户热、缴费冷”僵局。 6种情形覆盖多元需求 申领渠道丰富、提前领取不影响后续缴费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情形由此前3种拓展至6种。 新增3类情形包括: [if !supportLists]l 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if !supportLists]l 申请之日前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达到12个月; [if !supportLists]l 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3类领取情形,涉及场景包括高额医疗负担、长期失业、低保领域。此外,原有领取条件仍有效,即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 这意味着,个人无论是正常退休,还是因健康状况改变、居住地变动,亦或是遭遇面临经济压力,都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申请领取个人养老金,制度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增强。 对此,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本次个人养老金领取增设,是对一些特定场景来增加个人养老金的支取方式,让个人养老金的支取更加灵活,对应的是医疗开支压力,失业压力,低保户的生活压力。这些场景的普遍性都不高,但国家释放个人养老金拓宽支取渠道的信号是明显的。 不仅如此,为让参保人更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通知》在原有“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申请”的基础上,新增申领渠道:一是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包括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二是线下经办渠道,即参保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同时,还有不少人关心,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后,还可以继续缴存资金吗? 根据《通知》,参加人因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领取个人养老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领取状态不再变更。其他情形下领取个人养老金的,参加人如果再次向本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费,信息平台将其个人养老金账户重新变更为缴存状态,参加人需重新达到领取条件才能再次领取。如此一来,既保障了急需用钱群体的短期需求,又不影响参保人后续继续缴费的权利,让个人养老金从“静态储备”转向“动态循环”。 满足参与者临时流动性需求 打破“开户热、缴费冷”僵局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依靠基本养老保险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此外,国家对个人养老金实施税收递延的优惠政策,即在向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资金和投资过程中获得的投资收益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最终领取个人养老金时按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最低一档税率缴税。工商银行APP显示,假如一人每年缴存12000元个人养老金,每年最高可省5400元税费。 即便可以省税费,加上银行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个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可“开户热、缴费冷”现象较为突出。 不过,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通知》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和渠道,既可以更好满足参与者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也有助于调动更多个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并缴存个人养老金,进而投资相关金融产品,因此这一调整优化将有助于扩大对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的投资规模。考虑到个人养老金投资是长期投资,对于丰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等都有积极作用。 个人养老金产品达1100款 投资策略需提供灵活性,适度增加备付金比例 对于个人而言,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增设至6种,更好满足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同时,另一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即如何从众多产品中做出合适的选择。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市面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100款,包括储蓄类产品466款、基金类产品303款、保险类产品296款、理财类产品35款。其中,基金类、保险类以及理财类产品较今年一季度末均有增加。 据环球网记者了解,当前,有的公司在产品设计层面愈发贴合用户需求。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透露,随着保险行业预定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固定利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会下降,为满足用户对更高回报的期待,预计从9月起,固定+浮动分红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可能会逐渐成为下一个阶段市场的主流选择。 对于此次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增设至6种,盘和林认为,除了个人养老金开户会有所增加外,还影响了个人养老金投资稳定性,毕竟提前支取,可能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会有一定影响,个人养老金投资策略需要提供灵活性,适度增加备付金比例。 娄飞鹏表示,个人需要按照长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理念投资个人养老金,在产品配置上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等合理配置资产,比如年轻时可以多配置养老基金等产品以提高预期收益,临近领取养老金年龄可以增加对养老储蓄等产品的配置,从而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实现均衡。(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