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Dc8JCyOFg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银行股年末行情可期,高股息成避风港/e3pmh1hmp/e3pn61chp【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1月20日,中国银行股价上涨4%,总市值1.84万亿元,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受此带动,银行板块集体走强,建设银行上涨3.15%,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等个股出现上涨。银行板块指数自十一假期后重拾升势,截至11月20日收盘,月累计涨幅7.15%,其中重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期间涨幅均超过20%。环球网记者了解到,银行股的强劲表现背后,是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支撑。三季报数据显示,42家银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81%,显示出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股凭借其稳健的业绩表现,成为资金青睐的重要标的。 高股息特性更是银行股吸引投资者的核心优势。数据显示,兴业银行股息率高达7.58%,张家港行、长沙银行、江阴银行等股息率均超过6%,42家银行中有34家股息率超过3%,13家超过5%,股息率中位数达4.28%。更值得关注的是,年内已有26家银行发布中期或三季报分红方案,分红金额高达2646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8家银行分红金额均超过百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现金回报。重要股东的积极增持也为银行股走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年内银行股增持金额超过107亿元,位居行业板块前列。2023年和2024年,银行业增持金额分别超过250亿元和10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增持主要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业内人士分析,大股东增持银行股既有助于银行扩大业务规模,也是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同时体现了银行股稳健经营、稳定股息和低估值的投资价值。从季节性规律来看,银行股年末行情值得期待。光大证券通过复盘近十年数据发现,银行板块在11-12月跑出绝对收益的概率达70%,次年1月更是高达80%,银行股投资已进入季节性“顺风期”。华创证券也指出,银行分红计划持续推进,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股息率高、资产质量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银行股仍有绝对收益空间。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近期市场成交明显缩量,投机氛围下降,资金更倾向于追求稳健收益。当市场投机赚钱效应减弱时,高分红的银行、煤炭、钢铁等品种自然重回投资者视线。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高股息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避风港资产。不过,银行业也面临一定挑战。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指出,银行需要顺应市场趋势,从传统的“房地产+政府平台+金融”模式转向“科技+产业+金融”,同时要有效应对低利率挑战。目前行业净息差仅1.42%,而不良率为1.52%,息差与不良率出现倒挂,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及时扭转,银行业将面临盈利压力。分析人士指出,银行股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投资者更多关注银行的规模扩张和资产增速,但现在更注重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资产质量和盈利稳定性。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银行需要通过提升服务效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来应对息差收窄的挑战。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数字化转型也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未来,那些能够在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拥抱科技创新、有效控制风险的银行,将更受市场青睐。(文馨)176362864593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晓旭环球网176362864593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0bf302911d838b28d4f99d1dbf5c75efu1.png{"email":"liuxiaoxu@huanqiu.com","name":"刘晓旭"}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1月20日,中国银行股价上涨4%,总市值1.84万亿元,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受此带动,银行板块集体走强,建设银行上涨3.15%,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等个股出现上涨。银行板块指数自十一假期后重拾升势,截至11月20日收盘,月累计涨幅7.15%,其中重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期间涨幅均超过20%。环球网记者了解到,银行股的强劲表现背后,是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支撑。三季报数据显示,42家银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81%,显示出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股凭借其稳健的业绩表现,成为资金青睐的重要标的。 高股息特性更是银行股吸引投资者的核心优势。数据显示,兴业银行股息率高达7.58%,张家港行、长沙银行、江阴银行等股息率均超过6%,42家银行中有34家股息率超过3%,13家超过5%,股息率中位数达4.28%。更值得关注的是,年内已有26家银行发布中期或三季报分红方案,分红金额高达2646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8家银行分红金额均超过百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现金回报。重要股东的积极增持也为银行股走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年内银行股增持金额超过107亿元,位居行业板块前列。2023年和2024年,银行业增持金额分别超过250亿元和10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增持主要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业内人士分析,大股东增持银行股既有助于银行扩大业务规模,也是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同时体现了银行股稳健经营、稳定股息和低估值的投资价值。从季节性规律来看,银行股年末行情值得期待。光大证券通过复盘近十年数据发现,银行板块在11-12月跑出绝对收益的概率达70%,次年1月更是高达80%,银行股投资已进入季节性“顺风期”。华创证券也指出,银行分红计划持续推进,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股息率高、资产质量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银行股仍有绝对收益空间。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近期市场成交明显缩量,投机氛围下降,资金更倾向于追求稳健收益。当市场投机赚钱效应减弱时,高分红的银行、煤炭、钢铁等品种自然重回投资者视线。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高股息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避风港资产。不过,银行业也面临一定挑战。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指出,银行需要顺应市场趋势,从传统的“房地产+政府平台+金融”模式转向“科技+产业+金融”,同时要有效应对低利率挑战。目前行业净息差仅1.42%,而不良率为1.52%,息差与不良率出现倒挂,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及时扭转,银行业将面临盈利压力。分析人士指出,银行股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投资者更多关注银行的规模扩张和资产增速,但现在更注重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资产质量和盈利稳定性。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银行需要通过提升服务效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来应对息差收窄的挑战。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数字化转型也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未来,那些能够在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拥抱科技创新、有效控制风险的银行,将更受市场青睐。(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