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9nL1作者:田刚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激荡四十年 · 股权分置改革/e3pmh1hmp/e3pmh28kq分置局中谋破局,前途何惧路崎岖。直图困境开天勇,再踏征程对后题。【环球网 记者 田刚】所谓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划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所持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且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公开发行前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这种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所独有。在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因此也造就出了法人股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股市场这两个割裂的、相对独立运行的价格体系。同时,在法律制度层面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也成为限制中国股市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分置局中谋破局:负面影响层出不穷然而,在上市公司股份被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条件下,股票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同时,一家上市公司当中三分之二的法人股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流通,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特别是其国企母公司,对上市公司具有不可动摇的控制权。某个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运用不当,企业经营必然出问题。并且在利益诉求层面,居于上市公司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并不关注,而是更加关注每股净资产等数据指标,这也导致了部分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频繁通过二级市场高价再融资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案例。前途何惧路崎岖:改革的艰难破冰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此后,伴随着国有股减持首次尝试的停止,A股市场于1999年5月爆发了著名的“5.19”行情,沪综指连续两年大幅上涨,并于2001年达到了2242点的阶段性高点。此时,国务院于2001年6月12日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也是此前国有股减持思路的延续,但同样遭到了股票二级市场的反对,并引发了股票指数的大幅下跌和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丧失,并间接引发了部分金融机构兑付危机。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固有股减持计划也于2001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直图困境开天勇:改革渐入正轨但是,股权分置毕竟不能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股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而采取的举措。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随后2005年中国证监会提出"股权分置改革",这是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为了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具体方式则是原先的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让所持股票获得流通权,向原流通股股东全体进行现金或股份补偿。随着试点方案的陆续发布,试点工作正有序进行。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老大难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有目共睹。面对困难,管理层敢于碰硬,知难而上,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可以说,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改革将重写中国的证券市场历史。再踏征程对后题:卸下包袱再起航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举措,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历史意义甚至不亚于创立中国证券市场。有著名的业内人士把股权分置问题形容成悬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落下来才能化剑为犁,这把“锋利之剑”已开始熔化。股权分置试点方案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一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其次,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利在长远;第三,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使得改革试点的成功成为可能,这将提高投资者信心,使我国证券市场摆脱困境,避免被边缘化,其意义重大。有业内专家表示,“流通股含权”预期的兑现,显而易见地可以大幅降低国内市场估值水平与国际接轨压力的效果。因此,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不是加剧市场结构分化的过程,而是减轻了市场结构调整的压力。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逐渐得到了二级市场的认可和接受,,中国股市也从2005年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17年年底,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达3485家,总市值56.71万亿元,相比2005年3.34万亿总市值累计增长了近16倍。15288671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5288671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613/13/20/20180613012036768.jpg{"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分置局中谋破局,前途何惧路崎岖。直图困境开天勇,再踏征程对后题。【环球网 记者 田刚】所谓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划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所持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且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公开发行前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这种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所独有。在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因此也造就出了法人股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股市场这两个割裂的、相对独立运行的价格体系。同时,在法律制度层面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也成为限制中国股市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分置局中谋破局:负面影响层出不穷然而,在上市公司股份被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条件下,股票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同时,一家上市公司当中三分之二的法人股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流通,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特别是其国企母公司,对上市公司具有不可动摇的控制权。某个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运用不当,企业经营必然出问题。并且在利益诉求层面,居于上市公司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并不关注,而是更加关注每股净资产等数据指标,这也导致了部分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频繁通过二级市场高价再融资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案例。前途何惧路崎岖:改革的艰难破冰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此后,伴随着国有股减持首次尝试的停止,A股市场于1999年5月爆发了著名的“5.19”行情,沪综指连续两年大幅上涨,并于2001年达到了2242点的阶段性高点。此时,国务院于2001年6月12日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也是此前国有股减持思路的延续,但同样遭到了股票二级市场的反对,并引发了股票指数的大幅下跌和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丧失,并间接引发了部分金融机构兑付危机。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固有股减持计划也于2001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直图困境开天勇:改革渐入正轨但是,股权分置毕竟不能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股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而采取的举措。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随后2005年中国证监会提出"股权分置改革",这是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为了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具体方式则是原先的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让所持股票获得流通权,向原流通股股东全体进行现金或股份补偿。随着试点方案的陆续发布,试点工作正有序进行。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老大难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有目共睹。面对困难,管理层敢于碰硬,知难而上,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可以说,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改革将重写中国的证券市场历史。再踏征程对后题:卸下包袱再起航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举措,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历史意义甚至不亚于创立中国证券市场。有著名的业内人士把股权分置问题形容成悬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落下来才能化剑为犁,这把“锋利之剑”已开始熔化。股权分置试点方案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一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其次,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利在长远;第三,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使得改革试点的成功成为可能,这将提高投资者信心,使我国证券市场摆脱困境,避免被边缘化,其意义重大。有业内专家表示,“流通股含权”预期的兑现,显而易见地可以大幅降低国内市场估值水平与国际接轨压力的效果。因此,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不是加剧市场结构分化的过程,而是减轻了市场结构调整的压力。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逐渐得到了二级市场的认可和接受,,中国股市也从2005年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17年年底,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达3485家,总市值56.71万亿元,相比2005年3.34万亿总市值累计增长了近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