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5SG1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在广州家门口看最好的文艺作品”/e3pmh1hmp/e3ptlrdc9/e3ptltkc2原标题:“在广州家门口看最好的文艺作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应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州作为有着两千多年文化历史的古城,一直以“海纳百川、开放兼容”的文化胸怀著称。“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以番禺沙湾“何氏三杰”为代表的广东音乐名家、以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粤剧等,都代表着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光彩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飞速发展的广州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两千年的城市文脉将如何在当代续写绚丽新篇?广州将以什么样的文化形象走向世界,赢得更多人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和眷恋?在“广州文艺战线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召开之际,今日起,将连续推出“广州文艺 走在新时代前列”系列报道,分广州文艺国际形象、文化传承、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文艺为民五大篇章,讲述广州文艺在新时期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特色、发展潜力和全新蓝图。该系列报道将在南方+、南方网同步推出,敬请垂注。 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了“要立足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标准,做到‘取法乎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指示。近年来,随着广州大剧院等城市文化新地标的落成,以及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国际纪录片节等国家级文化品牌的相继落户,广州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气魄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也将一系列广州文化品牌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广州切实有效地推动、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大力实施文艺惠民工程,有效推动了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合作。广州不仅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家和艺术团体来华演出的必经之地,也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心目中最具文艺魅力与感召力的城市之一。广州大剧院7年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一个城市被人记住的往往是它的文化名片。今年5月,广州新地标之一——广州大剧院迎来7周岁生日。7年前,当广州大剧院落成开业之时,或许许多人并没想到它除了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外,居然还能推动改变城市的气质,引领文化风气。7年来,它在打造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歌剧市场,引领广州城市的歌剧文化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七载光阴,大剧院与广州观众一同携手走过,带来的经典项目数不胜数,名家名团也众星云集,熠熠生辉。尤其是年度歌剧《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魔笛》《阿依达》,音乐剧史巅峰之作《剧院魅影》,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为这座“广州文化地标建筑”“华南地区艺术潮头”增添了光彩。“从没见过广州的高雅演出像今年一样热闹!”一位资深广州乐迷感叹道。今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料影后于佩尔首访广州,世界交响乐天团柏林爱乐乐团以及两位声乐界顶级巨星考夫曼和达姆娆也在前不久于一周内集中亮相,有乐迷就直言:“在广州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因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家名团的演出,最好的文艺都在广州!”今年上演的《阿依达》已是广州大剧院成功运作的第七部歌剧作品,经过7年培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广州为核心,涵盖珠三角和港澳的粉丝群。正因如此,《阿依达》甫一开票,3天内票房就破了百万元大关。如今,广州大剧院年均演出场次已达340场,并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行列,成为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并列的中国三大国家级演艺中心之一。坐落于广州话剧团内的十三号剧院则是广州戏剧爱好者的汇聚地,最初只是一个单层综合排练场,老化程度严重。如今,改造后的剧场实现了团场结合的新模式,并成为华南第一家“话剧专卖店”、广州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每年上演剧目近300场。经过10多年的市民话剧普及,这里的注册会员已经超过3万。最近,“国际默剧演出季”正在十三号剧院上演,来自美国、英国、芬兰、荷兰4个戏剧大国6部各具风格的默剧作品共计22场演出带领广州市民品味全国独此一场的国际级文化盛宴。木偶师杜拜是第二次来广州,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上次来的时候去了广州大剧院表演,整个城市感觉很安逸,常常看到大家聚集在一起打太极、跳舞,这种感觉很棒!”演员巴福对广州的建筑非常感兴趣,“这里的传统建筑里蕴含着很多的技艺、心思和设计,这样的建筑被打造成公共艺术展馆非常棒!”在舞台上的神奇转变背后,实则浸润着广州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名团、名家的轮番登场,也显示了广州的演出市场氛围浓厚、生机勃勃,来此的艺术家们不止一次赞赏地说:“我们可以从广州观众的反应和注意力中得知,他们渴望了解和感受我们的艺术。”多个国际化文化品牌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近年来,广州被外界津津乐道的不仅仅只有经济,还有各类文化创新。这些年来,广州用国际化的视野,通过举办广州艺术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活动,把一系列广州文化品牌推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更在多个文化领域抢占了制高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除了“食在广州”,广州现在还多了个“戏剧”名片。今年,广州艺术节正式更名为“广州国际戏剧节”,内外剧目22台共计演出67场,让市民大饱眼福。就在一年前,“世界戏剧日”第一次到中国便来到了广州,当时,来自全世界33个国家的戏剧家在广州进行了交流。从梅花奖到世界戏剧节,再到今年以戏剧为主题的广州艺术节,广州正通过塑造品牌、建造国际水准场馆、培养吸引戏剧人才,打造一座具有广州特色的“戏剧之都”。10年前,曾有一部入选全国十大精品的剧目在广州上演,场上的观众寥寥无几;但如今,类似的戏剧演出场场爆满。在谈及近年来广州戏剧氛围的变化时,一位粤剧工作者感受颇深。短短时间,广州的戏剧文化已经实现了从过去“乏人问津”到现在“一票难求”的转变。值得期待的是,12月份广州还将举办“2017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和“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理事峰会”,届时将有更多世界各地的演出商、单位汇聚广州,推荐行业内的最新力作。“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人以及具体承办的工作者等,都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表示。今年起,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将在广州长期落户,全国美展系列中首个动漫美展也在广州举办,广州文化产业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如今,广州已有自己的文化产业交易季,内容涵盖漫画节、国际纪录片节、艺术博览会等。2017广州动漫游戏展各项数据再创新高,规模、成交量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二,近30万漫迷齐聚广州的景象令很多人至今难忘,超过70亿元的成交额更是令不少同类展会艳羡不已。作为广州在国际化方面走得更快的文化品牌之一,2017广州纪录片节也将于12月开幕。“广州纪录片节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更是助推华语纪录片走向国际的重要力量。”对此,广州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甚是自豪。2017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4239部/集作品参评、参展,覆盖国家数和征集数量均保持亚洲同类纪录片节第一。今年,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等八大国际知名纪录片专业节展更将首次齐聚广州,组委会还将联合海外50余家专业机构以及一流节展,把优秀的中国提案推广到海外,拓宽提案互推通道,助力广州搭建的文化平台,“中国故事”将登上更广阔的全球舞台。城市文化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三11月26日,随着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以下简称“金钟奖”)获奖名单出炉,广东又添两名“金钟之星”:由星海音乐学院选送的张文沁、王传亮获得声乐(美声)组的金钟奖。金钟奖自2001年举办首届,金钟奖已走过16载,落户广州也已达14年。通过这个平台,广东选送的选手、作品在已获得40多个奖项,大大促进广东音乐事业的发展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不仅如此,每一个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背后,都伴随着广州创新、改革的步伐。2003年在广州初办时,一些优秀的选手有时候还要私下动员,为了吸引大家来观看,组委会还印制了10万推广普及册并在公园举办音乐论坛,希望能有热爱音乐的观众来观摩学习。而现在,不仅仅是广州市民,中国整个音乐界都对金钟奖充满了期待。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组委会副主任韩新安参与过10届金钟奖比赛,见证了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现在的评委规模是过去的3倍,经过各种社会、届内的推举和审批。可以说,在权威性、导向性、辐射力等方面,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发展。”歌手阎维文也认为,金钟奖落地广州后,赛事越来越正规,“金钟奖创新性地启用‘盲听’方式,为全国优秀年轻歌手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金钟奖“扎根”广州多年,如今不仅比赛观摩“一票难求”,艺术惠民的社会功能在为广州市民带来福音的同时,改革和创新也给广州这座城市带来了改变。观众已经形成了购票观看高雅艺术的风气,各类进社区讲座、演出也备受市民喜爱。近年来,广州各级文化部门和院团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让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6)》:广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稳居全国第三。当前,广州文化发展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后的“破茧期”,探索市属院团与广州地区剧院场馆、市属院团与院线演出实现共建机制已被纳入计划。实际上早在2009年初,广州就开创文化体制改革先河,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国选拔广州大剧院经营管理团队,当时在国内剧院管理行业还尚属首次。最终,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脱颖而出获得了经营权,广州市文化局作为监管方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共同促成了与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的战略合作以及22家国内艺术院团加盟。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此举具有标志性意义。据悉,接下来,广州还要用好“金钟奖”这个文化品牌建设音乐博物馆和音乐名人堂。珠江延绵、一片繁华,未来,广州这座文化之城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微故事德国顶级男高音:大剧院多姿多彩令人惊叹11月12日,世界顶级名团柏林爱乐乐团整团首次踏足华南地区,这也是该团首席指挥拉特尔爵士明年卸任前最后一次带领柏林爱乐乐团巡演。当晚,乐团联手钢琴演奏家王羽佳上演了三首高难度作品,高超的技巧,完美的配合,博得了现场乐迷的一致赞美。此外,除了柏林爱乐,这次广州大剧院策划的“德国音乐周”还请来了世界顶级男高音乔纳斯·考夫曼、花腔女高音黛安娜·达姆娆等“大神”。演出期间,不少艺术家对大剧院称赞不已,钢琴家多伊奇是第一次来中国,他惊讶于广州大剧院内部呈现的多姿多彩:“今天下午我试用了5台钢琴,这样的选择宽松度,哪怕在欧洲都不多见。相信人们会愿意更多地了解广州。”考夫曼还表示:“在中国、在广州,观众比欧洲更年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柏林爱乐乐团首度登陆广州大剧院的音乐会,使用了11台8K电影机,以高动态范围影像以及高帧率技术拍摄纪录片,这样的尝试在全球古典音乐领域尚属首次。至于为何选择在广州大剧院进行摄制,团方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广州大剧院在建筑上就是完美的艺术品,此外它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深受肯定。金钟奖获奖者:广州市民的热情是对艺术家的最大认可“再来一首!”11月28日上午,在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钟进社区活动上,歌手王泽南演唱了《母亲》《我的太阳》两首歌曲,随后应观众要求,他又即兴演唱了山西民歌《三次到你家》,最后在百余名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中下台。“广州市民太热情了!”王泽南感叹说。今年是王泽南第四次参加金钟奖的比赛,此前他获得过两次银奖,今年他一举夺魁,成为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的获奖者。了却夙愿的同时,王泽南也有点感慨:“广州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浪漫城市,适宜的气候让歌唱者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广州对艺术的重视,值得全国各地城市学习。”“广州市民的音乐鉴赏力在我去过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对于参加过三届金钟奖的郝亮亮来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每届金钟奖的门票都会销售一空,“这在其他城市很难见到,对于我们艺术从业者来说,是最好的认可。”今年,郝亮亮不仅成为民族唱法获奖者,还正式成为一名音乐老师。郝亮亮表示,他将跟同学们介绍广州的音乐底蕴,希望他的学生日后也能参加金钟奖,感受广州的音乐魅力。■观察眼博采众长,增强广州文化国际影响力广州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从古至今一以贯之。广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广州人也素来敢想、敢干,勇立潮头、敢于拼搏。坐落于广州CBD中央的城市新地标广州大剧院,在其建筑设计之初就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其传递出的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更获得了全球建筑界及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名团名家纷纷来到广州,对于演出场所自然也是格外挑剔,但就在半个月前,“世界第一天团”柏林爱乐乐团选择在广州完成它的首次8K录制,“通过DCH,我们想让全世界更多的观众认识这座美丽的剧院,认识广州。”乐团负责人史丹利·多兹说,足见他们对剧院建筑和声学效果的认可。《阿依达》是广州大剧院上演的第七部歌剧,也是成本最高的一部。由于引进制作的是歌剧名导演泽菲雷里2006年“预算无上限”的版本,为了原汁原味地将布景、道具搬到广州,工作人员从头到尾用了19个14尺的货柜箱、近200套饰品、300多套戏服,可见背后工程之浩大,才能将古埃及最辉煌的时代“搬”上广州的舞台。即将举行的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不仅刷新了全亚洲纪录片节的征片数量,更紧跟当下国际流行趋势专设4K板块,通过纪录片商店与170家国内外发行商进行对接,在广东乃至全国率先实现4K纪录片版权交易。除了在建筑设计、剧目引进、重大活动上“对标最先进标准”外,广州在文艺创作上也努力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文化,“取法乎上、博采众长”,以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9日晚,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邯郸记》在广州大剧院上演,众所周知,汤显祖的作品常见于戏曲领域,但在话剧的演绎上则少之又少,导演王筱頔不仅将戏曲元素与现代话剧进行了结合,更吸收了当下西方戏剧流行的舞台表现样式。作为拓展传统戏剧样式的成功代表,该剧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更走出国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演出更是备受赞誉。明年《邯郸记》将再次走出国门,正如王筱頔所言,《邯郸记》之所以有“走出去”的自信和底气,是因它能反映最广泛的人类问题。2018年,广州大剧院将推出真正独立制作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这将是广州制作的首部原创歌剧,项目主创团队汇集中外业界巨擘,导演由享誉国际舞台的歌剧导演卡斯帕·霍尔滕担任。未来,广州不仅会把更多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带给每一位市民,也将向世界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1512003420000责编:陈超南方日报15120034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1130/20171130085759821.jpg{"email":"lishuo@huanqiu.com","name":"李硕"}
原标题:“在广州家门口看最好的文艺作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应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州作为有着两千多年文化历史的古城,一直以“海纳百川、开放兼容”的文化胸怀著称。“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以番禺沙湾“何氏三杰”为代表的广东音乐名家、以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粤剧等,都代表着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光彩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飞速发展的广州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两千年的城市文脉将如何在当代续写绚丽新篇?广州将以什么样的文化形象走向世界,赢得更多人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和眷恋?在“广州文艺战线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召开之际,今日起,将连续推出“广州文艺 走在新时代前列”系列报道,分广州文艺国际形象、文化传承、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文艺为民五大篇章,讲述广州文艺在新时期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特色、发展潜力和全新蓝图。该系列报道将在南方+、南方网同步推出,敬请垂注。 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了“要立足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标准,做到‘取法乎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指示。近年来,随着广州大剧院等城市文化新地标的落成,以及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国际纪录片节等国家级文化品牌的相继落户,广州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气魄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也将一系列广州文化品牌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广州切实有效地推动、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大力实施文艺惠民工程,有效推动了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合作。广州不仅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家和艺术团体来华演出的必经之地,也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心目中最具文艺魅力与感召力的城市之一。广州大剧院7年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一个城市被人记住的往往是它的文化名片。今年5月,广州新地标之一——广州大剧院迎来7周岁生日。7年前,当广州大剧院落成开业之时,或许许多人并没想到它除了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外,居然还能推动改变城市的气质,引领文化风气。7年来,它在打造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歌剧市场,引领广州城市的歌剧文化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七载光阴,大剧院与广州观众一同携手走过,带来的经典项目数不胜数,名家名团也众星云集,熠熠生辉。尤其是年度歌剧《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魔笛》《阿依达》,音乐剧史巅峰之作《剧院魅影》,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为这座“广州文化地标建筑”“华南地区艺术潮头”增添了光彩。“从没见过广州的高雅演出像今年一样热闹!”一位资深广州乐迷感叹道。今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料影后于佩尔首访广州,世界交响乐天团柏林爱乐乐团以及两位声乐界顶级巨星考夫曼和达姆娆也在前不久于一周内集中亮相,有乐迷就直言:“在广州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因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家名团的演出,最好的文艺都在广州!”今年上演的《阿依达》已是广州大剧院成功运作的第七部歌剧作品,经过7年培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广州为核心,涵盖珠三角和港澳的粉丝群。正因如此,《阿依达》甫一开票,3天内票房就破了百万元大关。如今,广州大剧院年均演出场次已达340场,并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行列,成为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并列的中国三大国家级演艺中心之一。坐落于广州话剧团内的十三号剧院则是广州戏剧爱好者的汇聚地,最初只是一个单层综合排练场,老化程度严重。如今,改造后的剧场实现了团场结合的新模式,并成为华南第一家“话剧专卖店”、广州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每年上演剧目近300场。经过10多年的市民话剧普及,这里的注册会员已经超过3万。最近,“国际默剧演出季”正在十三号剧院上演,来自美国、英国、芬兰、荷兰4个戏剧大国6部各具风格的默剧作品共计22场演出带领广州市民品味全国独此一场的国际级文化盛宴。木偶师杜拜是第二次来广州,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上次来的时候去了广州大剧院表演,整个城市感觉很安逸,常常看到大家聚集在一起打太极、跳舞,这种感觉很棒!”演员巴福对广州的建筑非常感兴趣,“这里的传统建筑里蕴含着很多的技艺、心思和设计,这样的建筑被打造成公共艺术展馆非常棒!”在舞台上的神奇转变背后,实则浸润着广州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名团、名家的轮番登场,也显示了广州的演出市场氛围浓厚、生机勃勃,来此的艺术家们不止一次赞赏地说:“我们可以从广州观众的反应和注意力中得知,他们渴望了解和感受我们的艺术。”多个国际化文化品牌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近年来,广州被外界津津乐道的不仅仅只有经济,还有各类文化创新。这些年来,广州用国际化的视野,通过举办广州艺术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活动,把一系列广州文化品牌推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更在多个文化领域抢占了制高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除了“食在广州”,广州现在还多了个“戏剧”名片。今年,广州艺术节正式更名为“广州国际戏剧节”,内外剧目22台共计演出67场,让市民大饱眼福。就在一年前,“世界戏剧日”第一次到中国便来到了广州,当时,来自全世界33个国家的戏剧家在广州进行了交流。从梅花奖到世界戏剧节,再到今年以戏剧为主题的广州艺术节,广州正通过塑造品牌、建造国际水准场馆、培养吸引戏剧人才,打造一座具有广州特色的“戏剧之都”。10年前,曾有一部入选全国十大精品的剧目在广州上演,场上的观众寥寥无几;但如今,类似的戏剧演出场场爆满。在谈及近年来广州戏剧氛围的变化时,一位粤剧工作者感受颇深。短短时间,广州的戏剧文化已经实现了从过去“乏人问津”到现在“一票难求”的转变。值得期待的是,12月份广州还将举办“2017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和“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理事峰会”,届时将有更多世界各地的演出商、单位汇聚广州,推荐行业内的最新力作。“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人以及具体承办的工作者等,都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表示。今年起,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将在广州长期落户,全国美展系列中首个动漫美展也在广州举办,广州文化产业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如今,广州已有自己的文化产业交易季,内容涵盖漫画节、国际纪录片节、艺术博览会等。2017广州动漫游戏展各项数据再创新高,规模、成交量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二,近30万漫迷齐聚广州的景象令很多人至今难忘,超过70亿元的成交额更是令不少同类展会艳羡不已。作为广州在国际化方面走得更快的文化品牌之一,2017广州纪录片节也将于12月开幕。“广州纪录片节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更是助推华语纪录片走向国际的重要力量。”对此,广州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甚是自豪。2017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4239部/集作品参评、参展,覆盖国家数和征集数量均保持亚洲同类纪录片节第一。今年,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等八大国际知名纪录片专业节展更将首次齐聚广州,组委会还将联合海外50余家专业机构以及一流节展,把优秀的中国提案推广到海外,拓宽提案互推通道,助力广州搭建的文化平台,“中国故事”将登上更广阔的全球舞台。城市文化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三11月26日,随着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以下简称“金钟奖”)获奖名单出炉,广东又添两名“金钟之星”:由星海音乐学院选送的张文沁、王传亮获得声乐(美声)组的金钟奖。金钟奖自2001年举办首届,金钟奖已走过16载,落户广州也已达14年。通过这个平台,广东选送的选手、作品在已获得40多个奖项,大大促进广东音乐事业的发展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不仅如此,每一个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背后,都伴随着广州创新、改革的步伐。2003年在广州初办时,一些优秀的选手有时候还要私下动员,为了吸引大家来观看,组委会还印制了10万推广普及册并在公园举办音乐论坛,希望能有热爱音乐的观众来观摩学习。而现在,不仅仅是广州市民,中国整个音乐界都对金钟奖充满了期待。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组委会副主任韩新安参与过10届金钟奖比赛,见证了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现在的评委规模是过去的3倍,经过各种社会、届内的推举和审批。可以说,在权威性、导向性、辐射力等方面,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发展。”歌手阎维文也认为,金钟奖落地广州后,赛事越来越正规,“金钟奖创新性地启用‘盲听’方式,为全国优秀年轻歌手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金钟奖“扎根”广州多年,如今不仅比赛观摩“一票难求”,艺术惠民的社会功能在为广州市民带来福音的同时,改革和创新也给广州这座城市带来了改变。观众已经形成了购票观看高雅艺术的风气,各类进社区讲座、演出也备受市民喜爱。近年来,广州各级文化部门和院团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让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6)》:广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稳居全国第三。当前,广州文化发展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后的“破茧期”,探索市属院团与广州地区剧院场馆、市属院团与院线演出实现共建机制已被纳入计划。实际上早在2009年初,广州就开创文化体制改革先河,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国选拔广州大剧院经营管理团队,当时在国内剧院管理行业还尚属首次。最终,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脱颖而出获得了经营权,广州市文化局作为监管方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共同促成了与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的战略合作以及22家国内艺术院团加盟。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此举具有标志性意义。据悉,接下来,广州还要用好“金钟奖”这个文化品牌建设音乐博物馆和音乐名人堂。珠江延绵、一片繁华,未来,广州这座文化之城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微故事德国顶级男高音:大剧院多姿多彩令人惊叹11月12日,世界顶级名团柏林爱乐乐团整团首次踏足华南地区,这也是该团首席指挥拉特尔爵士明年卸任前最后一次带领柏林爱乐乐团巡演。当晚,乐团联手钢琴演奏家王羽佳上演了三首高难度作品,高超的技巧,完美的配合,博得了现场乐迷的一致赞美。此外,除了柏林爱乐,这次广州大剧院策划的“德国音乐周”还请来了世界顶级男高音乔纳斯·考夫曼、花腔女高音黛安娜·达姆娆等“大神”。演出期间,不少艺术家对大剧院称赞不已,钢琴家多伊奇是第一次来中国,他惊讶于广州大剧院内部呈现的多姿多彩:“今天下午我试用了5台钢琴,这样的选择宽松度,哪怕在欧洲都不多见。相信人们会愿意更多地了解广州。”考夫曼还表示:“在中国、在广州,观众比欧洲更年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柏林爱乐乐团首度登陆广州大剧院的音乐会,使用了11台8K电影机,以高动态范围影像以及高帧率技术拍摄纪录片,这样的尝试在全球古典音乐领域尚属首次。至于为何选择在广州大剧院进行摄制,团方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广州大剧院在建筑上就是完美的艺术品,此外它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深受肯定。金钟奖获奖者:广州市民的热情是对艺术家的最大认可“再来一首!”11月28日上午,在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钟进社区活动上,歌手王泽南演唱了《母亲》《我的太阳》两首歌曲,随后应观众要求,他又即兴演唱了山西民歌《三次到你家》,最后在百余名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中下台。“广州市民太热情了!”王泽南感叹说。今年是王泽南第四次参加金钟奖的比赛,此前他获得过两次银奖,今年他一举夺魁,成为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的获奖者。了却夙愿的同时,王泽南也有点感慨:“广州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浪漫城市,适宜的气候让歌唱者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广州对艺术的重视,值得全国各地城市学习。”“广州市民的音乐鉴赏力在我去过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对于参加过三届金钟奖的郝亮亮来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每届金钟奖的门票都会销售一空,“这在其他城市很难见到,对于我们艺术从业者来说,是最好的认可。”今年,郝亮亮不仅成为民族唱法获奖者,还正式成为一名音乐老师。郝亮亮表示,他将跟同学们介绍广州的音乐底蕴,希望他的学生日后也能参加金钟奖,感受广州的音乐魅力。■观察眼博采众长,增强广州文化国际影响力广州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从古至今一以贯之。广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广州人也素来敢想、敢干,勇立潮头、敢于拼搏。坐落于广州CBD中央的城市新地标广州大剧院,在其建筑设计之初就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其传递出的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更获得了全球建筑界及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名团名家纷纷来到广州,对于演出场所自然也是格外挑剔,但就在半个月前,“世界第一天团”柏林爱乐乐团选择在广州完成它的首次8K录制,“通过DCH,我们想让全世界更多的观众认识这座美丽的剧院,认识广州。”乐团负责人史丹利·多兹说,足见他们对剧院建筑和声学效果的认可。《阿依达》是广州大剧院上演的第七部歌剧,也是成本最高的一部。由于引进制作的是歌剧名导演泽菲雷里2006年“预算无上限”的版本,为了原汁原味地将布景、道具搬到广州,工作人员从头到尾用了19个14尺的货柜箱、近200套饰品、300多套戏服,可见背后工程之浩大,才能将古埃及最辉煌的时代“搬”上广州的舞台。即将举行的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不仅刷新了全亚洲纪录片节的征片数量,更紧跟当下国际流行趋势专设4K板块,通过纪录片商店与170家国内外发行商进行对接,在广东乃至全国率先实现4K纪录片版权交易。除了在建筑设计、剧目引进、重大活动上“对标最先进标准”外,广州在文艺创作上也努力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文化,“取法乎上、博采众长”,以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9日晚,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邯郸记》在广州大剧院上演,众所周知,汤显祖的作品常见于戏曲领域,但在话剧的演绎上则少之又少,导演王筱頔不仅将戏曲元素与现代话剧进行了结合,更吸收了当下西方戏剧流行的舞台表现样式。作为拓展传统戏剧样式的成功代表,该剧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更走出国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演出更是备受赞誉。明年《邯郸记》将再次走出国门,正如王筱頔所言,《邯郸记》之所以有“走出去”的自信和底气,是因它能反映最广泛的人类问题。2018年,广州大剧院将推出真正独立制作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这将是广州制作的首部原创歌剧,项目主创团队汇集中外业界巨擘,导演由享誉国际舞台的歌剧导演卡斯帕·霍尔滕担任。未来,广州不仅会把更多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带给每一位市民,也将向世界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