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uQvJkj9Pu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低利率时代的理财“AB面”,规模新高与收益下行/e3pmh1hmp/e7i6qafud【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正呈现出“冰与火之歌”般的复杂图景。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首次突破32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与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正普遍承压。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2%。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绝对主力,存续规模高达31.21万亿元,占比超过97%。然而,收益层面却不容乐观。前三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689亿元,但单季收益呈现逐季递减态势,从一季度的2060亿元降至三季度的1792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背景下,债市利率与存款利率的下行趋势,将持续压低纯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他认为,能够博取更高收益的“固收+”策略产品优势日益凸显,将成为四季度理财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全年规模增量将超过1.4万亿元。 在资产配置上,银行理财在三季度增配了现金及银行存款,被市场解读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为产品估值筑牢“安全垫”。与此同时,对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若基金赎回费新规落地,银行理财的流动性管理模式或向ETF及基金专户转移。市场格局也在悄然生变。理财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截至三季度末,其产品存续规模已占全市场的91.13%。在牌照发放趋严的背景下,银行申设理财公司的积极性出现分化,部分银行动力减弱,而以成都银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则正积极联合冲刺牌照申请。更多中小银行则选择转向代销业务,截至今年9月,已有583家机构参与理财公司产品的跨行代销,市场竞争正从产品创设向渠道销售延伸。(文馨)176163168174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163168174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03911756fd6f11dc550d1395f42d92d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正呈现出“冰与火之歌”般的复杂图景。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首次突破32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与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正普遍承压。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2%。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绝对主力,存续规模高达31.21万亿元,占比超过97%。然而,收益层面却不容乐观。前三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689亿元,但单季收益呈现逐季递减态势,从一季度的2060亿元降至三季度的1792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背景下,债市利率与存款利率的下行趋势,将持续压低纯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他认为,能够博取更高收益的“固收+”策略产品优势日益凸显,将成为四季度理财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全年规模增量将超过1.4万亿元。 在资产配置上,银行理财在三季度增配了现金及银行存款,被市场解读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为产品估值筑牢“安全垫”。与此同时,对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若基金赎回费新规落地,银行理财的流动性管理模式或向ETF及基金专户转移。市场格局也在悄然生变。理财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截至三季度末,其产品存续规模已占全市场的91.13%。在牌照发放趋严的背景下,银行申设理财公司的积极性出现分化,部分银行动力减弱,而以成都银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则正积极联合冲刺牌照申请。更多中小银行则选择转向代销业务,截至今年9月,已有583家机构参与理财公司产品的跨行代销,市场竞争正从产品创设向渠道销售延伸。(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