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SLXR0BKUu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重磅!六部门联手为建材行业“去产能”与“谋新路”/e3pmh1hmp/e3pn47c56【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建材行业描绘了清晰的未来发展蓝图。方案以“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为强硬底线,同时设定“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超3000亿元”的明确目标,标志着我国建材行业政策正从单一产能调控,转向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方案》直击行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痛点,打出了一套涵盖产能管控、科技创新、生产改造和市场拓展的“组合拳”。 在产能管控上,方案态度坚决,明确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旨在从源头上遏制传统领域的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为行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扫清障碍。在科技创新层面,政策风向明显转向,将重点扶持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引导行业从“重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新驱动模式转型。在生产改造方面,方案强调加快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计划培育一批绿色智能工厂,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强化环保能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方案创新性地提出布局“六零”示范工厂,即以“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为标杆,打造引领全球建材产业未来的“中国样板”。在市场拓展上,方案内外兼修。对内,将大力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并深度对接“好房子”建设等国家战略,充分激活国内消费与公共需求;对外,则鼓励企业将优势产能、绿色低碳技术及标准“走出去”,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中国建材在全球产业链中重塑价值。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方案》的出台,是建材行业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向。其最突出的突破在于构建了多部门协同的治理框架,系统性打通了产能调控、资源管理、环保约束与终端市场需求之间的壁垒,为破解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难题。(文馨)175870748371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5870748371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17e2b15bc805c2be2b12a22592dd368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建材行业描绘了清晰的未来发展蓝图。方案以“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为强硬底线,同时设定“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超3000亿元”的明确目标,标志着我国建材行业政策正从单一产能调控,转向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方案》直击行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痛点,打出了一套涵盖产能管控、科技创新、生产改造和市场拓展的“组合拳”。 在产能管控上,方案态度坚决,明确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旨在从源头上遏制传统领域的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为行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扫清障碍。在科技创新层面,政策风向明显转向,将重点扶持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引导行业从“重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新驱动模式转型。在生产改造方面,方案强调加快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计划培育一批绿色智能工厂,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强化环保能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方案创新性地提出布局“六零”示范工厂,即以“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为标杆,打造引领全球建材产业未来的“中国样板”。在市场拓展上,方案内外兼修。对内,将大力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并深度对接“好房子”建设等国家战略,充分激活国内消费与公共需求;对外,则鼓励企业将优势产能、绿色低碳技术及标准“走出去”,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中国建材在全球产业链中重塑价值。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方案》的出台,是建材行业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向。其最突出的突破在于构建了多部门协同的治理框架,系统性打通了产能调控、资源管理、环保约束与终端市场需求之间的壁垒,为破解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难题。(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