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JYX9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新闻热搜榜/e3pmh1hmp/e3pmh28kq<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em data-scene="strong">参考消息网4月15日报道</em>美媒称,全球两大经济体在短期内承受的汇率痛楚终将为他们带来长期的经济好处。</p><p>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5日报道,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14日在其最新《全球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传递的最关键信息之一。</p><p>报道说,疲弱的增长前景促使IMF支持欧洲和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将导致欧元和日圆贬值,从而带动他们的经济增长。对IMF来说,全球经济疲软所带来的威胁,超过了潜在资产泡沫、新兴市场危机,以及美国和中国的增长因美元和人民币走强限制出口而受到拖累的影响。</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为了支持这一论点,IMF发表的经济学模型显示了欧元和日元兑美元和人民币贬值的潜在影响。IMF假设当前汇率走势保持下去,但在未来五年内幅度逐渐缩小。</p><p>IMF发现,美元和人民币升值会令美国净出口每年减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1%,令中国净出口每年减少GDP的近2%。</p><p>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欧元区和日本的出口则会因此飙升,这种情况在理论上应会推升欧洲和日本的增长。</p><p>IMF认为,随着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将带动全球各地的需求,进一步提振全球增长。</p><p>这种情况甚至会提升中国和美国的GDP,但对这两国出口的负面影响仍将在2017年前拖累中国增长,在2018年前拖累美国产出。</p><p><em data-scene="strong">【延伸阅读】商务部:欧元贬值加大中国出口压力 为投资带来机会</em></p><p>中新网3月17日电 商务部今日举行例行发布会,通报2015年2月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欧元兑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加大了中国出口增长面临的压力,但为中国企业在欧元区的投资并购带来了机会。</p><p>沈丹阳表示,近期,欧元兑美元是大幅度贬值,出现了很多数据,我们也在跟踪分析。截至3月13日,欧元兑美元已经累计贬值了13.2%,兑人民币也累计贬值了10.8%。欧元兑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加大了中国出口增长面临的压力。</p><p>沈丹阳指出,在欧元区市场,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在弱化;而在第三地市场,欧元贬值将刺激欧元区出口增长,使中国部分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我们从欧元区进口商品主要集中于车辆、航空器等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受价格变动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是从贸易角度来分析。</p><p>此外,沈丹阳也指出,从投资角度分析,欧元兑美元的不断贬值,导致欧元区的资产价格下降,为中国企业在欧元区的投资并购带来了机会。今年前两个月,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对外投资同比大幅增长了9.5倍,这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当然影响对外投资的因素也很多,资产价格只是其中之一,在欧元贬值背景下,中国对欧投资的趋势和动向我们还需要密切的观察。</p><p>(2015-03-17 12:15:24)</p><p><em data-scene="strong">【延伸阅读】德媒:欧元走跌商品“打八折” 中国代购族获利</em></p><p>欧元下跌让赴欧洲购物的中国游客喜出望外(德国之声电台网站)</p><p><em data-scene="strong">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em>外媒称,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p><p>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3月10日报道,3月初的德国刚刚有了春天的味道。在波恩市中心的一家德国厨具品牌WMF的实体店里,所有的7名店员忙得不可开交。不锈钢锅具、果蔬榨汁机、厨房用套装刀具、电水壶、高压锅等商品满满地堆在收银台上。零星有几位本地顾客手里拿着一把5欧元的铲子或者10欧元的小刀等着付款,而店员实在无暇顾及。在货品堆积如山的收银台前,站着一对来德国旅游的中国夫妇。考虑到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跌到历史最低点,这对夫妇买了价值约1.3万欧元的德国厨具。</p><p>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正史无前例地大幅下跌,从2008年4月的1比11.15到2015年3月的1比6.73,欧元汇率7年间缩水近40%。在经历了两次“高台跳水”后,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从2014年初开始再次直线下滑,一年时间里跌幅超过20%。</p><p>这意味着,对于用人民币兑换欧元来消费的中国游客来说,如今所有欧元区国家的商品与一年前相比,至少打了八折。另外,从欧洲金融政策高层最新的一系列举动来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p><p>本周一,欧洲央行开动“印钞机”,正式启动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计划向市场投入约1万亿欧元的资金。欧洲央行向市场“撒钱”的举措也会给欧元汇率带来继续下滑的压力。</p><p>生活在法兰克福的旅德北京商会负责人王文表示,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滑,这对中国居民来说是好事。首先,从欧洲进口的商品便宜了,可以强劲提升中国民众的购买力。欧洲的旅游业和零售业也将迎来中国人出行购物的旺季。对经常往返于两地之间的中国人来说,飞机票相对便宜了。另外,对想在德国购买房地产安家置业的中国人来说,买房的成本大大减少。而对来欧洲深造的留学生们来说,他们学费、生活费的负担相对减轻。但王文从另一方面分析说,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大跌,让居住在德国的华人回国的开销大幅增加。</p><p>虽然回国变得比以前“更贵”,但在德国攻读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的燕女士却非常愿意看到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与十几年前在餐馆、工厂流水线上勤工俭学的留德学生不同,她属于“欧洲代购”的一代。主要为中国客户代购奢侈品的燕女士告诉德国之声,国际各大奢侈品牌虽然年年涨价,但如今受汇率因素的影响,对于她来说是“明涨暗跌”。在这种情况下,她的销量更多,利润也更多。燕女士坦言,由于她是用欧元购物,用人民币销售,所以欧元下跌可以让她“从中投机取巧,渔翁得利”。</p><p>如果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跌,燕女士和波恩那家厨具店都将属于笑得最开心的“渔翁”。</p><p>(2015-03-13 09:23:00)</p><p><em data-scene="strong">【延伸阅读】外媒:欧元区和中国经济欠佳是全球增长最大威胁</em></p><p><em data-scene="strong">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em>外媒称,1月15日公布的路透调查显示,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充其量将温和增长,因通胀疲弱情况持续,同时欧元区和中国经济疲弱可能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p><p>据路透社1月16日报道,受油价自6月来大跌60%影响,过去几个月通胀大幅降温,很多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远低于央行设定的稳定目标水准。</p><p>实际上,欧元区12月通胀率自2009年来首次转为负值,而且目前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将采取购买公债举措的可能性高达90%,最早下周就可能行动。</p><p>这种前景促使瑞士央行1月15日出人意料地宣布取消已实施三年之久的瑞郎/欧元汇价上限,震动金融市场。</p><p>但鉴于欧元区债券收益率已经很低且欧元下挫,即便欧洲央行确实购买公债,也不清楚此举会产生多大影响。</p><p>过去一周接受路透访查的分析师表示,今年全球经济成长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欧元区和中国经济增长低于此前预期,以及主要经济体通胀减缓。</p><p>“全球经济今年开局面临一些与去年相同的不确定性,”富国银行全球研究主管Diane Schumaker-Krieg表示。</p><p>“全球其他经济体表现也比欧元区好不了多少,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料将进一步放缓。”</p><p>总体而言,调查预估全球经济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成长3.5%和3.8%,与10月预估相同。</p><p>世界银行1月13日下调今明两年全球成长预估,因欧元区、日本和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成长前景令人失望,抹杀了油价回落给经济带来的提振。</p><p>世界银行还警告称,“全球经济仅靠美国这一个引擎独撑”。美国经济成长料将加快,而且分析师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6月将升息。</p><p>英国央行也料将升息,但分析师对升息时间是否会在第三或第四季看法分歧。不过就在三个月之前的调查,分析师还普遍认为的升息时间是本季。</p><p>但那些国家的低通胀已成为隐忧。确实,通胀低迷加上薪资成长无力,已经促使市场对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升息时点的预期,要比多数分析师原先所认为的推迟许多。</p><p>多数受访分析师表示,油价大跌利好全球消费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相信。</p><p>“去年中开始油价崩跌主要是需求疲弱的结果,而非因供应增多,因为中国经济快速放缓的证据越来越多了。”Fathom Consulting分析师Oliver Jones说。</p><p>“那就是不太可能带动众人一直期待的刺激作用的原因。”</p><p>在通胀率下降的趋势成为主流之下,印度央行1月15日赶在下月的预定会议之前,意外提前降息25个基点。</p><p>其他新兴市场今年恐怕也是难熬的一年。</p><p>由于油价和金属价格崩跌,加重政府财务压力且危及投资活动,分析师再度将2015年拉丁美洲七大国家成长预估全部调降。</p><p>土耳其通胀虽然下滑,但2015年料也是前途崎岖;南非则因存在电力危机,可能殃及投资者信心及经济成长。</p><p>(2015-01-16 15:36:00)</p><p><em data-scene="strong">【延伸阅读】财经快评:欧元负利率对中国改革的利与弊</em></p><p>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金旼旼)为刺激低迷的经济,欧洲央行5日祭出负利率法宝,势将欧元区货币政策推向史无前例的“大宽松”。这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意味着什么?</p><p>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仍不平稳的复杂背景下,预判欧元区政策的外溢效应并不容易。但是,欧洲央行这一大胆举动,表明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并不顺利,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全球货币政策博弈,将给中国改革带来更多挑战。</p><p>自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推出了不同版本的宽松政策。主流经济学界一度认为,宽松措施将是暂时性的,待经济好转之后便会逐步退出。</p><p>但事实一再证明,这一预测过于乐观。美联储至今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问题上异常谨慎,日本央行在安倍晋三当选首相后选择“开闸放水”。如今,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第六个年头,欧洲央行又成为全球第一个尝试负利率的主要央行。</p><p>非常之时才用非常之法。欧洲央行大胆举措的背后,是对经济形势的担忧。这轮危机后的全球复苏形势,不是预期中的U型,有可能演化为L型。对正在改革闯关的中国来说,这种外部风险应当引起更多重视。就此而言,欧洲央行的举措,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中国近期逐步加码的“微刺激”改革措施实为必要。</p><p>从贸易角度来看,欧洲央行的决定对中国来说是有利有弊。欧盟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从积极方面来说,如果宽松政策奏效,欧洲经济提速,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必然增加。但是,如果欧元汇率因此大幅贬值,则意味着人民币相对升值,不利于中国出口。</p><p>如果说贸易领域还有可能利弊互抵,那么在金融领域,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欧元区也“开闸放水”,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再度充盈,新兴市场资本进出压力加大。此外,如果欧元区政策引发各国竞相干预汇率,导致新一轮汇率博弈,则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后果。</p><p>眼下,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正快速推进,各项改革千头万绪。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一直不尽如人意:欧盟复苏蹒跚踉跄、“安倍经济学”结果难料、新兴市场动荡加剧,就连相对稳健的美国经济今年首季又出现萎缩现象。如今,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带来新的外部风险,可能使中国改革更具挑战性。</p><p>不过,全球经济从来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中国和欧洲实际上面临同样问题——在推进结构性改革同时,仍需防范经济下行风险;而在通过改革解决经济问题之前,不能让经济问题先把改革“解决”掉。</p><p>机遇总是在克服风险的过程中发现的。中国唯有坚定推进改革,才能在动态中求得平衡,在挑战中实现突破。</p><p>(2014-06-06 17:04:01)</p></section></article>1429065200000责编:千帆<a href="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5/0415/742465.shtml" >参考消息网</a>1429065200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