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06WBVUwih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押宝”定成败,影视股三季报分化/e3pmh1hmp/e3pn47igg【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A股影视院线板块三季报披露完毕,业绩出现分化。一方面,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光线传媒等公司因成功“押宝”暑期档爆款,净利润实现数倍乃至十余倍的暴增;另一方面,博纳影业、华谊兄弟等传统巨头仍陷亏损泥潭。在票房大盘回暖的背景下,单片成败正成为决定公司业绩走向的关键,而IP衍生与短剧等新业务已成为行业突围的共同方向。爆款驱动,回报丰厚暑期档,作为全年最重要的战场,成为检验影视公司“押宝”能力的试金石,也直接决定了三季度的业绩排名。 中国电影无疑是最大赢家。其主出品的《南京照相馆》以超30亿元票房斩获暑期档冠军,直接助力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1463.17%,创下上市以来单季历史最高。前三季度,中国电影主导或出品的影片累计票房超122亿元,占全国国产片总额近三分之一,尽显全产业链龙头的“押宝”实力。上海电影则凭借《浪浪山小妖怪》的出色表现,第三季度净利润成功翻倍。该片票房已超17亿元,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光线传媒则持续享受《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长尾效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4倍,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院线端同样受益于票房回暖。横店影视和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超10倍和3倍。万达电影在暑期档不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其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等影片也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实现了“院线+内容”的双丰收。失意者阵营:巨头亏损,转型承压与上述公司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部分影视公司的三季报则显得黯淡无光。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超11亿元,北京文化亏损为3亿元,华谊兄弟则亏损超1亿元。这些曾经的行业佼佼者,或因缺乏爆款作品支撑,或因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在行业复苏的浪潮中掉队,业绩压力巨大。突围之路:加码IP衍生与短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面对单片成败带来的业绩不确定性,以及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的趋势,各大影视公司正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的发力方向。光线传媒明确表示,IP运营正成为业绩新亮点,并已筹划组建公司进军微短剧市场。横店影视的“横店味道”饮品和“玩具梦工厂”衍生品业务已初具规模,同时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积极拓展内容制作边界。万达电影通过主题营销活动,打造“观影+兴趣社交+IP消费”的复合型体验,以提升非票收入。华谊兄弟也创建了“华谊兄弟火剧”短剧厂牌,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的开发。对于电影行业发展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贺岁档的临近,以及《狂野时代》《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等重磅影片的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影视行业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能否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成功“押宝”爆款,并快速布局多元化业务,将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文馨)176222209225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222209225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1c45db424e5fe52edb86104ce7b1e445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A股影视院线板块三季报披露完毕,业绩出现分化。一方面,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光线传媒等公司因成功“押宝”暑期档爆款,净利润实现数倍乃至十余倍的暴增;另一方面,博纳影业、华谊兄弟等传统巨头仍陷亏损泥潭。在票房大盘回暖的背景下,单片成败正成为决定公司业绩走向的关键,而IP衍生与短剧等新业务已成为行业突围的共同方向。爆款驱动,回报丰厚暑期档,作为全年最重要的战场,成为检验影视公司“押宝”能力的试金石,也直接决定了三季度的业绩排名。 中国电影无疑是最大赢家。其主出品的《南京照相馆》以超30亿元票房斩获暑期档冠军,直接助力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1463.17%,创下上市以来单季历史最高。前三季度,中国电影主导或出品的影片累计票房超122亿元,占全国国产片总额近三分之一,尽显全产业链龙头的“押宝”实力。上海电影则凭借《浪浪山小妖怪》的出色表现,第三季度净利润成功翻倍。该片票房已超17亿元,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光线传媒则持续享受《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长尾效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4倍,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院线端同样受益于票房回暖。横店影视和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超10倍和3倍。万达电影在暑期档不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其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等影片也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实现了“院线+内容”的双丰收。失意者阵营:巨头亏损,转型承压与上述公司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部分影视公司的三季报则显得黯淡无光。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超11亿元,北京文化亏损为3亿元,华谊兄弟则亏损超1亿元。这些曾经的行业佼佼者,或因缺乏爆款作品支撑,或因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在行业复苏的浪潮中掉队,业绩压力巨大。突围之路:加码IP衍生与短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面对单片成败带来的业绩不确定性,以及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的趋势,各大影视公司正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的发力方向。光线传媒明确表示,IP运营正成为业绩新亮点,并已筹划组建公司进军微短剧市场。横店影视的“横店味道”饮品和“玩具梦工厂”衍生品业务已初具规模,同时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积极拓展内容制作边界。万达电影通过主题营销活动,打造“观影+兴趣社交+IP消费”的复合型体验,以提升非票收入。华谊兄弟也创建了“华谊兄弟火剧”短剧厂牌,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的开发。对于电影行业发展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贺岁档的临近,以及《狂野时代》《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等重磅影片的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影视行业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能否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成功“押宝”爆款,并快速布局多元化业务,将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