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8KxK作者:田刚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激荡四十年 · 中国股市的腾飞/e3pmh1hmp/e3pmh28kq姓资姓社理纷争,实践方得中道声。频闯险关求正轨,为国基柱建金融。【环球网 记者 田刚】股票,是企业所有权的证明,与私有产权紧密相关。股票在中国大陆上最早出现还要追溯到1872年也即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此后伴随着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及金融领域的动荡,股票也沦为了欺诈、恶炒的筹码,成为权势阶层剥削中下层人民的工具。对于这段历史,茅盾先生在其所著的小说《子夜》中有形象和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描述。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陈毅同志为首的上海市政府,为了制止猖狂的金融投机活动、捍卫人民币的权威,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上海证券交易大楼的查封,自此之后股票从中国大陆消失了长达40年之久。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私有产权的概念再次出现在中国大陆,才使得股票重新回到人民的视野当中。而关于如何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如何让股票和股票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核心问题始终围绕着中国股市的诞生、崛起和快速成长过程当中。姓资姓社理纷争:尘封四十载再起航中国股市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关于股市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管理政策制定领域始终争论不休,最终还是依靠着邓小平的“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的指导思想,中国股市才本着尝试的态度走上中国经济的舞台;与之相伴的则是,最初的中国股市定位也仅仅是尝试,以至于在此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成为限制股市快速发展的阴云。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标志着股票正式进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活动当中。同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股票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股份制也由此开始进入了正式试点阶段。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的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让世界见证了新中国的股票诞生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象征,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实践方得中道声:初出茅庐一鸣惊人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两地分别颁布了有关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办法。同年12月,1990年12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双双开业或试运行;当月25-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强调要"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严格加强管理。发展金融市场,鼓励资金融通,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和完善证券交易所,并形成规范的交易制度。"这将证券市场的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从而肯定了证券市场应有的地位。1992年12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这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证券市场管理与发展的比较系统的指导性文件。《通知》内容涉及理顺和完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开放证券市场;研究制定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频闯险关求正轨:无惧险阻摸索前行诞生初期的中国股市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因此也造就出了法人股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股市场这两个割裂的、相对独立运行的价格体系。这制度设立层面为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创造了基础,也成为限制中国股市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直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实施,困扰着中国股市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不通股东利益诉求割裂甚至对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国股市也从2005年开始迎来了一轮超级牛市,从此前2005年6月最低时的998点,一路上涨到2007年9月最高时的6124点,累计涨幅达5倍以上。为国基柱建金融:开疆拓土金融基石在此之后,蓬勃发展的中国股市,为中国经济带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真正显现了出来。最近十年的中国股市,发展方向已聚焦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以满足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这一时期代表性事件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6月正式推出创业板,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2015年1月推出的“新三板”市场,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成为足以体现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资本资源配置、价值发现、社会投融资匹配的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5272400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52724000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525/17/21/20180525052146702.jpg{"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姓资姓社理纷争,实践方得中道声。频闯险关求正轨,为国基柱建金融。【环球网 记者 田刚】股票,是企业所有权的证明,与私有产权紧密相关。股票在中国大陆上最早出现还要追溯到1872年也即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此后伴随着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及金融领域的动荡,股票也沦为了欺诈、恶炒的筹码,成为权势阶层剥削中下层人民的工具。对于这段历史,茅盾先生在其所著的小说《子夜》中有形象和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描述。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陈毅同志为首的上海市政府,为了制止猖狂的金融投机活动、捍卫人民币的权威,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上海证券交易大楼的查封,自此之后股票从中国大陆消失了长达40年之久。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私有产权的概念再次出现在中国大陆,才使得股票重新回到人民的视野当中。而关于如何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如何让股票和股票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核心问题始终围绕着中国股市的诞生、崛起和快速成长过程当中。姓资姓社理纷争:尘封四十载再起航中国股市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关于股市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管理政策制定领域始终争论不休,最终还是依靠着邓小平的“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的指导思想,中国股市才本着尝试的态度走上中国经济的舞台;与之相伴的则是,最初的中国股市定位也仅仅是尝试,以至于在此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成为限制股市快速发展的阴云。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标志着股票正式进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活动当中。同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股票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股份制也由此开始进入了正式试点阶段。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的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让世界见证了新中国的股票诞生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象征,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实践方得中道声:初出茅庐一鸣惊人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两地分别颁布了有关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办法。同年12月,1990年12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双双开业或试运行;当月25-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强调要"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严格加强管理。发展金融市场,鼓励资金融通,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和完善证券交易所,并形成规范的交易制度。"这将证券市场的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从而肯定了证券市场应有的地位。1992年12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这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证券市场管理与发展的比较系统的指导性文件。《通知》内容涉及理顺和完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开放证券市场;研究制定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频闯险关求正轨:无惧险阻摸索前行诞生初期的中国股市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因此也造就出了法人股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股市场这两个割裂的、相对独立运行的价格体系。这制度设立层面为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创造了基础,也成为限制中国股市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直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实施,困扰着中国股市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不通股东利益诉求割裂甚至对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国股市也从2005年开始迎来了一轮超级牛市,从此前2005年6月最低时的998点,一路上涨到2007年9月最高时的6124点,累计涨幅达5倍以上。为国基柱建金融:开疆拓土金融基石在此之后,蓬勃发展的中国股市,为中国经济带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真正显现了出来。最近十年的中国股市,发展方向已聚焦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以满足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这一时期代表性事件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6月正式推出创业板,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2015年1月推出的“新三板”市场,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成为足以体现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资本资源配置、价值发现、社会投融资匹配的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