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F4B0q62mR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公募“重仓”掘金,液冷赛道站上AI价值“风口”/e3pmh1hmp/e3pmh28kq【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全球互联网巨头AI军备竞赛的号角吹响,一个曾被视为小众的赛道——液冷,正迅速成为公募基金竞相追逐的“香饽饽”。近一个月来,凭借对液冷概念股的重仓布局,多只主动权益基金霸屏业绩榜单,收益率一度高达49.65%。基金经理们捕捉到商机。他们正试图复制十年前CDN赛道的辉煌,将液冷视为AI时代最核心的黄金赛道。资本开支猛增引爆投资风口这轮液冷行情的引爆点,源于基金经理对互联网大厂财报的深度解读。阿里、腾讯以及谷歌、微软、亚马逊等海内外科技巨头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其资本开支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阿里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大增219.8%,腾讯增长119%,而北美四大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更是同比增长69%,达到874亿美元。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财报中找到的关键词就是‘资本开支猛增’,这为我们提供了买入液冷赛道的核心线索。”华南一位基金经理透露。这些巨额开支主要流向AI基础设施建设,而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算力芯片散热难题的关键一环,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长安鑫瑞科技基金经理王浩聿更是直言,随着AI需求从训练转向推理,商业闭环形成,本轮投入的持续性将远超以往,相关赛道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从“可选”到“必选”的刚性需求多位基金经理指出,随着AI芯片(如GPU)功率密度飙升,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已触及物理极限,无法满足高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芯片有功耗就需要散热,就像高性能手机会发烫需要散热背夹一样。”广发基金贾乃鑫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道,“具体到算力芯片,功率越来越高,冷却系统必须和芯片深度耦合,这极大地增加了液冷的价值量和技术壁垒。”民生加银基金范明月认为,2025年是液冷行业从0到1的拐点之年,液冷已从“可选”方案变为“必选”方案。长城基金韩林则预判,液冷技术将向更先进的浸没式等方向演进,长期将重构数据中心生态。创金合信基金王鑫更是将2026年视为液冷技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节点。绑定海外巨头,抢占产业链高地尽管赛道前景广阔,但基金经理在选股上却有着极为严苛的审美标准。其中,能否绑定海外AI大厂客户,成为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首要标尺。“液冷赛道的需求高度集中在海外科技巨头,因此拥有核心大客户资源,尤其是海外客户的企业,是选股的关键。”创金合信基金王鑫强调。民生加银基金范明月也持相同观点,她认为投资应优先选择“确定性”,即明确进入海外供应链、具备系统化落地能力的龙头公司。广发基金贾乃鑫则进一步细化了选股层次:首先,英伟达产业链上的液冷企业利润率最高,是首选;其次,看好中国大陆企业凭借量产化和工程师红利扩大份额;最后,必须评估企业是处于送样阶段还是已实现量产,以及在供应链中的竞争格局是否占优。液冷赛道开启量价齐升新周期对于液冷赛道未来的行情持续性,市场普遍抱有极高期待。多位基金经理判断,随着渗透率的提升,液冷赛道有望上演“量价齐升”的盛况,其投资机会不亚于此前大放异彩的光模块与PCB。“液冷可能是AI产业链中最有‘通胀’属性的环节。”贾乃鑫分析称,“芯片在进步,光模块在升级,这些都带有通缩特征。但液冷的上限是宏观物理规律,如水的比热容,这决定了它有更强的‘通胀’属性,持续性也更强。”长城基金韩林将当前的液冷比作“2023年光模块的起点”,认为其正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明年行业渗透率有翻倍的可能。创金合信基金王鑫则指出,行情正从“预期交易”转向“基本面驱动”,未来企业的技术落地能力与大客户合作进展,将是决定其能否从“技术储备”走向“业绩兑现”的核心。(文馨)17573248645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5732486459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148219960fdee3b5a4cee3c1af84236a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全球互联网巨头AI军备竞赛的号角吹响,一个曾被视为小众的赛道——液冷,正迅速成为公募基金竞相追逐的“香饽饽”。近一个月来,凭借对液冷概念股的重仓布局,多只主动权益基金霸屏业绩榜单,收益率一度高达49.65%。基金经理们捕捉到商机。他们正试图复制十年前CDN赛道的辉煌,将液冷视为AI时代最核心的黄金赛道。资本开支猛增引爆投资风口这轮液冷行情的引爆点,源于基金经理对互联网大厂财报的深度解读。阿里、腾讯以及谷歌、微软、亚马逊等海内外科技巨头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其资本开支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阿里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大增219.8%,腾讯增长119%,而北美四大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更是同比增长69%,达到874亿美元。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财报中找到的关键词就是‘资本开支猛增’,这为我们提供了买入液冷赛道的核心线索。”华南一位基金经理透露。这些巨额开支主要流向AI基础设施建设,而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算力芯片散热难题的关键一环,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长安鑫瑞科技基金经理王浩聿更是直言,随着AI需求从训练转向推理,商业闭环形成,本轮投入的持续性将远超以往,相关赛道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从“可选”到“必选”的刚性需求多位基金经理指出,随着AI芯片(如GPU)功率密度飙升,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已触及物理极限,无法满足高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芯片有功耗就需要散热,就像高性能手机会发烫需要散热背夹一样。”广发基金贾乃鑫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道,“具体到算力芯片,功率越来越高,冷却系统必须和芯片深度耦合,这极大地增加了液冷的价值量和技术壁垒。”民生加银基金范明月认为,2025年是液冷行业从0到1的拐点之年,液冷已从“可选”方案变为“必选”方案。长城基金韩林则预判,液冷技术将向更先进的浸没式等方向演进,长期将重构数据中心生态。创金合信基金王鑫更是将2026年视为液冷技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节点。绑定海外巨头,抢占产业链高地尽管赛道前景广阔,但基金经理在选股上却有着极为严苛的审美标准。其中,能否绑定海外AI大厂客户,成为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首要标尺。“液冷赛道的需求高度集中在海外科技巨头,因此拥有核心大客户资源,尤其是海外客户的企业,是选股的关键。”创金合信基金王鑫强调。民生加银基金范明月也持相同观点,她认为投资应优先选择“确定性”,即明确进入海外供应链、具备系统化落地能力的龙头公司。广发基金贾乃鑫则进一步细化了选股层次:首先,英伟达产业链上的液冷企业利润率最高,是首选;其次,看好中国大陆企业凭借量产化和工程师红利扩大份额;最后,必须评估企业是处于送样阶段还是已实现量产,以及在供应链中的竞争格局是否占优。液冷赛道开启量价齐升新周期对于液冷赛道未来的行情持续性,市场普遍抱有极高期待。多位基金经理判断,随着渗透率的提升,液冷赛道有望上演“量价齐升”的盛况,其投资机会不亚于此前大放异彩的光模块与PCB。“液冷可能是AI产业链中最有‘通胀’属性的环节。”贾乃鑫分析称,“芯片在进步,光模块在升级,这些都带有通缩特征。但液冷的上限是宏观物理规律,如水的比热容,这决定了它有更强的‘通胀’属性,持续性也更强。”长城基金韩林将当前的液冷比作“2023年光模块的起点”,认为其正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明年行业渗透率有翻倍的可能。创金合信基金王鑫则指出,行情正从“预期交易”转向“基本面驱动”,未来企业的技术落地能力与大客户合作进展,将是决定其能否从“技术储备”走向“业绩兑现”的核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