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马牧野】2025年8月7日至9日,全球显示产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2025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EXPO 2025,以下简称DIC2025)如期而至。作为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CODA)倾力打造的国际级平台,DIC2025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脉搏。
在这场汇聚全球顶尖企业的技术盛宴中,诚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诚志股份”,股票代码:000990)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诚志永华”)的展台格外引人注目:从新型液晶材料的国产化突破到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的深度布局,从多技术路线的协同研发到国际专利储备的战略升级,这家被誉为“中国显示材料国产化领军者”的企业,正以一场无声却有力的技术革新,向世界展示中国显示材料领域的“硬核”底气。

“诚志永华的定位为技术突破者与全球市场领航者,核心在于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现阶段,公司聚焦OLED材料高端化、液晶材料功能拓展等布局,助力国内显示产业链从‘规模扩张’向‘高端突破’升级。”诚志永华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梁志安在接受环球网财经的采访中如是说。
技术突围:从“填补空白”到“引领场景”的创新实践
走进DIC2025的诚志永华展台,一组组看似“小而精”的展品,却隐藏着显示材料领域的“大突破”。液晶涂布材料、宾主型染料液晶、电子纸用胆甾相液晶、液晶天线等,这些名字或许对普通人而言稍显陌生,却应用在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屏幕当中。“它们有的填补了国内细分领域的材料空白,有的则是液晶材料的开创性应用。”梁志安介绍,这些展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是中国液晶企业技术探索的缩影,更已逐步走向产业化前沿。
梁志安透露,这些产品的应用场景已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建筑、通信等多个领域——从LCD/OLED面板的补偿膜到汽车调光玻璃与尾灯,从建筑智能窗到电子纸显示,甚至延伸至航天通信的低轨卫星等领域,诚志永华正以“材料创新”为支点,撬动多领域的显示革命。
对于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以年均超30%的增速重塑产业格局的热门赛道,诚志永华早已将技术触角探入这一领域。“车载显示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本质上是‘材料性能的极限挑战’。”梁志安指出,从-30℃极寒到85℃高温的车规环境,从高对比度的人机交互到低延迟的动态响应,每一项需求都倒逼着液晶材料的迭代升级。

据介绍,诚志永华已针对车载场景构建了全矩阵产品体系:包含中控显示屏(CID)、副驾屏、后排娱乐屏及抬头显示屏(HUD)等所需的液晶材料,均有成熟产品开发。“比如HUD用液晶,需要在阳光直射下仍保持高对比度与快速响应,公司通过结构优化,将响应时间缩短至毫秒级;车载显示屏则要求在-30℃环境下响应时间小于250毫秒,我们的宽温域液晶材料已完全满足这一指标。”更值得关注的是车窗与车顶天幕的调光玻璃——通过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与染料液晶技术,玻璃可实现无级调光,既降低车内温度又保护隐私,相关产品诚志永华均实现了稳定量产并持续进行升级迭代。
多技术路线平衡:“深耕LCD”与“卡位新兴”的战略协同
当前显示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的关键期,LCD仍是全球显示面板的主流产品,占据超60%的市场份额;OLED凭借柔性、高对比度特性在高端市场快速渗透;MLED(Mini/Micro LED)则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面对“多技术并存”的复杂格局,诚志永华选择了一条“核心技术深耕+新兴赛道卡位”的双轨路径。
“LCD是我们的根基。”梁志安强调,通过收购日本DIC株式会社的1183项液晶专利,诚志永华构建了全球第二的专利储备,并借助AI智能配方系统,将液晶材料的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在LCD领域,诚志永华的产品不仅覆盖基础材料,更包括高端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与技术护城河。”近年来,基于LCD业务的持续盈利,诚志永华为OLED、MLED等新兴技术的研发投入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OLED领域,诚志永华将其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建成万级洁净度生产线,公司实现了纯度超99.99%的OLED材料量产。此外,在OLED材料体系中,蓝光材料的研发难度堪称“珠峰”。诚志永华此次展出的自主知识产权蓝光材料量产突破,正是其技术攻坚能力的集中体现。
“蓝光材料的难点在于‘能量’与‘稳定性’的双重矛盾。”梁志安分析,蓝光发光能量高,容易导致材料分子分解与亮度衰减;同时,现有蓝光器件的能量利用效率不足100%,器件整体效率偏低;此外,蓝光材料对杂质极其敏感,生产过程中微小的污染都可能影响性能。“更关键的是,如何在保证高效率的同时实现广色域与长寿命的平衡,是行业公认的技术挑战。”
“目前,我们的蓝光材料在色纯度、热稳定性等指标上已达到国际主流厂商水平,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梁志安透露,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OLED材料的空白,更推动国产OLED屏幕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提升。
对于MLED技术,诚志永华则采取“技术跟踪+场景储备”策略。“公司并未盲目投入大规模量产研发,而是基于在高折射率液晶等领域的技术积累,预留与MLED的融合接口。”梁志安解释,MLED对多个技术环节有特殊要求,诚志永华通过提前布局相关材料技术,可在市场需求爆发时快速响应。
国产化领军者的使命:从“协同创新”到“全球领航”
作为中国显示材料国产化的标杆企业,诚志永华的角色早已超越单纯的“供应商”——它是技术突破的“攻坚者”、产业链协同的“粘合剂”,更是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我们的定位很清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梁志安强调,通过“需求导向研发+快速技术响应+产业链深度协同”模式,诚志永华针对不同场景开发定制化材料,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并实现“客户测试-量产交付”的快速响应。
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诚志永华已构建覆盖日韩、欧美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同时,通过收购日本DIC专利,诚志永华不仅强化了技术储备,更可承接其在全球高端市场的客户资源。“现今,公司已成为全球少数能与德国默克抗衡的显示材料供应商,‘slichem’品牌在业内享有盛誉。”梁志安称。
从填补国产化空白到定义行业标准,从传统液晶创新到前沿材料布局,诚志永华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显示材料产业的崛起路径。在DIC2025展会现场,企业展示的不仅是具体产品,更是一套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技术迭代为驱动、以产业链协同为支撑的创新体系。
随着8K超高清、柔性显示、车载智能化等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显示材料正经历从“功能实现”到“体验升级”的质变。诚志永华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显示材料的国产化之路,不仅是技术的突围,更是产业链韧性的锻造。正如梁志安所言:“显示产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敢于创新、深耕底层技术的企业。诚志永华愿做那颗‘种子’,在创新的土壤里生长,为全球显示产业贡献更多‘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