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CaBAcWeJr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息差压力之下,五年定存渐成“稀缺品”/e3pmh1hmp/e3pn61chp【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银行业正加速进行一场深刻的负债结构优化变革。继此前下架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后,近期,部分中小银行开始调整甚至直接取消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产品,这一系列动作折射出银行压降资金成本、精细化管理负债的新趋势,也使得曾经稳健的五年期存款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稀缺品”。日前,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行不仅下调了存款利率,更正式宣布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成为业内首家采取此措施的商业银行。调整前,该行五年期定存利率仅为1.9%,甚至低于其三年期定存利率0.5个百分点,这种利率倒挂现象已凸显了长期限存款对银行而言的成本压力。无独有偶,内蒙古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最新的存款利率表中,五年期定存产品利率一栏已显示为空缺;湖北荆门农商银行也于近期下调利率,并取消了其特色存款产品的五年期选项。 事实上,此类调整在民营银行中早已显现端倪。包括浙江网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安徽新安银行在内的多家民营银行,已不再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部分银行甚至下架了三年期产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银行压缩高成本长期存款的发行规模,核心目的在于降低负债成本,这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是商业银行相对灵活的自主调节行为。尽管目前下架长期限存款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但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应对息差压力。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全国性银行的五年期定存产品仍在销售,但其收益率优势已大幅收窄。招商银行已暂停发行利率上浮的五年期定存,目前仅提供1.3%的基准利率,显著低于其两年期定存1.4%的利率,形成明显的利率倒挂。同时,部分银行将三年期高利率存款的额度变得极为有限,需要客户“拼手速”抢购,实质上控制了高成本负债的规模。这一系列市场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的严峻现实。从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Wind数据显示,在26家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中,仍有14家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央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指出,由于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银行净息差被压缩,这会制约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减少高成本的长期限存款占比,增加短期存款或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已成为银行优化负债结构的关键一步。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认为,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增多,表明商业银行的存款经营正从“规模情结”走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在息差压力和政策引导下,下架五年期定存或类似的高成本存款产品,未来可能会被更多银行所采纳。展望未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扩大非息收入,另一方面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全面发力稳固净息差。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大趋势下,银行存款利率,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下行,或将成为一种常态。(文馨)176352125233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352125233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f419748f4a7eaebbfa019504068c105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银行业正加速进行一场深刻的负债结构优化变革。继此前下架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后,近期,部分中小银行开始调整甚至直接取消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产品,这一系列动作折射出银行压降资金成本、精细化管理负债的新趋势,也使得曾经稳健的五年期存款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稀缺品”。日前,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行不仅下调了存款利率,更正式宣布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成为业内首家采取此措施的商业银行。调整前,该行五年期定存利率仅为1.9%,甚至低于其三年期定存利率0.5个百分点,这种利率倒挂现象已凸显了长期限存款对银行而言的成本压力。无独有偶,内蒙古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最新的存款利率表中,五年期定存产品利率一栏已显示为空缺;湖北荆门农商银行也于近期下调利率,并取消了其特色存款产品的五年期选项。 事实上,此类调整在民营银行中早已显现端倪。包括浙江网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安徽新安银行在内的多家民营银行,已不再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部分银行甚至下架了三年期产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银行压缩高成本长期存款的发行规模,核心目的在于降低负债成本,这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是商业银行相对灵活的自主调节行为。尽管目前下架长期限存款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但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应对息差压力。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全国性银行的五年期定存产品仍在销售,但其收益率优势已大幅收窄。招商银行已暂停发行利率上浮的五年期定存,目前仅提供1.3%的基准利率,显著低于其两年期定存1.4%的利率,形成明显的利率倒挂。同时,部分银行将三年期高利率存款的额度变得极为有限,需要客户“拼手速”抢购,实质上控制了高成本负债的规模。这一系列市场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的严峻现实。从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Wind数据显示,在26家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中,仍有14家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央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指出,由于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银行净息差被压缩,这会制约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减少高成本的长期限存款占比,增加短期存款或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已成为银行优化负债结构的关键一步。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认为,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增多,表明商业银行的存款经营正从“规模情结”走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在息差压力和政策引导下,下架五年期定存或类似的高成本存款产品,未来可能会被更多银行所采纳。展望未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扩大非息收入,另一方面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全面发力稳固净息差。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大趋势下,银行存款利率,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下行,或将成为一种常态。(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