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9nLe作者:田刚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激荡四十年 · 开发浦东新区/e3pmh1hmp/e3pmh28kq江野滩荒芦苇黄,人间翻覆话沧桑。今昔巨变犹如梦,再造明珠盛世光。【环球网 记者 张馨研 】28年前,浦东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开发时,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它基础差,与大上海繁荣的外滩一江之隔,却是农田遍布。28年后,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第一代浦东建设者赵启正这样表述:“浦东开发是一首雄壮的交响曲,它的总谱是邓小平谱写的,指挥是党中央和上海市委,我们有幸成为这个大乐队的演奏员。”江野滩荒芦苇黄:回首百年一江之隔的阡陌纵横。100年前,一位海外来访者这样描述了浦东沿江景象:远眺芦苇丛生的江滩,但见满是搁浅的遇难船只残骸和漂浮上岸的货物,还有木桩和水坑。夏日西下,江滩上暑热难挡;到了冬季,西北风同样呼啸肆虐。寄生此地的人们也许能得到些许实惠,但我们很难承认对拖家带口的居民而言,这是个理想的栖息之地。在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大约在19世纪末拍摄的一张照片上,当时的浦东陆家嘴就只有一棵树,其余什么都看不到。像许多世界名城一样,上海被蜿蜒的黄浦江隔成东西两岸。80年代中期,浦西已经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而一江之隔的浦东,还是稻田和荒野。人间翻覆话沧桑:“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南巡后的开放热潮20世纪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无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中,还是在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中,上海浦东新区都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紧要关头,按照“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的殷殷嘱托,上海干部群众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绝,只争朝夕,一日千里,向国人贡献了难能可贵的“浦东速度”“浦东经验”“浦东精神”。1990年春节,上海市下起了并不常见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带给人们一丝惊喜。在上海西郊,一座绿荫掩映的宾馆内,邓小平第三次在上海度过春节。窗外,不时传来贺新春的爆竹声,焰火不断在空中闪过。但是86岁的邓小平没有休息,而是在不断思考,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外表平静,心骛全球大势,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正在内心形成。1990年4月18日上午,风和日丽,湛蓝的天空飘着一丝白云,历史意义的一刻来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原则批准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并将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今后10年中国开发开放的重点。1992年1月17日,88岁的邓小平坐在南行列车上,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从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不久小平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1993年12月13日,在上海寒冷的冬日中,89岁高龄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坚持冒雨视察杨浦大桥。当他看到浦东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老人家兴奋地吟出了“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的诗句。今昔巨变犹如梦:脱胎换骨从农田村落到高楼林立浦东开发开放,始终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2005年,浦东又成为我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了2009年的4001亿元,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18年建设,浦东脱胎换骨,从一方农田村落变身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区。当初浦东那条水漫金山的烂泥渡路就是现在的银城路,现在路的北段一边是金茂大厦,一边是东方明珠电视塔,路的南段是美丽的滨江园,路东是巍然屹立的楼群和世纪大道,路西是滨江大道滨江花园,这儿已成了美不胜收的所在。再造明珠盛世光:加快推进“两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创新驱动永葆浦东青春抚今追昔,浦东曾经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以这些“第一”为起点,浦东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每每发出让中国甚至世界震惊的“浦东好声音”。如今的浦东肩负两大国家战略,世人瞩目、压力与动力同在。2013年9月29日,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挂牌成立。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从1990年到2017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5亿元增长到996亿元,在一片阡陌农田上建起了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区。浦东发展奇迹,当惊世界殊。如今,浦东再度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两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影响力、话语权。无问东西、风雨兼程、永不停步,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或许,这便是浦东永葆青春的原因所在。15288673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5288673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613/13/23/20180613012301316.jpg{"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江野滩荒芦苇黄,人间翻覆话沧桑。今昔巨变犹如梦,再造明珠盛世光。【环球网 记者 张馨研 】28年前,浦东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开发时,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它基础差,与大上海繁荣的外滩一江之隔,却是农田遍布。28年后,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第一代浦东建设者赵启正这样表述:“浦东开发是一首雄壮的交响曲,它的总谱是邓小平谱写的,指挥是党中央和上海市委,我们有幸成为这个大乐队的演奏员。”江野滩荒芦苇黄:回首百年一江之隔的阡陌纵横。100年前,一位海外来访者这样描述了浦东沿江景象:远眺芦苇丛生的江滩,但见满是搁浅的遇难船只残骸和漂浮上岸的货物,还有木桩和水坑。夏日西下,江滩上暑热难挡;到了冬季,西北风同样呼啸肆虐。寄生此地的人们也许能得到些许实惠,但我们很难承认对拖家带口的居民而言,这是个理想的栖息之地。在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大约在19世纪末拍摄的一张照片上,当时的浦东陆家嘴就只有一棵树,其余什么都看不到。像许多世界名城一样,上海被蜿蜒的黄浦江隔成东西两岸。80年代中期,浦西已经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而一江之隔的浦东,还是稻田和荒野。人间翻覆话沧桑:“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南巡后的开放热潮20世纪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无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中,还是在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中,上海浦东新区都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紧要关头,按照“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的殷殷嘱托,上海干部群众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绝,只争朝夕,一日千里,向国人贡献了难能可贵的“浦东速度”“浦东经验”“浦东精神”。1990年春节,上海市下起了并不常见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带给人们一丝惊喜。在上海西郊,一座绿荫掩映的宾馆内,邓小平第三次在上海度过春节。窗外,不时传来贺新春的爆竹声,焰火不断在空中闪过。但是86岁的邓小平没有休息,而是在不断思考,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外表平静,心骛全球大势,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正在内心形成。1990年4月18日上午,风和日丽,湛蓝的天空飘着一丝白云,历史意义的一刻来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原则批准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并将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今后10年中国开发开放的重点。1992年1月17日,88岁的邓小平坐在南行列车上,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从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不久小平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1993年12月13日,在上海寒冷的冬日中,89岁高龄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坚持冒雨视察杨浦大桥。当他看到浦东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老人家兴奋地吟出了“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的诗句。今昔巨变犹如梦:脱胎换骨从农田村落到高楼林立浦东开发开放,始终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2005年,浦东又成为我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了2009年的4001亿元,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18年建设,浦东脱胎换骨,从一方农田村落变身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区。当初浦东那条水漫金山的烂泥渡路就是现在的银城路,现在路的北段一边是金茂大厦,一边是东方明珠电视塔,路的南段是美丽的滨江园,路东是巍然屹立的楼群和世纪大道,路西是滨江大道滨江花园,这儿已成了美不胜收的所在。再造明珠盛世光:加快推进“两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创新驱动永葆浦东青春抚今追昔,浦东曾经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以这些“第一”为起点,浦东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每每发出让中国甚至世界震惊的“浦东好声音”。如今的浦东肩负两大国家战略,世人瞩目、压力与动力同在。2013年9月29日,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挂牌成立。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从1990年到2017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5亿元增长到996亿元,在一片阡陌农田上建起了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区。浦东发展奇迹,当惊世界殊。如今,浦东再度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两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影响力、话语权。无问东西、风雨兼程、永不停步,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或许,这便是浦东永葆青春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