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BY6c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海外乌龙指鲜见投资者获赔案例 美曾认定交易无效/e3pmh1hmp/e3pn47a45在电子交易系统尚未普及的年代,由于交易失误导致市场剧烈震荡是难以想象的。但在量化对冲交易手段普及后,世界范围内“乌龙指”时有发生,但公开资料显示,尽管相关责任人会受到处罚,但是投资者因此获得赔偿的案例几乎没有。相关人士认为,这是由于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出现故障时的法律责任不能简单依据民法理论来判断,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需要用适合市场的法律理论来诠释。日本:只起诉了交易所2005年12月8日,日本综合人才服务公司J-COM首次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午9点27分,日本瑞穗证券的员工误将“以61万日元卖出1股J-COM公司股票”的指令输入为“1日元卖出61万股”。此时,计算机出现了“指令异常”的警告提示,但该员工没有理会,发出了同意下单的指令。 J-COM总发行股本仅有1.45万股,在瑞穗证券员工下单前,公司股价一直在每股90万日元上下浮动,之后股价受到了少量抛售的影响,首发价被定格在每股67.2万元。就在此时,乌龙指发出的大量抛售指令,使得该公司股价3分钟内跌停至57.2万日元。大约一分半钟后,该交易员意识到错误,但55万股股票的交易已达成。为挽回错误,该交易员登录东证系统,但几次尝试取消都未成功。在其后不到8分钟的时间内,交易全部达成。尽管此后瑞穗大量回购股票,但至少蒙受了407亿元日元的损失。在此期间,投资者出现两极反应:有猜测是乌龙事件大笔买入,有因恐慌割肉离场。由于没有机构公开承认失误,各大银行及证券公司的股份均被集中抛售。到了下午,市场担心乌龙指事件的当事公司为了填补乌龙指所带来的损失,不得不抛售一些已经获利的股票,因此日经平均指数迅速下滑,当日下跌1.95%,跌幅度为当年第三。戏剧性的是,J-COM在瑞穗的回购措施以及抢筹者的作用下,反而触及涨停。直到下午六点,瑞穗证券才发布声明承认公司是乌龙事件的当事人,并于2006年与东京证券交易所高层就如何分担损失进行了磋商。谈判未果后,瑞穗证券将交易所告上了法院。2009年12月4日,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东京证券交易所赔偿瑞穗证券107亿日元。为了免予被股东代表起诉,瑞穗表示不服一审判决并向东京高院提起上诉。值得注意的是,期间并没有投资者提出上诉的案例。反而是一些券商、基金在这次乌龙指事件中买入获利,在监管部门督促下,包括UBS、摩根士丹利日本、日本雷曼兄弟证券以及野村证券都表示愿意退还所得利益。但一些公司提出,如果直接返还,这样的行为在法律上等于无偿赠与,公司可能会被股东及基金持有人提起违反董事及基金管理人责任的法律诉讼。经过多方协商,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由日本证券业协会成立一个旨在保护市场的基金,并对于证券业协会下属50个会员公司(在此次乌龙事件中获利的公司)征收209亿日元作为基金的初始经费,这样既可以让不当得利的公司返还收益,又可避免其被公司股东及公司持有人追究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美国:认定交易无效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点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了一个字母,将百万误打成10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的暴跌。2010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6日当天,从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了998.5点。到2点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点。这是道琼斯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幅。由于市场大跌触发了多家机构和投资者的自动交易,为避免损失,事故发生后,美国证交会与金融业监管局联合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机构着手认定无效交易。无效交易标准为所有在下午2点40分至3点之间交易价格低于2点40分或之前的最近交易价格60%的交易。在“5·6”大跌中, 共有326只证券以及227只ETF被确认为无效交易。为避免类似事故重演,证交会于2010年6月更新“熔断机制”。根据该机制,价格不低于1美元的股票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如果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30%,将被暂停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的证券如果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50%,将被暂停交易。该机制覆盖范围包括标普500指数和罗素1000指数成分股以及344只交易量最大的ETF。同年10月,根据该机制,美国证交会又重新界定了无效交易范围。对于适用“熔断机制”的股票, 股价低于25美元(含)股票,成交价格低于熔断触发点10%的为错单;股价在25美元至50美元(含)的股票,成交价格低于熔断触发点5%的为错单;股价高于50美元的股票, 成交价格低于熔断触发点3%的为错单。对于尚未适用“熔断机制”的股票,成交价格低于“参照股价”10%的为错单。2011年,美国证交会批准各交易所将“熔断机制”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美国上市公司股票。2012年,证交会再次修订“熔断机制”。证券时报记者 陈春雨1377333540000责编:guoweiwei证券时报137733354000011["9CaKrnJz7Jc","9CaKrnJBWFU","9CaKrnJBVll"]{"email":"guoweiwei@huanqiu.com","name":"guoweiwei"}
在电子交易系统尚未普及的年代,由于交易失误导致市场剧烈震荡是难以想象的。但在量化对冲交易手段普及后,世界范围内“乌龙指”时有发生,但公开资料显示,尽管相关责任人会受到处罚,但是投资者因此获得赔偿的案例几乎没有。相关人士认为,这是由于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出现故障时的法律责任不能简单依据民法理论来判断,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需要用适合市场的法律理论来诠释。日本:只起诉了交易所2005年12月8日,日本综合人才服务公司J-COM首次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午9点27分,日本瑞穗证券的员工误将“以61万日元卖出1股J-COM公司股票”的指令输入为“1日元卖出61万股”。此时,计算机出现了“指令异常”的警告提示,但该员工没有理会,发出了同意下单的指令。 J-COM总发行股本仅有1.45万股,在瑞穗证券员工下单前,公司股价一直在每股90万日元上下浮动,之后股价受到了少量抛售的影响,首发价被定格在每股67.2万元。就在此时,乌龙指发出的大量抛售指令,使得该公司股价3分钟内跌停至57.2万日元。大约一分半钟后,该交易员意识到错误,但55万股股票的交易已达成。为挽回错误,该交易员登录东证系统,但几次尝试取消都未成功。在其后不到8分钟的时间内,交易全部达成。尽管此后瑞穗大量回购股票,但至少蒙受了407亿元日元的损失。在此期间,投资者出现两极反应:有猜测是乌龙事件大笔买入,有因恐慌割肉离场。由于没有机构公开承认失误,各大银行及证券公司的股份均被集中抛售。到了下午,市场担心乌龙指事件的当事公司为了填补乌龙指所带来的损失,不得不抛售一些已经获利的股票,因此日经平均指数迅速下滑,当日下跌1.95%,跌幅度为当年第三。戏剧性的是,J-COM在瑞穗的回购措施以及抢筹者的作用下,反而触及涨停。直到下午六点,瑞穗证券才发布声明承认公司是乌龙事件的当事人,并于2006年与东京证券交易所高层就如何分担损失进行了磋商。谈判未果后,瑞穗证券将交易所告上了法院。2009年12月4日,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东京证券交易所赔偿瑞穗证券107亿日元。为了免予被股东代表起诉,瑞穗表示不服一审判决并向东京高院提起上诉。值得注意的是,期间并没有投资者提出上诉的案例。反而是一些券商、基金在这次乌龙指事件中买入获利,在监管部门督促下,包括UBS、摩根士丹利日本、日本雷曼兄弟证券以及野村证券都表示愿意退还所得利益。但一些公司提出,如果直接返还,这样的行为在法律上等于无偿赠与,公司可能会被股东及基金持有人提起违反董事及基金管理人责任的法律诉讼。经过多方协商,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由日本证券业协会成立一个旨在保护市场的基金,并对于证券业协会下属50个会员公司(在此次乌龙事件中获利的公司)征收209亿日元作为基金的初始经费,这样既可以让不当得利的公司返还收益,又可避免其被公司股东及公司持有人追究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美国:认定交易无效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点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了一个字母,将百万误打成10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的暴跌。2010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6日当天,从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了998.5点。到2点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点。这是道琼斯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幅。由于市场大跌触发了多家机构和投资者的自动交易,为避免损失,事故发生后,美国证交会与金融业监管局联合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机构着手认定无效交易。无效交易标准为所有在下午2点40分至3点之间交易价格低于2点40分或之前的最近交易价格60%的交易。在“5·6”大跌中, 共有326只证券以及227只ETF被确认为无效交易。为避免类似事故重演,证交会于2010年6月更新“熔断机制”。根据该机制,价格不低于1美元的股票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如果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30%,将被暂停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的证券如果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50%,将被暂停交易。该机制覆盖范围包括标普500指数和罗素1000指数成分股以及344只交易量最大的ETF。同年10月,根据该机制,美国证交会又重新界定了无效交易范围。对于适用“熔断机制”的股票, 股价低于25美元(含)股票,成交价格低于熔断触发点10%的为错单;股价在25美元至50美元(含)的股票,成交价格低于熔断触发点5%的为错单;股价高于50美元的股票, 成交价格低于熔断触发点3%的为错单。对于尚未适用“熔断机制”的股票,成交价格低于“参照股价”10%的为错单。2011年,美国证交会批准各交易所将“熔断机制”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美国上市公司股票。2012年,证交会再次修订“熔断机制”。证券时报记者 陈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