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CfZ0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专家达沃斯把脉金融业前景 各界期待存款利率改革/e3pmh1hmp/e3pn46e0h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多项改革突破引发全球各方关注,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尤为引人瞩目,这也是11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新领军者年会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被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多位与会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提速,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值得期待。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存款利率改革带来的挑战。同时,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在内的制度亟待推出。各界期待存款利率改革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金融分论坛上,来自全球的金融界人士高度肯定了中国利率市场改革取得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与企业家交流有关金融改革的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他表示,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今后还会继续往前走。李克强也特别强调,改革当中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在不断推进监管体系的完善,使它更加科学、有效,而且也在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他说,把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到位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 花旗集团高级顾问William R.Rhodes认为,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解决目前各界担忧的“影子银行”问题十分必要。“我认为放开管制、推进市场利率市场化特别必要,应该在存贷款利率两方面都有所调整,当然存款利率的调整必须谨慎。”目前中国在建设上海自贸区,相关的金融改革或可在其中加快进程。不少分析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将积极探索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比如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其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能否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惊险一跃”,也就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受到各界关注。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探索利率市场化,并不仅仅是放开人民币和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上限这么简单,而是要建立市场化的、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形势相适应的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因此,在推进步骤上,要综合考虑我国金融发展阶段、金融开放需要和金融机构承受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外资机构仍看好中国银行业多位业内人士11日参加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虽然近期有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但这一现象背后不少机构都存在自身的财务因素,总体来看外资机构仍看好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抛售银行股原因复杂近期外资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的行为引发了论坛现场的激烈讨论。花旗集团高级顾问William R.Rhodes表示:“近期跨国银行抛售或者清空对中国银行业的战略性持股,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中国银行业缺乏信心,而是他们真的需要资金。”他表示,近期跨国银行在本国积极筹资,是为了去杠杆化并达到本国的监管要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抛售中资银行股筹钱。近年来不少外资机构大举减持中资银行股份。截至目前,建行、工行及中行三大国有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均已退出,目前仅汇丰仍然持有交通银行19%的股份。今年5月,高盛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持有的工商银行股份。高盛通过多次减持工行股份获利已达百亿美元,而2006年工行在港上市之前,高盛购入工行股份的成本价是25.8亿美元。此外,中行战略投资者之一的瑞银在其三年锁定期刚刚结束,就大举减持完全退出;而另一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紧随瑞银脚步,也全部出清中行H股。参会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清仓中资银行股份,一方面与外资战略投资者自身财务因素、企业转型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源于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加速将削弱银行竞争力的担忧。另外,外资机构对于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也是导致减持的重要原因。2013年A股中报数据显示,五家国有大型银行不良贷款较上年末增加224.25亿元。尽管如此,多数外资机构在中资银行股的投资获利丰厚,他们的退出并不意味着不看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银行业面临海外机遇有外资机构人士认为,看好中资银行股的长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其在中国境内的发展稳健,还源于近年来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发展迅速。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中国正日渐融入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采购全球化慢慢走向销售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投资全球化。我们面临跟随企业走出去的机遇。而在此过程中有企业的品牌传播非常重要,除了银行的服务和信誉,也有必要通过一些广告让大家熟悉你。所以现在世界一些主要的机场,下飞机以后就可以看到工商银行大幅广告。”据他介绍,最近几年,工商银行在全世界40个国家设立了380个分支机构,有超过一万名员工,其中进行了13次收购兼并,95%左右是各国本土的员工。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此前表示:“今后5到10年将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关键机遇期。”截至2012年末,共有16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了1050家机构,数量约为改革开放之初的6.6倍。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资银行海外机构覆盖了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级机构146家,二级机构904家。从整体来看,以中行、工行为代表的五大行仍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主力军。业内人士预计,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将加快海外分支机构布局,力争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银行就表示,未来3-5年,中行将努力使其海外业务所占比重升至30%左右,包括将海外业务税前利润、海外营业收入等提升至总量的三成。中小银行更期盼大额可转让存单数家国有大行已向央行提交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方案的消息,引发市场对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的猜想。银行业人士指出,未来若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将有助于改善银行流动性。由于中小银行资金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其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迫切性更高。利于改善流动性从国外经验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印发的一种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标明票面金额、存入和到期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额和规定利率提取全部本息,逾期存款不计息,可流通转让自由买卖。主要发行给企业、个人或者其他机构投资者,发行利率市场化,企业和货币市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大额可转让存单是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工具。银行间同业流转存单比同业拆借更方便,某一方机构流动性偏紧时,即使同业拆借拿不到资金,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获得资金。“这对于市场流动性平稳是有好处的,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有好处。”“目前市场热议拟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只限于金融同业之间,用来解决同业间的资金流动性问题。这有利于同业资金的流动性,也有利于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中小银行需求迫切中金公司报告认为,从银行同业负债的角度看,最近几年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扩张较快,占总负债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大型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较低,也没有出现持续上升。在试点初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很强的动力把同业存单的规模扩充到很大。如果试点拓宽到其余的股份制银行和中小地方商业银行,则同业存款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很快。“中小银行吸收存款压力更大,资金更紧张,因此发行大额存单的迫切性也相对更高。”连平表示。盛宏清也表示,在商业银行中,中小银行发行存单的迫切性更高。大行吸收活期存款的平均负债成本要比小行低得多。在货币市场上,大行是资金净融出方,小行是融入方。2012年,大行向中小行融出资金达到30万亿元。同业存单的推出是否会提高银行负债成本?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很难一概而论。同业存单本身作为一种融资工具不会推动利率向某个方向发生趋势性变化,利率水平的确定仍需要综合判断经济增长、通胀、央行货币政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等因素。盛宏清表示,大额可转让存单对同业存款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替代。其发行利率应该不会高于同业存款,理论上应该在同业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间。“存单对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影响还主要取决于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他说。盛宏清还表示,大额可转让存单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存单的期限、与现在协议存款的区别以及定价机制。初期,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可能仅限于银行间市场,未来希望市场参与者能进一步扩大,放开基金公司等机构进入这个市场。基金公司、央企等机构的入市,能够扩大市场的购买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1378955460000责编:guoweiwei中证网137895546000011["9CaKrnJCfC1","9CaKrnJCf7o","9CaKrnJCeIX","9CaKrnJCehp","9CaKrnJCdWw","9CaKrnJC7lt","9CaKrnJC5PM","9CaKrnJz1kR","9CaKrnJz0dj"]{"email":"guoweiwei@huanqiu.com","name":"guoweiwei"}
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多项改革突破引发全球各方关注,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尤为引人瞩目,这也是11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新领军者年会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被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多位与会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提速,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值得期待。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存款利率改革带来的挑战。同时,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建立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在内的制度亟待推出。各界期待存款利率改革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金融分论坛上,来自全球的金融界人士高度肯定了中国利率市场改革取得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与企业家交流有关金融改革的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他表示,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今后还会继续往前走。李克强也特别强调,改革当中一个重要问题是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在不断推进监管体系的完善,使它更加科学、有效,而且也在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他说,把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到位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 花旗集团高级顾问William R.Rhodes认为,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解决目前各界担忧的“影子银行”问题十分必要。“我认为放开管制、推进市场利率市场化特别必要,应该在存贷款利率两方面都有所调整,当然存款利率的调整必须谨慎。”目前中国在建设上海自贸区,相关的金融改革或可在其中加快进程。不少分析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将积极探索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比如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其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能否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惊险一跃”,也就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受到各界关注。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探索利率市场化,并不仅仅是放开人民币和外币小额存款利率上限这么简单,而是要建立市场化的、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形势相适应的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因此,在推进步骤上,要综合考虑我国金融发展阶段、金融开放需要和金融机构承受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外资机构仍看好中国银行业多位业内人士11日参加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虽然近期有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但这一现象背后不少机构都存在自身的财务因素,总体来看外资机构仍看好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抛售银行股原因复杂近期外资机构抛售中资银行股的行为引发了论坛现场的激烈讨论。花旗集团高级顾问William R.Rhodes表示:“近期跨国银行抛售或者清空对中国银行业的战略性持股,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中国银行业缺乏信心,而是他们真的需要资金。”他表示,近期跨国银行在本国积极筹资,是为了去杠杆化并达到本国的监管要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抛售中资银行股筹钱。近年来不少外资机构大举减持中资银行股份。截至目前,建行、工行及中行三大国有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均已退出,目前仅汇丰仍然持有交通银行19%的股份。今年5月,高盛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持有的工商银行股份。高盛通过多次减持工行股份获利已达百亿美元,而2006年工行在港上市之前,高盛购入工行股份的成本价是25.8亿美元。此外,中行战略投资者之一的瑞银在其三年锁定期刚刚结束,就大举减持完全退出;而另一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紧随瑞银脚步,也全部出清中行H股。参会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清仓中资银行股份,一方面与外资战略投资者自身财务因素、企业转型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源于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加速将削弱银行竞争力的担忧。另外,外资机构对于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也是导致减持的重要原因。2013年A股中报数据显示,五家国有大型银行不良贷款较上年末增加224.25亿元。尽管如此,多数外资机构在中资银行股的投资获利丰厚,他们的退出并不意味着不看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银行业面临海外机遇有外资机构人士认为,看好中资银行股的长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其在中国境内的发展稳健,还源于近年来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发展迅速。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中国正日渐融入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采购全球化慢慢走向销售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投资全球化。我们面临跟随企业走出去的机遇。而在此过程中有企业的品牌传播非常重要,除了银行的服务和信誉,也有必要通过一些广告让大家熟悉你。所以现在世界一些主要的机场,下飞机以后就可以看到工商银行大幅广告。”据他介绍,最近几年,工商银行在全世界40个国家设立了380个分支机构,有超过一万名员工,其中进行了13次收购兼并,95%左右是各国本土的员工。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此前表示:“今后5到10年将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关键机遇期。”截至2012年末,共有16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了1050家机构,数量约为改革开放之初的6.6倍。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资银行海外机构覆盖了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级机构146家,二级机构904家。从整体来看,以中行、工行为代表的五大行仍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主力军。业内人士预计,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将加快海外分支机构布局,力争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银行就表示,未来3-5年,中行将努力使其海外业务所占比重升至30%左右,包括将海外业务税前利润、海外营业收入等提升至总量的三成。中小银行更期盼大额可转让存单数家国有大行已向央行提交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方案的消息,引发市场对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的猜想。银行业人士指出,未来若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将有助于改善银行流动性。由于中小银行资金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其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迫切性更高。利于改善流动性从国外经验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印发的一种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标明票面金额、存入和到期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额和规定利率提取全部本息,逾期存款不计息,可流通转让自由买卖。主要发行给企业、个人或者其他机构投资者,发行利率市场化,企业和货币市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大额可转让存单是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工具。银行间同业流转存单比同业拆借更方便,某一方机构流动性偏紧时,即使同业拆借拿不到资金,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获得资金。“这对于市场流动性平稳是有好处的,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有好处。”“目前市场热议拟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只限于金融同业之间,用来解决同业间的资金流动性问题。这有利于同业资金的流动性,也有利于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中小银行需求迫切中金公司报告认为,从银行同业负债的角度看,最近几年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扩张较快,占总负债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大型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较低,也没有出现持续上升。在试点初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很强的动力把同业存单的规模扩充到很大。如果试点拓宽到其余的股份制银行和中小地方商业银行,则同业存款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很快。“中小银行吸收存款压力更大,资金更紧张,因此发行大额存单的迫切性也相对更高。”连平表示。盛宏清也表示,在商业银行中,中小银行发行存单的迫切性更高。大行吸收活期存款的平均负债成本要比小行低得多。在货币市场上,大行是资金净融出方,小行是融入方。2012年,大行向中小行融出资金达到30万亿元。同业存单的推出是否会提高银行负债成本?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很难一概而论。同业存单本身作为一种融资工具不会推动利率向某个方向发生趋势性变化,利率水平的确定仍需要综合判断经济增长、通胀、央行货币政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等因素。盛宏清表示,大额可转让存单对同业存款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替代。其发行利率应该不会高于同业存款,理论上应该在同业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间。“存单对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影响还主要取决于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他说。盛宏清还表示,大额可转让存单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存单的期限、与现在协议存款的区别以及定价机制。初期,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可能仅限于银行间市场,未来希望市场参与者能进一步扩大,放开基金公司等机构进入这个市场。基金公司、央企等机构的入市,能够扩大市场的购买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