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aSQ5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激荡四十年 · 盘点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专家都有谁?/e3pmh1hmp/e3pmh28kq智省投身只为国,力推环保愿常歌。求贤厂长洋同事,疾控协行中法合。【环球网 记者 王玉磊】改革开放40年来,累计有数百万人次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工作,在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乡间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到老百姓菜篮子里的香甜瓜果、从校园里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到实验室里的科技突破……在国计民生相关的多个行业和领域里、都有着外国专家活跃的身影。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一人、国务院批准认定的第一批“外国老专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企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智省投身只为国:中国数学崭头角陈省身(Shiing Shen Chern)(美国),世界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他是改革开放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一人,从1985年到1995年以南开大学数学所为基地,先后举办了12次“学术活动年”。当今中国数学界崭露头角的人物,多数都从中获益,堪称改革开放后数学界的“黄埔军校”。陈省身,嘉兴秀水县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创始人,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力推环保愿常歌:改善环境献计策杜丹德(Daniel J. Dudek)(美国),环境政策专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Daniel J.Dudek)自1996年始杜丹德博士作为美国环保协会国际项目负责人在中国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美国环保协会与中国国家环保局一起,通过在7省市的试点工作在中国建立和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环境。除此之外,美国环保协会还与全国人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地方政府等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由于杜丹德博士对中国环保事业的突出贡献,2004年他获得了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奖项:国际友谊奖,并多次获得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在中国政府的肯定和鼓励下,杜丹德先生对中国的环保事业投注了更高的热情,获奖之后,多次往返于中美两国,在既有项目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并取得了新的进展。2007年6月,杜丹德先生被中国政府任命为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的23名外方委员之一, 将在今后五年中更直接更好地为中国政府献计献策。杜丹德博士十分热爱古老的中国文化,也对中国的历史具有浓厚兴趣。在江苏省先后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儿,这对杜丹德的个人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增强了他帮助中国改善环境的使命感。求贤厂长洋同事:大胆改革创先河威尔纳·格里希(Werner Gerich,1919~2003),德国专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在1984年至1986年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期间,格里希大胆改革、从严治厂,引进国外以质量、市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改变了工厂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使柴油机实现向东南亚7个国家批量出口,开创了全国引进国外管理型专家的先河,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产生了强大冲击。据悉,1984年8月,德国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威尔纳·格里希作为联邦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派往武汉的第一批3个外国专家之一,来到武汉柴油机厂进行为期4个月的考察,并义务担任技术顾问。格里希是我国引进的首位“洋厂长”。1984年11月,武汉市政府聘请65岁的退休专家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中国国企第一位“洋厂长”走马上任。两年聘期里,格里希使武柴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为《格里希在武柴》一书作序:“他是我国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典型。”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国逝世。2005年4月17日,原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德国专家威尔纳·格里希铜像,矗立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区。 这是一尊总高2.78米、实体0.84米的半身铜像,格里希面容慈祥,凝视远方。铜像基座上,刻着格里希的生平简介和在汉工作经历。图为阿兰•梅里埃(Alain Louis Marcel Mérieux)(法国),生物医药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疾控协行中法合:中法携手控疾病中国和法国在医学界的合作历史悠久。百余年间,法国的生物医学技术遍布中国各大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中法两国正在携手致力于传染病、癌症和新发疾病的防治。在法国,走在全球传染性疾病防控最前沿的,一个是位于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另一个就是距离巴黎400多公里之外的里昂的梅里埃家族的梅里埃基金会。百余年来,两所机构一直延续着最初的渊源。今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签署40周年。40年前,梅里埃基金会主席阿兰·梅里埃(AlainMérieux),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不仅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更令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家。如今,梅里埃与中国政府在传染病、癌症和新发疾病等医学卫生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梅里埃家族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在武汉建立起亚洲第一个P4级别高等生物安全实验室。据统计,目前该级别的P4实验室数量不超过20个,其中大多数位于欧美发达国家。15329140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wangyulei环球网1532914020000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730/09/30/20180730093000673.jpg{"email":"wangyulei@huanqiu.com","name":"wangyulei"}
智省投身只为国,力推环保愿常歌。求贤厂长洋同事,疾控协行中法合。【环球网 记者 王玉磊】改革开放40年来,累计有数百万人次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工作,在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乡间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到老百姓菜篮子里的香甜瓜果、从校园里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到实验室里的科技突破……在国计民生相关的多个行业和领域里、都有着外国专家活跃的身影。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一人、国务院批准认定的第一批“外国老专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企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智省投身只为国:中国数学崭头角陈省身(Shiing Shen Chern)(美国),世界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他是改革开放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一人,从1985年到1995年以南开大学数学所为基地,先后举办了12次“学术活动年”。当今中国数学界崭露头角的人物,多数都从中获益,堪称改革开放后数学界的“黄埔军校”。陈省身,嘉兴秀水县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创始人,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力推环保愿常歌:改善环境献计策杜丹德(Daniel J. Dudek)(美国),环境政策专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Daniel J.Dudek)自1996年始杜丹德博士作为美国环保协会国际项目负责人在中国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美国环保协会与中国国家环保局一起,通过在7省市的试点工作在中国建立和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环境。除此之外,美国环保协会还与全国人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地方政府等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由于杜丹德博士对中国环保事业的突出贡献,2004年他获得了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奖项:国际友谊奖,并多次获得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在中国政府的肯定和鼓励下,杜丹德先生对中国的环保事业投注了更高的热情,获奖之后,多次往返于中美两国,在既有项目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并取得了新的进展。2007年6月,杜丹德先生被中国政府任命为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的23名外方委员之一, 将在今后五年中更直接更好地为中国政府献计献策。杜丹德博士十分热爱古老的中国文化,也对中国的历史具有浓厚兴趣。在江苏省先后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儿,这对杜丹德的个人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增强了他帮助中国改善环境的使命感。求贤厂长洋同事:大胆改革创先河威尔纳·格里希(Werner Gerich,1919~2003),德国专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在1984年至1986年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期间,格里希大胆改革、从严治厂,引进国外以质量、市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改变了工厂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使柴油机实现向东南亚7个国家批量出口,开创了全国引进国外管理型专家的先河,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产生了强大冲击。据悉,1984年8月,德国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威尔纳·格里希作为联邦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派往武汉的第一批3个外国专家之一,来到武汉柴油机厂进行为期4个月的考察,并义务担任技术顾问。格里希是我国引进的首位“洋厂长”。1984年11月,武汉市政府聘请65岁的退休专家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中国国企第一位“洋厂长”走马上任。两年聘期里,格里希使武柴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为《格里希在武柴》一书作序:“他是我国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典型。”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国逝世。2005年4月17日,原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德国专家威尔纳·格里希铜像,矗立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区。 这是一尊总高2.78米、实体0.84米的半身铜像,格里希面容慈祥,凝视远方。铜像基座上,刻着格里希的生平简介和在汉工作经历。图为阿兰•梅里埃(Alain Louis Marcel Mérieux)(法国),生物医药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疾控协行中法合:中法携手控疾病中国和法国在医学界的合作历史悠久。百余年间,法国的生物医学技术遍布中国各大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中法两国正在携手致力于传染病、癌症和新发疾病的防治。在法国,走在全球传染性疾病防控最前沿的,一个是位于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另一个就是距离巴黎400多公里之外的里昂的梅里埃家族的梅里埃基金会。百余年来,两所机构一直延续着最初的渊源。今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签署40周年。40年前,梅里埃基金会主席阿兰·梅里埃(AlainMérieux),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不仅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更令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家。如今,梅里埃与中国政府在传染病、癌症和新发疾病等医学卫生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梅里埃家族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在武汉建立起亚洲第一个P4级别高等生物安全实验室。据统计,目前该级别的P4实验室数量不超过20个,其中大多数位于欧美发达国家。