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FsIwJzoOB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月近130家公司股东套现,热门赛道股东密集套现/e3pmh1hmp/e7i6qafud【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A股市场估值重心上移,上市公司股东及高管的减持套现活动也骤然升温。据统计,自9月以来的短短六个交易日内,已有近130家A股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激增超100%,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减持热情高涨9月9日,沪深北交易所迎来减持公告的密集披露潮。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包括泰德股份、科德教育、美联新材、金力永磁、星环科技、昭衍新药在内的至少29家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股东或董监高的减持计划。 在这些急于套现的股东中,不乏一些近期二级市场的“明星公司”。例如,本季度涨幅已超90%的海立股份,其控股股东电气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1%的股份。尽管公司曾多次澄清网络上的重组传言为不实信息,但股价的持续暴涨显然为大股东提供了绝佳的减持窗口。同样,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30%的新泉股份,其股东也加入了减持行列。这表明,在市场情绪高涨、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部分产业资本选择“落袋为安”的意愿十分强烈。热门赛道成减持“重灾区”从减持公告所涉公司来看,资金流出的方向高度集中于近期备受市场追捧的几大“明星赛道”。首先,先进制造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泉股份、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海立股份、线性驱动系统商捷昌驱动等,均发布了减持计划。这些公司普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的景气度提升,股价表现抢眼,也因此成为股东减持的重点区域。其次,因AI概念而火爆的TMT赛道(科技、媒体、通信)同样是减持多发地带。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星环科技、人机交互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商宸展光电等公司股东,也选择在股价高位进行套现。减持理由各不相同面对汹涌的减持潮,各家股东给出的理由和背后动机却不尽相同,折射出复杂的市场心态。有的减持理由颇为新颖,引发市场热议。例如,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同花顺,自去年行情启动以来股价最高涨幅已接近300%。其控股股东、董事长易峥在减持公告中表示:“减持理由系让渡市场参与机会”,这一说法在投资者中引起了讨论。然而,更多公司的减持背后,是业绩增长乏力与股价上涨的背离。以跨界新能源的星帅尔为例,公司今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30%,但其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却双双下滑近三成。虽然今年上半年业绩看似迎来困境“反转”,但其光伏组件业务的毛利率仅为5.92%,传统主业家电零部件的营收仍在萎缩。这种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的股价上涨,往往更容易引发股东的减持冲动。在减持成为主流选择的同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展现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选择不动甚至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例如,近期入局具身智能概念的新时达,其董事王春祥早在5月就预披露了减持计划,但截至减持期满,其未实施减持。无独有偶,乾照光电的股东和君正德基金主动选择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并自愿承诺在今年12月31日前不减持公司股份。分析人士指出,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行为,短期内密集减持可能会对相关个股的股价造成一定压力,尤其是在市场情绪敏感时期。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区分是纯粹的套现行为,还是对公司“基本面不看好”的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减持股东的身份、减持比例以及减持理由,综合判断其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文馨)17574090411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5740904110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c8606f142f65271bec095057f01e9b6u0.jpe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A股市场估值重心上移,上市公司股东及高管的减持套现活动也骤然升温。据统计,自9月以来的短短六个交易日内,已有近130家A股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激增超100%,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减持热情高涨9月9日,沪深北交易所迎来减持公告的密集披露潮。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包括泰德股份、科德教育、美联新材、金力永磁、星环科技、昭衍新药在内的至少29家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股东或董监高的减持计划。 在这些急于套现的股东中,不乏一些近期二级市场的“明星公司”。例如,本季度涨幅已超90%的海立股份,其控股股东电气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1%的股份。尽管公司曾多次澄清网络上的重组传言为不实信息,但股价的持续暴涨显然为大股东提供了绝佳的减持窗口。同样,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30%的新泉股份,其股东也加入了减持行列。这表明,在市场情绪高涨、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部分产业资本选择“落袋为安”的意愿十分强烈。热门赛道成减持“重灾区”从减持公告所涉公司来看,资金流出的方向高度集中于近期备受市场追捧的几大“明星赛道”。首先,先进制造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泉股份、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海立股份、线性驱动系统商捷昌驱动等,均发布了减持计划。这些公司普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的景气度提升,股价表现抢眼,也因此成为股东减持的重点区域。其次,因AI概念而火爆的TMT赛道(科技、媒体、通信)同样是减持多发地带。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星环科技、人机交互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商宸展光电等公司股东,也选择在股价高位进行套现。减持理由各不相同面对汹涌的减持潮,各家股东给出的理由和背后动机却不尽相同,折射出复杂的市场心态。有的减持理由颇为新颖,引发市场热议。例如,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同花顺,自去年行情启动以来股价最高涨幅已接近300%。其控股股东、董事长易峥在减持公告中表示:“减持理由系让渡市场参与机会”,这一说法在投资者中引起了讨论。然而,更多公司的减持背后,是业绩增长乏力与股价上涨的背离。以跨界新能源的星帅尔为例,公司今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30%,但其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却双双下滑近三成。虽然今年上半年业绩看似迎来困境“反转”,但其光伏组件业务的毛利率仅为5.92%,传统主业家电零部件的营收仍在萎缩。这种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的股价上涨,往往更容易引发股东的减持冲动。在减持成为主流选择的同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展现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选择不动甚至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例如,近期入局具身智能概念的新时达,其董事王春祥早在5月就预披露了减持计划,但截至减持期满,其未实施减持。无独有偶,乾照光电的股东和君正德基金主动选择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并自愿承诺在今年12月31日前不减持公司股份。分析人士指出,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行为,短期内密集减持可能会对相关个股的股价造成一定压力,尤其是在市场情绪敏感时期。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区分是纯粹的套现行为,还是对公司“基本面不看好”的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减持股东的身份、减持比例以及减持理由,综合判断其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