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于周二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是本月内的第二次操作。结合月初的操作,央行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向市场净投放4000亿元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较上月增加1000亿元,彰显了其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的明确立场。
根据公开数据,10月共有1.3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于10月9日率先开展了1.1万亿元3个月期操作,实现3000亿元加量续作;此次6000亿元的6个月期操作,则在对冲5000亿元到期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量1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举能有效熨平资金波动,应对当前市场面临的流动性需求。他指出,国家发改委正加快推进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大幅拉动配套贷款投放,同时10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二者均可能收紧资金面。央行的操作既能助力债券顺利发行,也释放出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从期限结构角度分析认为,3个月与6个月期的组合操作,不仅能呵护节后资金面,更可保障元旦前后市场流动性充裕,为跨年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基础。他特别提到,买断式逆回购利率低于同期限中期借贷便利(MLF),加大操作力度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为后续信贷投放减负。
展望未来,市场关注点转向即将到期的7000亿元MLF。董希淼预测,央行或采取等量或小幅加量方式续作,并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
此外,董希淼还提及,四季度作为稳增长政策发力关键期,央行可能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并延续“买短卖长”模式,在投放基础货币的同时维护收益率曲线的合理形态,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流动性支撑。(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