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065PoAk8v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债基“狂飙”!ETF规模半年连破六关/e3pmh1hmp/e3pn61chp【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的中国基金市场,债券ETF无疑是“最靓的仔”。11月3日,全市场债券ETF总规模正式站上7000亿元,较9月下旬的6000亿元仅月余时间。回溯全年,从2月到11月,债券ETF规模势如破竹,接连突破2000亿、3000亿、4000亿、5000亿、6000亿直至7000亿,年内连破六个“千亿”关口,上演了一场惊人的“狂飙”式增长。增量超七成,新发产品成主力这场规模盛宴的背后,是产品数量和存量规模的双重驱动。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债券ETF产品总数已达53只,其中32只为年内新成立,占比超过60%。而7000多亿的总规模中,年内增量高达5200.58亿元,占比74.29%,意味着当前市场的绝大部分规模是在2025年一年内实现的。 资金的“用脚投票”是增长的核心动力。截至10月3日,全市场ETF年内累计净流入约9800亿元,其中债券ETF贡献了4232.51亿元,占比超过四成,成为吸金主力。即便在2月至4月市场整体调整、ETF资金净流出的阶段,债券ETF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净流入态势。百亿俱乐部扩容,品类日趋丰富随着规模激增,债券ETF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目前,53只产品中已有30只规模突破百亿元,占比过半。其中,海富通旗下的短融债ETF以超650亿元的规模领跑,博时可转债ETF、富国政金债券ETF、鹏扬30年国债ETF等规模也均在3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债券ETF的品类布局正从单一走向多元,已全面覆盖可转债、国债、公司债、科创债、信用债、城投债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作为今年下半年的“新秀”,科创债ETF家族迅速壮大至24只,总规模从成立初的不足700亿元飙升至2500亿元,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机制优势与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市场信心十足”,多位业内受访人士一致认为。一位资深公募高管分析道,“从底层资产来看,债券标的的规模远远大于股票资产。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近200万亿,是A股总市值的近两倍。从这个维度看,债券ETF规模在理论上有望超过股票ETF。但这并非必然,在现实中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的业绩,如果主动型债基的业绩没能呈现出优于被动基金的优势,资金会持续转向债券ETF,这个思路和近些年股票ETF的发展是一致的;二是管理成本,如果被动投资的费率和运营成本持续降低,债券ETF有望持续受到青睐。”北京某头部券商的金融产品分析师则从宏观和投资者行为角度进行了解读: “今年债券ETF的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在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宏观背景下,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固收类’资产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债券ETF凭借其‘T+0’交易、高透明度、低费率以及可质押回购等独特的交易优势,完美契合了机构资金和高净值客户对流动性和交易灵活性的要求。它不仅是一个配置工具,更是一个高效的交易工具,这是传统场外债基无法比拟的。”此外,观察市场发现,投资范围更广的“偏债多资产ETF”(如90%债券+10%股票)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布局趋势。北京一位公募品牌营销人士预测: “从布局品类来看,偏债固收类的多资产ETF可能是接下来的布局趋势。但布局这类的公司,大概率依然以具有先发优势的基金公司为主。”(文馨)176222136725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222136725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44e0f7e1738609300fd9b17c00df7fa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的中国基金市场,债券ETF无疑是“最靓的仔”。11月3日,全市场债券ETF总规模正式站上7000亿元,较9月下旬的6000亿元仅月余时间。回溯全年,从2月到11月,债券ETF规模势如破竹,接连突破2000亿、3000亿、4000亿、5000亿、6000亿直至7000亿,年内连破六个“千亿”关口,上演了一场惊人的“狂飙”式增长。增量超七成,新发产品成主力这场规模盛宴的背后,是产品数量和存量规模的双重驱动。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债券ETF产品总数已达53只,其中32只为年内新成立,占比超过60%。而7000多亿的总规模中,年内增量高达5200.58亿元,占比74.29%,意味着当前市场的绝大部分规模是在2025年一年内实现的。 资金的“用脚投票”是增长的核心动力。截至10月3日,全市场ETF年内累计净流入约9800亿元,其中债券ETF贡献了4232.51亿元,占比超过四成,成为吸金主力。即便在2月至4月市场整体调整、ETF资金净流出的阶段,债券ETF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净流入态势。百亿俱乐部扩容,品类日趋丰富随着规模激增,债券ETF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目前,53只产品中已有30只规模突破百亿元,占比过半。其中,海富通旗下的短融债ETF以超650亿元的规模领跑,博时可转债ETF、富国政金债券ETF、鹏扬30年国债ETF等规模也均在3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债券ETF的品类布局正从单一走向多元,已全面覆盖可转债、国债、公司债、科创债、信用债、城投债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作为今年下半年的“新秀”,科创债ETF家族迅速壮大至24只,总规模从成立初的不足700亿元飙升至2500亿元,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机制优势与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市场信心十足”,多位业内受访人士一致认为。一位资深公募高管分析道,“从底层资产来看,债券标的的规模远远大于股票资产。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近200万亿,是A股总市值的近两倍。从这个维度看,债券ETF规模在理论上有望超过股票ETF。但这并非必然,在现实中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的业绩,如果主动型债基的业绩没能呈现出优于被动基金的优势,资金会持续转向债券ETF,这个思路和近些年股票ETF的发展是一致的;二是管理成本,如果被动投资的费率和运营成本持续降低,债券ETF有望持续受到青睐。”北京某头部券商的金融产品分析师则从宏观和投资者行为角度进行了解读: “今年债券ETF的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在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宏观背景下,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固收类’资产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债券ETF凭借其‘T+0’交易、高透明度、低费率以及可质押回购等独特的交易优势,完美契合了机构资金和高净值客户对流动性和交易灵活性的要求。它不仅是一个配置工具,更是一个高效的交易工具,这是传统场外债基无法比拟的。”此外,观察市场发现,投资范围更广的“偏债多资产ETF”(如90%债券+10%股票)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布局趋势。北京一位公募品牌营销人士预测: “从布局品类来看,偏债固收类的多资产ETF可能是接下来的布局趋势。但布局这类的公司,大概率依然以具有先发优势的基金公司为主。”(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