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06EfCHcEk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七家航司前三季度集体盈利,行业分化隐现/e3pmh1hmp/e3pn47igg【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2025年,中国民航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与海航、春秋、吉祥、华夏四家民营航司,共七家A股上市航空公司在前三季度全部实现盈利。但这份集体盈利的答卷背后,是各家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业绩分化与经营挑战。三大航盈利大增作为行业风向标,三大航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数据显示,三大航合计营收约3739亿元,同比增长超2%;净利润超62亿元,同比暴增近97%。其中,中国东航成功扭亏为盈,国航和南航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和17%。 然而,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却出现分化。东航和南航净利润同比增超三成和两成,但中国国航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一成,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对此,中国国航董事会秘书肖烽在业绩会上解释,这主要是受汇兑收益大幅减少等非经营性因素拖累,“剔除后净利润是同比增长的。”他同时坦言,三季度市场竞争激烈,“旺丁不旺财”的反内卷措施成效尚待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国航已公告拟募集不超过200亿元用于偿债和补充流动资金,意图降低高企的资产负债率。民营航司,业绩分化民营航司阵营的业绩分化更为显著。前三季度,海航控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倍,以近69亿元的净利润总额成为七家航司中最赚钱的公司。华夏航空净利润也同比增长超1倍,业绩创历史新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同比下滑超一成。对于业绩波动,吉祥航空明确指出,发动机维修导致的运力减少及维修费用增加是主要原因。其A320neo机队因发动机问题无法全部运行,尽管用宽体机787弥补运力缺口,但仍对盈利造成冲击。春秋航空则未在三季报中具体说明原因。对于三季报的显著分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汇率波动成为业绩“X因素”。国航的汇兑损失与海航的汇兑收益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下,航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对冲能力直接影响其净利润表现。其次,供应链问题凸显运营韧性。吉祥航空的发动机困境并非个例,而是全球航空业面临的供应链挑战。这考验着航司的机队规划、应急调配和与制造商的谈判能力,成为影响运力供给和盈利能力的关键变量。再者,市场策略与定位差异显现。华夏航空深耕支线市场,通过提升飞机利用率摊薄成本,实现了业绩高增长。而主基地位于上海、广州的吉祥航空,则面临着更激烈的高铁和市场竞争,其战略调整和运力投放效果备受关注。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面临挑战,但行业对后市依然保持乐观。中国航协预测,第四季度客运量将同比增长5%左右。南航总经理韩文胜指出,国际航线经营已好于疫情前水平。吉祥航空也观察到,传统淡季九月出现错峰出行旺盛的超预期局面,使得四季度传统商务出行减少对业绩的冲击较往年平缓。展望未来,各家公司正积极布局。南航计划在冬春航季重点增投澳洲航线;海航则瞄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致力于打造“超级承运人”;吉祥航空将欧洲航线作为发展重点,并计划论证第六个航点。吉祥航空指出,公司主基地所在的上海和广州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对核心市场的票价基本面拥有信心。在中国航协召开的2025年第三季度理事单位信息沟通会上,通报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开局,十一假期推动形成新一轮出行高峰,日均保障旅客239.2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受此带动,第四季度航空市场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文馨)176222161773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222161773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4c8583ec9f68ba6a6ee520062733cd9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2025年,中国民航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与海航、春秋、吉祥、华夏四家民营航司,共七家A股上市航空公司在前三季度全部实现盈利。但这份集体盈利的答卷背后,是各家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业绩分化与经营挑战。三大航盈利大增作为行业风向标,三大航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数据显示,三大航合计营收约3739亿元,同比增长超2%;净利润超62亿元,同比暴增近97%。其中,中国东航成功扭亏为盈,国航和南航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和17%。 然而,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却出现分化。东航和南航净利润同比增超三成和两成,但中国国航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一成,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对此,中国国航董事会秘书肖烽在业绩会上解释,这主要是受汇兑收益大幅减少等非经营性因素拖累,“剔除后净利润是同比增长的。”他同时坦言,三季度市场竞争激烈,“旺丁不旺财”的反内卷措施成效尚待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国航已公告拟募集不超过200亿元用于偿债和补充流动资金,意图降低高企的资产负债率。民营航司,业绩分化民营航司阵营的业绩分化更为显著。前三季度,海航控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倍,以近69亿元的净利润总额成为七家航司中最赚钱的公司。华夏航空净利润也同比增长超1倍,业绩创历史新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同比下滑超一成。对于业绩波动,吉祥航空明确指出,发动机维修导致的运力减少及维修费用增加是主要原因。其A320neo机队因发动机问题无法全部运行,尽管用宽体机787弥补运力缺口,但仍对盈利造成冲击。春秋航空则未在三季报中具体说明原因。对于三季报的显著分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汇率波动成为业绩“X因素”。国航的汇兑损失与海航的汇兑收益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下,航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对冲能力直接影响其净利润表现。其次,供应链问题凸显运营韧性。吉祥航空的发动机困境并非个例,而是全球航空业面临的供应链挑战。这考验着航司的机队规划、应急调配和与制造商的谈判能力,成为影响运力供给和盈利能力的关键变量。再者,市场策略与定位差异显现。华夏航空深耕支线市场,通过提升飞机利用率摊薄成本,实现了业绩高增长。而主基地位于上海、广州的吉祥航空,则面临着更激烈的高铁和市场竞争,其战略调整和运力投放效果备受关注。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面临挑战,但行业对后市依然保持乐观。中国航协预测,第四季度客运量将同比增长5%左右。南航总经理韩文胜指出,国际航线经营已好于疫情前水平。吉祥航空也观察到,传统淡季九月出现错峰出行旺盛的超预期局面,使得四季度传统商务出行减少对业绩的冲击较往年平缓。展望未来,各家公司正积极布局。南航计划在冬春航季重点增投澳洲航线;海航则瞄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致力于打造“超级承运人”;吉祥航空将欧洲航线作为发展重点,并计划论证第六个航点。吉祥航空指出,公司主基地所在的上海和广州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对核心市场的票价基本面拥有信心。在中国航协召开的2025年第三季度理事单位信息沟通会上,通报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开局,十一假期推动形成新一轮出行高峰,日均保障旅客239.2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受此带动,第四季度航空市场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