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FsRAzVkPs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银保渠道重夺寿险“C位”/e3pmh1hmp/e3pn61chp【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寿险行业渠道格局迎来转折。根据A股上市险企2025年半年报数据及业内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寿险行业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已超越个险渠道,时隔十多年后,银保渠道重新夺回行业“C位”,寿险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增速全面领跑,银保成增长“主引擎”长期以来,个险渠道以其高价值贡献稳坐寿险业头把交椅,而银保渠道则常被视为规模贡献的“配角”。然而,这一格局在2025年被彻底改写。 A股五大上市险企半年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趋势:上半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5.7%、37.5%、82.6%、65.1%和18.8%,全面且大幅领先于各自个险渠道的个位数增长。其中,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的银保渠道增速尤为亮眼,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银行渠道凭借广泛的网点覆盖和高净值客户资源,成为险企在利率下行期获取储蓄型保险需求的高效路径。”北京排排网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分析称。他指出,“报行合一”政策规范了手续费的无序竞争,推动银保从粗放规模转向价值经营;同时,银行与保险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上的深度协同,形成了“1+1>2”的生态效应,共同驱动险企战略资源向银保倾斜。面对这一战略机遇,各大险企纷纷将银保业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寿表示,银保渠道通过落实“报行合一”实现了保费规模与新业务价值的“双提升”。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更是明确表示,已将银保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目标是“做大规模、做优价值、做强生态”。告别“规模高、价值低”,追求高质量发展此次银保渠道的回归,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伴随着深刻的内涵式变革。过去,银保渠道常被诟病为“规模高、价值低”,而如今,这一老问题正在得到根本性解决。随着行业主力产品从传统储蓄险转向分红险,银保渠道已成为分红险销售的“主战场”。多家银行将分红险列为重点推荐产品,并将其纳入客户“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方案。这一产品转型直接带来了价值贡献的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平安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168.6%;人保寿险半年新业务价值在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新华保险也实现了银保渠道业务规模、期交与价值的全面增长。这表明,银保渠道正在成为险企价值增长的新引擎,实现了规模与价值的协调统一。未来从渠道合作到生态融合发力展望未来,银保渠道的高质量发展仍需银行与保险双方更深层次的融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双方需要从短期佣金驱动转向长期价值创造,真正实现金融服务与客户需求的深度对接。他建议,未来应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从单纯的渠道与产品提供方,转变为“客户需求服务同盟”,深度融合客户数据分析能力;二是银保产品设计应回归保障本源;三是提升银行网点保险专业服务能力;四是以科技赋能优化服务体验,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提升销售合规性和服务效率,实现从“一次性销售”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转变。可以预见,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不断深化,银保渠道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而是将成为一个集客户服务、资产配置、风险保障于一体的综合金融生态平台,持续为寿险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馨)17574092641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5740926419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0d9dd203f6e17e9bac78c8dff28e7584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寿险行业渠道格局迎来转折。根据A股上市险企2025年半年报数据及业内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寿险行业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已超越个险渠道,时隔十多年后,银保渠道重新夺回行业“C位”,寿险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增速全面领跑,银保成增长“主引擎”长期以来,个险渠道以其高价值贡献稳坐寿险业头把交椅,而银保渠道则常被视为规模贡献的“配角”。然而,这一格局在2025年被彻底改写。 A股五大上市险企半年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趋势:上半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5.7%、37.5%、82.6%、65.1%和18.8%,全面且大幅领先于各自个险渠道的个位数增长。其中,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的银保渠道增速尤为亮眼,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银行渠道凭借广泛的网点覆盖和高净值客户资源,成为险企在利率下行期获取储蓄型保险需求的高效路径。”北京排排网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分析称。他指出,“报行合一”政策规范了手续费的无序竞争,推动银保从粗放规模转向价值经营;同时,银行与保险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上的深度协同,形成了“1+1>2”的生态效应,共同驱动险企战略资源向银保倾斜。面对这一战略机遇,各大险企纷纷将银保业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寿表示,银保渠道通过落实“报行合一”实现了保费规模与新业务价值的“双提升”。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更是明确表示,已将银保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目标是“做大规模、做优价值、做强生态”。告别“规模高、价值低”,追求高质量发展此次银保渠道的回归,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伴随着深刻的内涵式变革。过去,银保渠道常被诟病为“规模高、价值低”,而如今,这一老问题正在得到根本性解决。随着行业主力产品从传统储蓄险转向分红险,银保渠道已成为分红险销售的“主战场”。多家银行将分红险列为重点推荐产品,并将其纳入客户“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方案。这一产品转型直接带来了价值贡献的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平安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168.6%;人保寿险半年新业务价值在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新华保险也实现了银保渠道业务规模、期交与价值的全面增长。这表明,银保渠道正在成为险企价值增长的新引擎,实现了规模与价值的协调统一。未来从渠道合作到生态融合发力展望未来,银保渠道的高质量发展仍需银行与保险双方更深层次的融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双方需要从短期佣金驱动转向长期价值创造,真正实现金融服务与客户需求的深度对接。他建议,未来应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从单纯的渠道与产品提供方,转变为“客户需求服务同盟”,深度融合客户数据分析能力;二是银保产品设计应回归保障本源;三是提升银行网点保险专业服务能力;四是以科技赋能优化服务体验,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提升销售合规性和服务效率,实现从“一次性销售”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转变。可以预见,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不断深化,银保渠道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而是将成为一个集客户服务、资产配置、风险保障于一体的综合金融生态平台,持续为寿险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