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vE7bu4kVT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中欧保险创新论坛聚焦智能绿色领域合作 共探“保险 + 新能源汽车”协同生态/e3pmh1hmp/e3pn61chp【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0月28日上午,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欧保险创新论坛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举行。论坛以“新智能、新能源、新未来——中欧保险业在智能和绿色领域的探索”为主题,搭建起中欧保险及相关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致辞指出,中欧作为全球科技、保险领域重要力量,加强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助力新一轮科技创新,保险业大有可为。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保险业要顺势而为。利用科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保险业要积极作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作为工业革命和现代保险业发源地,在科技创新和保险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多欧洲科技企业和金融保险机构在华展业,中欧科技保险合作方兴未艾。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赵鹏表示,中欧双方依托产业互补与战略共识,积极推进务实合作,特别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双方合作日益紧密。中国车企通过海外投资建厂、产业联合等方式加快欧洲本土化布局,双方保险机构与车企也强强联手开展深度合作。比如中国人保与安盛集团联合打造跨境车险方案,安联集团与国内车企开展欧洲市场合作,推动保险业成为拉紧中欧协作纽带,护航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赵鹏还向业界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共促产业新发展,聚焦自动驾驶、电池安全等核心场景,融合中欧技术经验,提升智能车险服务品质;二是以信息互通为支撑,共筑协同新基础,依托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行业风险管理从分散应对向协同共治升级;三是以对话交流为纽带,共塑合作新生态,促进中欧在保险、汽车领域的常态化交流,向产业链协同、创新融合、标准互认等多维度拓展。此外,论坛上,针对“保险行业与汽车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关键议题,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指出,建议构建车型综合分级制度、深化安全与维修经济性研究、建立行业数据共享机制。大众汽车集团售后总监柯睿思表示,车企应注重与保险业建立可持续合作关系,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共享以提升业务效率。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石合群提出,可通过建立全球化服务理赔网络、差异化风控体系助力新能源车出海,推动中外保险合作标准共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如意介绍,比亚迪财险推动 AEB 上车率提升以降低出险率,优化大灯等零部件分拆维修以减少成本。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裁王建国表示,中保研通过实车测试与数据研究,支撑险企精准风控和车企结构优化,未来将优化安全指数测试规程,完善汽车零整比测评体系,推动行业协同发展。而对于“智能化趋势下的汽车产业和保险行业发展”这一议题,北京金融监管局局长朱衍生认为,汽车智能化带来保险责任、定价、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新挑战,车险创新需坚持保险人民性、循序渐进与产业协同原则。北京正研究推进智能驾驶保险产品试点,并指导行业协会筹备搭建智能驾驶保险中心这一跨行业沟通平台。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罡指出,安全是汽车与保险行业共同目标,银保信已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事故保险赔偿判定规范,建议加快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探索跨行业数据平台、推进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落地。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陈森表示,智能驾驶使保险面临系统风险、车辆风险动态变化、责任界定难等挑战,太保财险通过产品创新覆盖系统风险、联合外部机构构建专家风险定价模型、利用车辆数据优化理赔。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菲提到,短期智能网联汽车给险企带来定责、风险衡量、数据获取等挑战,长期则为精准风控、产品体系拓展、出险率降低带来机遇,建议共建数据协同机制、共研行业标准、共创协同生态。据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李升波分析,智能汽车定责难源于技术复杂性与模型多样性,建议明确数据确权、定价与安全问题,推动保险数据反哺技术研发。上汽名爵事业部营销总监黄寅指出,智能驾驶定责需明确行业标准。不仅如此,论坛还发布四项重要成果:中国人保推出保险活动环境效益测算框架;银保信联合电子商务中心上线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车险好投保”平台正式上线燃油营运车;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师协会、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南木)17617142972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吴涛环球网1761714297210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1270b7dcd4c6509dbf3b7ffc1bb6f3du1.png{"email":"wutao@huanqiu.com","name":"吴涛"}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0月28日上午,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欧保险创新论坛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举行。论坛以“新智能、新能源、新未来——中欧保险业在智能和绿色领域的探索”为主题,搭建起中欧保险及相关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致辞指出,中欧作为全球科技、保险领域重要力量,加强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助力新一轮科技创新,保险业大有可为。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保险业要顺势而为。利用科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保险业要积极作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作为工业革命和现代保险业发源地,在科技创新和保险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多欧洲科技企业和金融保险机构在华展业,中欧科技保险合作方兴未艾。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赵鹏表示,中欧双方依托产业互补与战略共识,积极推进务实合作,特别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双方合作日益紧密。中国车企通过海外投资建厂、产业联合等方式加快欧洲本土化布局,双方保险机构与车企也强强联手开展深度合作。比如中国人保与安盛集团联合打造跨境车险方案,安联集团与国内车企开展欧洲市场合作,推动保险业成为拉紧中欧协作纽带,护航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赵鹏还向业界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共促产业新发展,聚焦自动驾驶、电池安全等核心场景,融合中欧技术经验,提升智能车险服务品质;二是以信息互通为支撑,共筑协同新基础,依托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行业风险管理从分散应对向协同共治升级;三是以对话交流为纽带,共塑合作新生态,促进中欧在保险、汽车领域的常态化交流,向产业链协同、创新融合、标准互认等多维度拓展。此外,论坛上,针对“保险行业与汽车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关键议题,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指出,建议构建车型综合分级制度、深化安全与维修经济性研究、建立行业数据共享机制。大众汽车集团售后总监柯睿思表示,车企应注重与保险业建立可持续合作关系,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共享以提升业务效率。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石合群提出,可通过建立全球化服务理赔网络、差异化风控体系助力新能源车出海,推动中外保险合作标准共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如意介绍,比亚迪财险推动 AEB 上车率提升以降低出险率,优化大灯等零部件分拆维修以减少成本。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裁王建国表示,中保研通过实车测试与数据研究,支撑险企精准风控和车企结构优化,未来将优化安全指数测试规程,完善汽车零整比测评体系,推动行业协同发展。而对于“智能化趋势下的汽车产业和保险行业发展”这一议题,北京金融监管局局长朱衍生认为,汽车智能化带来保险责任、定价、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新挑战,车险创新需坚持保险人民性、循序渐进与产业协同原则。北京正研究推进智能驾驶保险产品试点,并指导行业协会筹备搭建智能驾驶保险中心这一跨行业沟通平台。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罡指出,安全是汽车与保险行业共同目标,银保信已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事故保险赔偿判定规范,建议加快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探索跨行业数据平台、推进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落地。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陈森表示,智能驾驶使保险面临系统风险、车辆风险动态变化、责任界定难等挑战,太保财险通过产品创新覆盖系统风险、联合外部机构构建专家风险定价模型、利用车辆数据优化理赔。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菲提到,短期智能网联汽车给险企带来定责、风险衡量、数据获取等挑战,长期则为精准风控、产品体系拓展、出险率降低带来机遇,建议共建数据协同机制、共研行业标准、共创协同生态。据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李升波分析,智能汽车定责难源于技术复杂性与模型多样性,建议明确数据确权、定价与安全问题,推动保险数据反哺技术研发。上汽名爵事业部营销总监黄寅指出,智能驾驶定责需明确行业标准。不仅如此,论坛还发布四项重要成果:中国人保推出保险活动环境效益测算框架;银保信联合电子商务中心上线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车险好投保”平台正式上线燃油营运车;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师协会、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