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fvpo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大“我”无私弊,“实”“油”献祖国/e3pmh1hmp/e3pmh1pvu精神因传承而绽放光芒,传承因精神而成就不朽。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精神”亦是如此。历史无声成厚土,溉浇心血化葱茏六十二年前,当中国天然石油年产量才42万吨(1955年数据),一年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投资才2亿多元,野外勘探开发工作在新疆、玉门等地的戈壁、荒滩、沙漠上苦苦进行的时候,毛主席曾感慨地说:“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在那个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物质条件一穷二白,各项产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年代;在那个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昂然奋进,充满改天换地豪情的年代,毛主席的这番话仿佛播下一颗种子,自那以后,经过一代代石油人奋斗不懈的精心培育,终于长成果实累累的参天大树。2017年,中石油实现原油年产量8.9亿桶,国内天然气产量突破千亿立方米。今昔对比,变化之大,恍若隔世。创造这一人间奇迹的,正是一代代继承弘扬“石油精神”砥砺奋进的中国石油人。而“石油精神”,以及其所衍生出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也成为激励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为广大中国人民所铭记。图为大庆油田工人们的作业现场自强需志天行健,大我方明地势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果说“革命加拼命”的“苦干实干”精神是“石油精神”这颗精神大树的种子,那“三老四严”就是“石油精神”的枝干,“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就是“石油精神”的花果。而“石油精神”用一句最生动的口号来解读,那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一代代石油人正是在这句口号的鼓舞激励下,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蹚过老君庙的石油河、顶着准噶尔的风沙、冒着柴达木的严寒、翻过川中的重重大山……“革命加拼命”的“苦干实干”,终于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书写出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由此我们可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我”指的绝不是营营于私利的“小我”,而是以天下为公的“大我”;绝不是拿一分钱出一分力,只为混口饭吃的“小我”,而是公而忘私,尽心竭力,全身心投入的“大我”。因为“石油精神”不是坐等而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在急需能源为新中国“解围”,为现代化建设“造血”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重任!因为“石油精神”不是享福而来的,而是苦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差距的鸿沟,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改天换地!因为“石油精神”不是空想而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挖掘出自身的无穷潜力,始终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实干兴邦,成就伟业!因为“石油精神”不是虚饰而来的,而是实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做到“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石油精神”的光芒激励着一代代石油工人。传承尤寄民心奋,殷殷咐嘱励今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传承体现,“石油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赞扬。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亲手举起大庆这面红旗,“石油精神”自此达到全新的历史高度。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也指出:“在延安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提的四个大字叫‘实事求是’,我看大庆讲‘三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可以说,以“实事求是”为特征的“石油精神”早已蕴含了改革开放的基因,并在春雷乍响的前夜,由小平同志指了出来。1990年,江泽民同志首次视察大庆油田时指出:“这里到处洋溢着体现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这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再次肯定了“大庆精神”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风貌,并将其内涵进一步阐明为“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2009年,胡锦涛同志再次到大庆油田考察时强调:“50年来,以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大庆油田创业者,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远大胸怀,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极不平凡的业绩,生产了大量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宝贵石油产品,培育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锤炼了一支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充分肯定了“石油精神”的传承发展,并对由此打造出的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石油队伍寄予厚望。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两会期间指出“大庆依然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之后,又于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前夕,做出重要批示:强调“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图为铁人精神发源地—大庆钢铁1205钻井队。初心不负新时代,后辈当兴老赤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石油精神”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的继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中石油人掷地铿锵地表示: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无论历史如何演进、形势如何变化、任务如何转换,石油人仍然需要不断从“石油精神”中汲取营养力量,追忆传统、传承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党的石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中石油人战胜困难挑战的最大底气所在,是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大局所在,是需要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重要遵循所在。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构筑共同思想基础,发挥政治优势、规范行为准则、塑造先进文化、抵制腐败侵蚀、推动石油工业稳健发展的最现实路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中石油履行国有企业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仍然需要当年石油会战那种誓死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坚定信念,仍然需要“把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里”的豪情壮志,仍然需要老一辈石油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职、胸怀全局,全力以赴为国家多做贡献。是建设一支过得硬靠得住石油队伍的关键因素。大“我”无私弊,“实”“油”献祖国!数十年风雨历程,中石油人高举“石油精神”的旗帜,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以“大我”胸怀,“大无畏”气概,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同时,也贡献出沉甸甸的精神硕果。正如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人事部总经理刘志华所说:“弘扬‘石油精神’,进一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提振士气、重塑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用苦干实干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诠释丰富“石油精神”,来赋予它鲜明的时代内涵。我们要通过讲好石油故事,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从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位劳模陈振夏、到一代 “铁人”王进喜、到新时期的钻井人“新铁人”李新民、再到战火淬炼的油田“铁人”王杰、再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肉孜麦麦提•巴克……一代代优秀“石油精神”代表人物如一座座高峰形成高原,如一颗颗明星汇成星海,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将传承激励中国石油人不断创造新的人间奇迹!15438139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艺环球网15438139800002[]//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1203/13/16/20181203011631151.png{"email":"liuyi@huanqiu.com","name":"刘艺"}
精神因传承而绽放光芒,传承因精神而成就不朽。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精神”亦是如此。历史无声成厚土,溉浇心血化葱茏六十二年前,当中国天然石油年产量才42万吨(1955年数据),一年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投资才2亿多元,野外勘探开发工作在新疆、玉门等地的戈壁、荒滩、沙漠上苦苦进行的时候,毛主席曾感慨地说:“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在那个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物质条件一穷二白,各项产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年代;在那个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昂然奋进,充满改天换地豪情的年代,毛主席的这番话仿佛播下一颗种子,自那以后,经过一代代石油人奋斗不懈的精心培育,终于长成果实累累的参天大树。2017年,中石油实现原油年产量8.9亿桶,国内天然气产量突破千亿立方米。今昔对比,变化之大,恍若隔世。创造这一人间奇迹的,正是一代代继承弘扬“石油精神”砥砺奋进的中国石油人。而“石油精神”,以及其所衍生出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也成为激励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为广大中国人民所铭记。图为大庆油田工人们的作业现场自强需志天行健,大我方明地势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果说“革命加拼命”的“苦干实干”精神是“石油精神”这颗精神大树的种子,那“三老四严”就是“石油精神”的枝干,“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就是“石油精神”的花果。而“石油精神”用一句最生动的口号来解读,那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一代代石油人正是在这句口号的鼓舞激励下,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蹚过老君庙的石油河、顶着准噶尔的风沙、冒着柴达木的严寒、翻过川中的重重大山……“革命加拼命”的“苦干实干”,终于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书写出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由此我们可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我”指的绝不是营营于私利的“小我”,而是以天下为公的“大我”;绝不是拿一分钱出一分力,只为混口饭吃的“小我”,而是公而忘私,尽心竭力,全身心投入的“大我”。因为“石油精神”不是坐等而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在急需能源为新中国“解围”,为现代化建设“造血”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重任!因为“石油精神”不是享福而来的,而是苦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差距的鸿沟,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改天换地!因为“石油精神”不是空想而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挖掘出自身的无穷潜力,始终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实干兴邦,成就伟业!因为“石油精神”不是虚饰而来的,而是实出来的!唯有“大我”,石油人才能做到“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石油精神”的光芒激励着一代代石油工人。传承尤寄民心奋,殷殷咐嘱励今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传承体现,“石油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赞扬。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亲手举起大庆这面红旗,“石油精神”自此达到全新的历史高度。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也指出:“在延安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提的四个大字叫‘实事求是’,我看大庆讲‘三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可以说,以“实事求是”为特征的“石油精神”早已蕴含了改革开放的基因,并在春雷乍响的前夜,由小平同志指了出来。1990年,江泽民同志首次视察大庆油田时指出:“这里到处洋溢着体现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这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再次肯定了“大庆精神”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风貌,并将其内涵进一步阐明为“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2009年,胡锦涛同志再次到大庆油田考察时强调:“50年来,以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大庆油田创业者,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远大胸怀,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极不平凡的业绩,生产了大量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宝贵石油产品,培育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锤炼了一支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充分肯定了“石油精神”的传承发展,并对由此打造出的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石油队伍寄予厚望。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两会期间指出“大庆依然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之后,又于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前夕,做出重要批示:强调“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图为铁人精神发源地—大庆钢铁1205钻井队。初心不负新时代,后辈当兴老赤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石油精神”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的继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中石油人掷地铿锵地表示: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无论历史如何演进、形势如何变化、任务如何转换,石油人仍然需要不断从“石油精神”中汲取营养力量,追忆传统、传承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党的石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中石油人战胜困难挑战的最大底气所在,是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大局所在,是需要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重要遵循所在。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构筑共同思想基础,发挥政治优势、规范行为准则、塑造先进文化、抵制腐败侵蚀、推动石油工业稳健发展的最现实路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中石油履行国有企业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仍然需要当年石油会战那种誓死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坚定信念,仍然需要“把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里”的豪情壮志,仍然需要老一辈石油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是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职、胸怀全局,全力以赴为国家多做贡献。是建设一支过得硬靠得住石油队伍的关键因素。大“我”无私弊,“实”“油”献祖国!数十年风雨历程,中石油人高举“石油精神”的旗帜,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以“大我”胸怀,“大无畏”气概,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同时,也贡献出沉甸甸的精神硕果。正如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人事部总经理刘志华所说:“弘扬‘石油精神’,进一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提振士气、重塑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用苦干实干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诠释丰富“石油精神”,来赋予它鲜明的时代内涵。我们要通过讲好石油故事,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从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位劳模陈振夏、到一代 “铁人”王进喜、到新时期的钻井人“新铁人”李新民、再到战火淬炼的油田“铁人”王杰、再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肉孜麦麦提•巴克……一代代优秀“石油精神”代表人物如一座座高峰形成高原,如一颗颗明星汇成星海,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将传承激励中国石油人不断创造新的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