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5uRn作者:王晓飞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初探雅加达之一:历史留下的痕迹/e3pmh1hmp/e3pmh1pvu【环球网 记者 王晓飞】雅加达是印尼首都,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从“雅加达”名字的变迁,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脉络。早在十四、十五世纪,这里就已经是输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当时名为“巽他格拉巴”(Sunda Kelapa),意思是“椰子林的世界”,华侨称这里为“椰城”。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来到印尼寻找贸易机会,并于1522年抵达椰城, 1527年时,穆斯林首领领导印尼人民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的舰队,葡萄牙人被赶走,城市更名为“雅加尔达”(Jayakarta),意思是“凯旋之城”(后来的“雅加达”即由此演变而来)。17世纪初期,荷兰人和英国人都觊觎这座城市,到1619年荷兰人在此建起海岸线要塞,并把它更名为“巴达维亚”(Batavia)。18世纪初,商业贸易逐渐繁华起来的巴达维亚吸引了众多爪哇人和华人移居于此。直到1972年才更名为雅加达(Jakarta)沿用至今。荷兰殖民统治印尼达350年之久,经过三个世纪的影响,荷兰对印尼的影响可谓随处可见,雅加达老城区塔门法塔西拉广场(Taman Fatahillah Square)附近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博物馆和印尼最庄严的建筑,都保留了荷兰建筑的风格。站在广场中心,环顾四周,仿佛可以亲身体会到荷兰殖民时代的历史氛围:荷兰总督府,鹅卵石铺成的广场,广场中央的断头台,老邮局……其中,广场一侧的荷兰总督府,在印尼独立后,变成了雅加达的市政厅,1974年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参观,也就是现在的雅加达历史博物馆。馆内集中展示了许多十八世纪的装潢以及荷属东印度公司历任总督的肖像,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刻的了解雅加达在整个荷兰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据当地解说员介绍说,博物馆左面的地下室是荷兰殖民者关押当地原住民和华侨的水牢。水牢是不足10平米的拱形地窖,最高处也只能够容得下1米7左右的人直立,而当时,一个地窖中里要关押30个以上成年人,加之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炎热,雨量丰富,这种地下室中常年积水,可以想象被殖民者的生存状况。据称,最严重的时候,塔门法塔西拉广场每个礼拜都要鸣钟一次,把一批“犯人”送上广场中央的断头台,好为下一批“犯人”腾出地方。另一个与印尼历史息息相关的景点,非民族独立纪念碑(Merdeka National Monument)莫属。民族独立纪念碑是雅加达市的象征,也是雅加达的最高建筑物。位于独立广场中央。纪念碑是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下令修建的,碑体高132米,碑顶呈火炬形,表面涂有35公斤黄金,象征着印尼“八月革命”的独立精神之火燃烧不息。碑塔底层是个正方形大厅,每边长45米,称为自由厅,从入口去大厅,先要走下17级台阶,再经过一个45米长的通道。这里的数字17和45,都象征着印尼独立的日子--1945年8月17日。进入大厅,可以听到当年苏加诺宣读独立宣言时的录音。自由厅是个历史陈列馆,在其东侧墙上有一幅印尼版图的浮雕,游人通过参观可粗略了解印尼的民族发展史,尤其是它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史。从底层至塔顶平台有升降电梯,游人可登临平台鸟瞰雅加达全城,眺望远处的雅加达湾。15076350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晓飞环球网150763500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1010/19/50/20171010075011164.jpg{"email":"wangxiaofei@huanqiu.com","name":"王晓飞"}
【环球网 记者 王晓飞】雅加达是印尼首都,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从“雅加达”名字的变迁,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脉络。早在十四、十五世纪,这里就已经是输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当时名为“巽他格拉巴”(Sunda Kelapa),意思是“椰子林的世界”,华侨称这里为“椰城”。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来到印尼寻找贸易机会,并于1522年抵达椰城, 1527年时,穆斯林首领领导印尼人民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的舰队,葡萄牙人被赶走,城市更名为“雅加尔达”(Jayakarta),意思是“凯旋之城”(后来的“雅加达”即由此演变而来)。17世纪初期,荷兰人和英国人都觊觎这座城市,到1619年荷兰人在此建起海岸线要塞,并把它更名为“巴达维亚”(Batavia)。18世纪初,商业贸易逐渐繁华起来的巴达维亚吸引了众多爪哇人和华人移居于此。直到1972年才更名为雅加达(Jakarta)沿用至今。荷兰殖民统治印尼达350年之久,经过三个世纪的影响,荷兰对印尼的影响可谓随处可见,雅加达老城区塔门法塔西拉广场(Taman Fatahillah Square)附近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博物馆和印尼最庄严的建筑,都保留了荷兰建筑的风格。站在广场中心,环顾四周,仿佛可以亲身体会到荷兰殖民时代的历史氛围:荷兰总督府,鹅卵石铺成的广场,广场中央的断头台,老邮局……其中,广场一侧的荷兰总督府,在印尼独立后,变成了雅加达的市政厅,1974年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参观,也就是现在的雅加达历史博物馆。馆内集中展示了许多十八世纪的装潢以及荷属东印度公司历任总督的肖像,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刻的了解雅加达在整个荷兰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据当地解说员介绍说,博物馆左面的地下室是荷兰殖民者关押当地原住民和华侨的水牢。水牢是不足10平米的拱形地窖,最高处也只能够容得下1米7左右的人直立,而当时,一个地窖中里要关押30个以上成年人,加之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炎热,雨量丰富,这种地下室中常年积水,可以想象被殖民者的生存状况。据称,最严重的时候,塔门法塔西拉广场每个礼拜都要鸣钟一次,把一批“犯人”送上广场中央的断头台,好为下一批“犯人”腾出地方。另一个与印尼历史息息相关的景点,非民族独立纪念碑(Merdeka National Monument)莫属。民族独立纪念碑是雅加达市的象征,也是雅加达的最高建筑物。位于独立广场中央。纪念碑是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下令修建的,碑体高132米,碑顶呈火炬形,表面涂有35公斤黄金,象征着印尼“八月革命”的独立精神之火燃烧不息。碑塔底层是个正方形大厅,每边长45米,称为自由厅,从入口去大厅,先要走下17级台阶,再经过一个45米长的通道。这里的数字17和45,都象征着印尼独立的日子--1945年8月17日。进入大厅,可以听到当年苏加诺宣读独立宣言时的录音。自由厅是个历史陈列馆,在其东侧墙上有一幅印尼版图的浮雕,游人通过参观可粗略了解印尼的民族发展史,尤其是它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史。从底层至塔顶平台有升降电梯,游人可登临平台鸟瞰雅加达全城,眺望远处的雅加达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