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tZFe1ak2I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开标:告别“唯低价论”,质量与竞争并重/e3pmh1hmp/fu13fv4i5【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于2025年10月27日正式开标。此次集采涉及55个品种、超过400家药企,涵盖抗感染、抗肿瘤、糖尿病等多个关键治疗领域。与以往不同,本次集采在规则上进行了重大优化,不再单纯追求最低价中标,而是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作为核心原则,标志着国家药品集采进入更加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的新阶段。规则优化:引入“锚点价”与成本承诺,告别恶性竞价本次集采最核心的变化在于对价格规则的重塑。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价差控制的唯一参考,而是引入了新的“锚点”价格机制。该价格被确定为有效申报入围企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两者中的较高值。 这一机制有效防止了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而“熔断”其他正常报价企业的现象,引导企业理性竞争。同时,所有投标企业均被要求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对于报价低于“锚点价”的企业,必须提交书面声明,详细解释其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销售利润等,以主动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药品质量的顾虑。竞争格局:热门品种“大浪淘沙”,半数企业将落选尽管规则趋于理性,但部分市场规模大、技术成熟的品种依然面临激烈的“淘汰赛”。数据显示,有9个品种的竞标企业数量超过20家,而根据最多入围企业不超过10家的规则,意味着这些品种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将无缘此次集采。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二羟丙茶碱注射剂,该品种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2024年国内院内市场规模达6.50亿元,此次吸引了多达48家企业参与竞标。紧随其后的是头孢唑肟注射剂和法莫替丁注射剂,竞标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1家和38家,两者年销售额分别稳定在约26亿元和16.3亿元,是抗生素和消化系统领域的重磅产品。质量与供应:双管齐下,确保“降价不降质”在优化价格竞争的同时,本次集采对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在质量方面,医保局明确规定,投标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受托生产企业必须具备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的生产经验,且药品必须通过上市前的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从源头防范质量风险。在供应保障方面,本次集采首次引入了未入围企业的“复活”机会。规则规定,如果某药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而一家报价未入围的企业愿意接受入围企业的中选价格,则该企业仍有机会中选。这一机制是为确保临床常用药品的稳定供应,避免因激烈竞价导致部分优质企业意外出局而影响患者用药。总之,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通过规则创新,正引导药品市场从“价格战”向“价值竞争”和“质量竞争”转变,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药品供应生态打下基础。(文馨)17615415533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154155339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fab32d9ab17c1c7161847ffa8b43bb6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于2025年10月27日正式开标。此次集采涉及55个品种、超过400家药企,涵盖抗感染、抗肿瘤、糖尿病等多个关键治疗领域。与以往不同,本次集采在规则上进行了重大优化,不再单纯追求最低价中标,而是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作为核心原则,标志着国家药品集采进入更加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的新阶段。规则优化:引入“锚点价”与成本承诺,告别恶性竞价本次集采最核心的变化在于对价格规则的重塑。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价差控制的唯一参考,而是引入了新的“锚点”价格机制。该价格被确定为有效申报入围企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两者中的较高值。 这一机制有效防止了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而“熔断”其他正常报价企业的现象,引导企业理性竞争。同时,所有投标企业均被要求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对于报价低于“锚点价”的企业,必须提交书面声明,详细解释其成本构成,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销售利润等,以主动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药品质量的顾虑。竞争格局:热门品种“大浪淘沙”,半数企业将落选尽管规则趋于理性,但部分市场规模大、技术成熟的品种依然面临激烈的“淘汰赛”。数据显示,有9个品种的竞标企业数量超过20家,而根据最多入围企业不超过10家的规则,意味着这些品种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将无缘此次集采。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二羟丙茶碱注射剂,该品种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2024年国内院内市场规模达6.50亿元,此次吸引了多达48家企业参与竞标。紧随其后的是头孢唑肟注射剂和法莫替丁注射剂,竞标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1家和38家,两者年销售额分别稳定在约26亿元和16.3亿元,是抗生素和消化系统领域的重磅产品。质量与供应:双管齐下,确保“降价不降质”在优化价格竞争的同时,本次集采对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在质量方面,医保局明确规定,投标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受托生产企业必须具备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的生产经验,且药品必须通过上市前的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从源头防范质量风险。在供应保障方面,本次集采首次引入了未入围企业的“复活”机会。规则规定,如果某药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而一家报价未入围的企业愿意接受入围企业的中选价格,则该企业仍有机会中选。这一机制是为确保临床常用药品的稳定供应,避免因激烈竞价导致部分优质企业意外出局而影响患者用药。总之,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通过规则创新,正引导药品市场从“价格战”向“价值竞争”和“质量竞争”转变,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药品供应生态打下基础。(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